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玫瑰与教育》

2018-09-17 06:24刘春玲
考试周刊 2018年82期

摘要:热爱读书,是窦老师对我们的第一大忠告。第二点,就是热爱工作。为教育担忧!为孩子叹息!认真剖析当前教育现状,联系中国国情,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经验,流露出她的思想、她的无奈,当然,更有着她催人奋进的行动。窦老师是园丁园中里的最鲜艳的玫瑰,花香袭人,沁人心脾!

关键词:教师的成长;保护好孩子的心灵;关于考试;阅读与语文教学

窦桂梅老师的《玫瑰与教育》,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读罢,感慨万千。我被窦老师那种对教育的无限热爱所感染,为她的敬业与执著而感动,同时,也让我对当前的教育现状有了更加深刻的反思。

我记下了一些窦老师的言语,我也写下了我的点滴感悟:

一、 关于教师的成长

“练笔就好比开花,没有一定的时间和力量,是不可能让一瓣一瓣的花朵展开自己的面容的。”“立足当下,着眼一生,无论如何也要挤时间阅读,并用笔促进自己的思考,这是促使自己成长的科学途径。”

——窦老师在本书的《自序》中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了“我成长,我在写”。深刻分析了勤思考勤练笔的重要性。“教不研则浅”,我们是很有必要对自己的工作做一些剖析与记录,把工作中的经验与感悟记录下来,以促进我们的教学,也令我们的工作更加扎实与充实,进一步体验教学的快乐。但是,忙碌繁杂的日常事务总是搅得我们焦头烂额,无暇对工作进行理论性的梳理,于是,终日拖着疲惫的身影露着满脸教书匠的神情,离“快乐教学”的境界越来越远。时间一长,头脑空空,提笔也无话可说了,这简直就是恶性循环。而我们的窦老师,无论工作多忙,都会挤时间练笔,哪怕是在深夜或是到黎明!在练笔中体会生活的宁静,品尝思绪的甘醇,这是一种多么美丽的境界啊!“坚持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活,让忙碌的自己不断与宁静的自我进行对话,让冲动的自己不断接受理智的自我判断,让实践的自己不断接受理论的自我省察”,这确实是对我们教师成长的一种有效指导,只当教书匠的生活不是快乐的,唯有教学相长,在教学中不断采撷思想的火花,那才叫充实,才叫快乐生活。

二、 保护好孩子的心灵

“孩子毕竟不是成年人,课堂学习更不是竞技比赛,没有谁是失败者,每一个学生都是需要鼓励和抚慰的。”“孩子的心是透明而脆弱的,‘小心轻放孩子的心——这是为人师的底线。”

——很早了,我也是运用奖励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或是一个小星星,或是一片小花朵。看了窦老师说的“小红花”事件,我才感觉,我在奖励了部分学生的同时,也伤害了一些学生的自信心,伤害了另外一些无辜的学生啊!班里一位男生曾经就跟我说:“我很笨,我就是学不好,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就说我很笨。”就是老师的一句话严重挫伤了他的自信心,让他从小就认为自己是个笨孩子,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得到小红花的沾沾自喜,没得到的就以为自己不行,就不如别人。也许从此他就自暴自弃,不求进取了。“小心轻放学生的心灵”说得真好!那么,我最近搞的“期中单项测评”成绩单应如何和学生们、家长们见面呢?我们班的评优选先又该怎样开展?我应该三思而后行了!

三、 关于考试

“这一代孩子,当童年、少年、青年过得如此沉重的时候,他们还有可能拥有真正舒展的人生吗?”“今天的学生是考试的连体儿,既想挣脱对方,又必须与对方同呼吸。”——摘自《叹息,不敢让孩子听见》

——读完这篇文章,和窦老师深有同感,如今的孩子真是太累太累了。

作为一名老师,要想让学生学好自己的学科,取得高分,就必须给学生加码;作为一名家长,又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学习负担过重,牺牲孩子童年的快乐来应付一些“无聊”的作业。看看每天晚上做作业到十一点的儿子,想想家长会上发下来的带有全校名次的成绩单,我又能对孩子说什么呢?残酷的现实,矛盾的心理。我既是老师,又是学生家长,我在叹息的同时也努力来想辦法,一方面努力提高课堂效率,减少作业量,争取让学生花最短的时间取得最好的语文成绩。另一方面,帮助儿子提高学习效率,充分利用时间,挤时间多读书多运动。这好像不是很现实,实施起来也很费劲,但我很有信心。

关于阅读与语文教学,“这不是读书的学校,这是只做题的学校。”“学生们可能因为阅读的缺乏而失去更多的东西。”“一个不曾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孩子,一个极少接触优秀文学作品的孩子,他的情感世界将是枯涩无味的,他的精神世界也将是极其荒芜和可怕的。”“我们的孩子,自小就丢失了对崇高事物的敬仰和追求,对人生美好的幸福追求,被急功近利的短期目标追击着。”——摘自《有梦总是好的》

这篇文章让人读后心中沉甸甸的。太可怕了,中学比小学更可怕!现在,刚上初中的儿子就已经没有时间阅读了,他指着自己买来却没时间读的书说:“以后不买了,我没有时间看。多希望每天的语文作业是读书啊!”儿子从小就养成了读书的习惯,我们小学现在也已经很重视开展阅读。但令人担忧的是孩子一旦进入中学,就失去了阅读的机会,“童子功”半途而废,多么可惜啊!

我们都能意识到阅读的要义,但“考试要是考课外读书就好了”,只是我们的一个梦。那么,到底要不要放弃应试来读书呢?看来,我们的窦老师也没给我一个满意的答案啊!有时我想,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要教会孩子读书,让孩子们喜欢阅读。这看上去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可我一直也没搞好。原因就是我也在“脚踏两只船”,一手抓阅读一手抓考试,结果是什么也没抓好。好在我的精神世界还没有完全被社会化、制度化,我现在总是想方设法地让我的学生、我的儿子多去读书,至于考试的分数,我还真不在乎。学生碰上我这样的老师,是幸还是不幸?

《玫瑰与教育》读完了,掩上书本,犹留余香。窦桂梅老师的轻轻低语依然在我耳畔萦绕,让我感动、觉悟、奋进。

热爱读书,是窦老师对我们的第一大忠告。为什么我们的工作没有质的飞跃?为什么我们的生活失去了高尚的情调?为什么有些人总感觉不到生活的美?……一句话,书读得太少了!第二点,就是热爱工作。窦老师对工作的满腔热情无人能及,从初涉教坛到学校领导,无不体现着窦老师奋斗的影子。窦老师也是女人,有家庭,有压力,但她是美丽的女人,她会“跳着舞过日子”,随着读书渐入佳境,使自己变得睿智、豁达、幽雅而美丽!

为教育担忧!为孩子叹息!认真剖析当前教育现状,联系中国国情,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经验,流露出她的思想、她的无奈,当然,更有着她催人奋进的行动。窦老师是园丁园中里的最鲜艳的玫瑰,花香袭人,沁人心脾!

向窦老师学习!

作者简介:

刘春玲,山东省滨州市,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