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情境创设

2018-09-17 06:24孙金芳
考试周刊 2018年82期
关键词:高效趣味哲学

摘要:哲学概念比较抽象,原理比较深奥,理论体系比较繁杂,应用难度较大,许多学生对哲学望而生畏,认为哲学枯燥难学,甚至有些学生主动拒绝和排斥哲学。因此,我们应采取多种方法讲解哲学知识,打造趣味高效哲学课堂,激发学习哲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真正爱上哲学,感悟哲学智慧,运用哲学智慧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关键词:哲学;趣味;高效

陶行知说:“唤起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情,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之中,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其思维,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是打造趣味高效的哲学课行之有效的策略。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情境创设打造趣味高效的哲学课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 创设情境要生活化

“一切理論都是灰色的,只有生活之树常青。”哲学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必须注重教材逻辑与生活逻辑、理论知识与生活关切相结合。因此,教师应使哲学课贴近学生生活,“接地气”,创设生活化情境。当然,创设教学情境的材料可以从学生身边发生的、经常遇到的、最近碰到的人和事里选取,让学生体会到哲学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二、 创设情境要热点化

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注意引入能反映时代脉搏的时政要闻、社会焦点,让学生从生活琐事中摸到时代的脉搏,引导学生开阔眼界,促使学生将关注的目光从自我生活延伸到社会生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如我在讲“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时,引用新四大发明(高铁、扫码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共享单车造型新颖,扫码解锁,随停随取,不需要固定的停车桩,半小时内收取不超过一元钱,利于缓解交通压力,这让共享单车成为不少城市人眼中的“香饽饽”。然而,随着尝鲜队伍的扩大,共享单车存在乱停乱放、车辆损毁被盗等诸多问题,面对这样的新事物,到底应该叫停还是远行(鼓励)?这一辩题的引入,激发了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激烈争辩。

支持远行的学生说:“共享单车在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上,给老百姓带来了很多便利,符合绿色出行,低碳环保等现代消费理念。”支持叫停的学生说:“共享单车存在的问题太多了,我们看到许多单车被毁坏,有的被上了私锁,还有的被骗子贴上了假的二维码……这样的单车能骑吗?敢骑吗?”经过一番争论后,学生在理性思考的基础总结得出这样的结论:共享单车总的来说是便民利民,这是主要方面,而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是次要方面,所以我们的态度是支持远行。教师适时点拨如何看待共享单车这一事物既要辩证全面,还要分清主次,从而自然而然地进入下一议题: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将社会热点案例引入课堂,可以引导学生用课本知识去探究实际,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积极效果,使学生明白学习哲学理论不是没有用的,从而更加自觉地学习这一门课程,打造趣味高效的哲学课。

三、 创设情境要活动化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当然也应是教学情境创设的积极参与者,不应把教学情境的创设只当作是教师的事,而让学生只是被动地进入教师所创设好的情境中。

如在讲“系统优化”的方法时,我设计了这一活动方案:如何合理安排烧水沏茶?妈妈让小明给客人烧水沏茶。洗水壶用1分钟,烧开水用15分钟,洗茶壶用1分钟,洗茶杯用1分钟,拿茶叶用2分钟。小明估算了一下,完成这些工作用20分钟。为了使客人早点喝上茶,按你认为最合理的安排,多少分钟就能沏茶了?学生分析,设计方案:

方案1:洗水壶1分钟-烧开水15分钟-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沏茶。

方案2:洗水壶1分钟-烧开水15分钟(同时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沏茶。

以上两个方案设计给我们什么启示,他们是如何安排与考虑的(系统优化的角度观察和处理问题)?学生归纳、分析,教师引导。得出结论: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整体性原则、遵循有序性原则、注重优化趋向,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统筹考虑,优化组合。

设计一个个活动化情境让学生自主的参与既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又加深了他们对课本知识的认同,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重要的理念。

四、 创设情境要多样性

情境创设是丰富和多样的,有文字材料情境、图表材料情境、漫画情景、动画情境、视频情境、教师的语言渲染、生活实例列举等等。情境创设若是单一、格式和程序化的过程,是很难赢得学生的欢迎和喜爱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小品、电视广告、诗歌故事、漫画、案例、角色扮演、游戏、演讲赛、辩论赛等多种形式,活化教材,拓展教材,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打造有趣高效哲学课堂。

教师可以运用古诗词、俗语明原理、激兴趣。讲“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时,可引入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让学生体味到矛盾的普遍性;“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则蕴含着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的哲学道理;“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让学生懂得做事要善于抓中心、抓关键、抓主要矛盾;“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说明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道理等等。教师也可选择一些哲学小故事阐释抽象的哲学道理。“望梅止渴”说明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揠苗助长”说明了要尊重客观规律,否则会受到惩罚。

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利用网络平台辅助创设情境也是一种值得尝试的选择。不论何种形式,只要能服务于教学内容,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给学生带来感悟新知的情感体验,都应该采用,而不能只拘泥于一种形式。

综上所述,高效趣味哲学课堂的打造以及教学模式的创新,是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必然选择,教师只有积极转变自身落后的教学观念,以高效和趣味为主线,根据高中生的学龄特点,创设愉快的课堂情境和快乐的教学氛围,进而充分激发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探究的欲望,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改进。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编,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孙金芳,江苏省盐城市,江苏省东台市时堰中学。

猜你喜欢
高效趣味哲学
菱的哲学
午睡的趣味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