多元还原

2018-09-17 06:24毕继会
考试周刊 2018年82期
关键词:还原文本解读高中语文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采用还原法避免学生对文章进行误读,进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采用自主学习的方法能还原生命课堂;采用视界融合的方法能还原对话课堂;采用体验探究的方法能还原实践课堂。这种多元还原的方式能让学生避免低效的文本解读,进而提高阅读效率。

关键词:还原;文本解读;高中语文

语文教学不是自给自足的封闭结构,也不是静止的意义形态,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大量的问题,教师往往用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进而导致由于意识形态扭曲而让学生产生假理解的现象,学生因为死记硬背标准答案也会产生不理解的问题。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尽量避免这些问题,将课堂还原成生命课堂、对话课堂和实践课堂,促使学生的阅读效率有所提高。

一、 自主学习,还原生命课堂

要还原生命课堂,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有意识地阅读文字,进行信息收集和判断,成为阅读的主人,而教师在此过程中只是对学生进行适当地引导和组织。教师如果能将思维交还给学生则能改变教师一言堂的问题,让学生沉淀知识,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阅读,这样能更好地唤醒学生的阅读期待。

在学习《祝福》时,教师可以利用导学案鼓励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尝试通过自己的探究了解文章的内涵。教师首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填写表格,分析文章的结构,在探究的过程中,敏锐的学生可以发现这篇文章利用了倒叙的手法,教师继而可以让学生深入探索,说说作者为何要使用这样的写作手法。如果学生暂时无法完成这个探究项目,则可以让学生先尝试探究下一个内容,那就是了解一下作者笔下的祥林嫂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探究中填写表格,按照祥林嫂到鲁镇的前后进行填写,说说祥林嫂发生了怎样的大事情,这些事情对其的影响是什么。在了解了作者如何描写祥林嫂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将第一个问题结合起来进行思考,分析作者采用倒叙的手法对于展现祥林嫂的形象有什么好处。此后,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强弱鼓励其分析一下鲁四老爷等其他的人物,并探究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原因是什么。这样能让学生在基于个性化解读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内容。

教师要避免追求标准式的解读,因为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因此每一个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自主阅读学习中根据自己的能力对文本作出解读,这样的课堂才是生命课堂,能唤醒学生的独特思考方式。

二、 视界融合,还原对话课堂

现代对话理论认为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一种精神联系,阅读是一种读者和作者进行精神交流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促使学生实现和文本的视界融合,让学生在和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思维的理性碰撞,进而对文章产生感知,体会文章的真正內涵。

在学习《师说》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阅读文章,首先了解一下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当时的时代背景,然后尝试将自己想象成作者,思考自己如果处在作者的情况下,会如何做。这样能让学生和文本形成对话,了解作者的创作思想。学生认识到作者认为门第思想对于人们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当时的人产生了“耻学于师”的心态,故此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进步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如果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就要像作者所说的那样不耻从师。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联系生活进行思考,尝试探究现如今人们对于从师求道的观点有怎样的想法,然后尝试模仿课文的写作手法进行创作,分析当代人如何看待老师的问题,并探究怎样才是真正的尊师重道。在尝试创作的过程中,学生和作者再次进行情感沟通,形成共鸣,学生所创作的文章实际上就是和作者进行理性思维的碰撞。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努力构筑多元对话的语文课堂,促使学生和文本进行融合,进入视界融合的状态,这样的阅读和对话是双向、互动的对话,能促使学生对文章产生更为深刻的认知。

三、 体验探究,还原实践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如果教师能还原实践课堂则能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进一步掌握语文学科的本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各种形式的体验和探究,促使学生由此及彼地思考,进而在实践中对文章产生更深刻的感悟,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加探究实践活动。首先,可以尝试阅读《红楼梦》,并分析文章中的林黛玉性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次,可以让学生尝试将自己想象成林黛玉,进行课本剧的编演活动,学生可以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部分内容,然后将其改编成课本剧,表演出来。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可以将自己对于林黛玉等人物的个性化理解融入剧本中,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如有学生认为林黛玉并非胆小怕事之人,正相反,有着一种自尊和自强,她虽然在第一次进入贾府时处处小心,但是在此后则展现出了自己的独特个性,其葬花等举动都能看出这一点。在编演剧本的过程中,学生表达了自己对于林黛玉的独特感受,对小说的理解也更为深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多样的体验探究活动,促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中由此及彼地思考,对课文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

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体验探究时不应该只是最终判断学生的探究结果是否正确,而应该和学生一起进行体验和探究。这样能让学生在教师的陪伴下意识到阅读是认知发展和情感体验的过程,提高阅读效果。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阅读教学中的问题,避免用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将语文课堂还原成生命课堂、对话课堂、实践课堂,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更投入地学习。

参考文献:

[1]贺义廉.文本解读的低效性及应对方略[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初中生版,2012(1).

[2]陈星宇.中学小说课文文本解读浅析——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小说课文为例[J].文理导航,2018(4).

作者简介:

毕继会,云南省曲靖市,云南省富源县胜境中学。

猜你喜欢
还原文本解读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还原”范冰冰
收藏在“还原”中添趣
简析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
语境层面的文本解读策略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