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本课堂”模式下小学语文“文包诗”导学策略研究

2018-09-17 06:24王艳林
考试周刊 2018年82期
关键词:学本课堂导学

摘要:新一轮课改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凸显,教学理念由“以学生为主体”进一步延伸至“以学生学习为主体”,“学本课堂”应运而生。这种理念也被广大教育者接受并应用于实践,小学语文课堂也不例外。“学本课堂”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导向性明确,“文包诗”作为小学语文特殊的教学内容,也需要在此模式下进行创新和尝试。本文以“学本课堂”模式下的小学语文“文包诗”的教学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导学策略进行分析,并提出教学策略。

关键词:学本课堂;文包诗;导学

一、 “学本课堂”概念及要求

一直以来,“人本主义”渗透在教育学的各个方面,从教材、教法、教学理念等方面对教育者提出了要求。21世纪以来,“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已经逐步开始被教育者接受,就小学语文课堂而言,也开始由古代的素读模式教学向现代的合作式、探索式教学发展。新一轮课改中,对“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进行了进一步细分,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要求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本,“学本课堂”应运而生。“学本课堂”模式下,教学活动由传统的只是师生知识传递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知识构建,建构主义、探究式教学、合作式教学等理念广泛传播,与之对应的,翻转课堂、形成性评估、过程性评估等更注重学生个体发展的教学方法得到了更多的实践。

然而,“学本课堂”以学生为本,并不意味着学生主导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避免教学目标模糊、教学方式设计不合理、过分追求形式而忽略学生发展现实等本末倒置的情况发生。

二、 “文包诗”教材教法分析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文体——“文包诗”。这类文本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教材内容,创造性地将现代的“文”和古代的“诗”融于一体,在文本中将古诗的写作背景、意境、写作手法等加以阐述。由于这类文本属独创,因此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中,没有与其对应的教学策略,也为苏教版教材使用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苏教版小学语文课堂中必须探索出一条新的教学路径,既不破坏“文包诗”的文本整体性,又能充分发挥现代文的解释作用,同时能进一步强化对古体诗的理解和感悟。虽然诗文结合过程中存在意境、意象破坏、情节干扰等问题,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能被干扰项约束,更要通过教学方法、教学环节的设置,弱化文本的缺点,保证其统一性。部分课堂出现诗文割裂、各自为营的现象,甚至出现分课时分别讲解诗文的情况,都需要引起教育者的重视。如果对诗文结合理解不到位,容易为学生的学习人为设置障碍,不但不能发挥文本的优越性,反而不利于学生学习。

三、 “文包诗”导学策略研究

导学环节是教学活动的开端,导学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教学活动的风格、氛围和节奏。苏教版教材中,“文包诗”类教材共有7篇,根据不同的学生阶段、不同的文本题材可用不同方法进行导入。

(一) 生活场景化以文导入

《英英学古诗》中生活场景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生活习惯。从学前教育开始,学生学会古诗、歌曲等技能后,家长都会进行引导。英英和奶奶的对话发生在多数同学身上,因此导入时可通过生活场景导入。如,我们学过哪些古诗?回到家里有没有向爸爸妈妈展示?怎么展示?爸爸妈妈怎么说?等等问题的引导,不仅能够对已经学过的古诗进行复习,还能将所有内容自然代入。

(二) 音乐导入引起学生共鸣

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音乐的使用多出现在中期环节,将音乐用于导入环节,可更顺利地引起学生的共鸣,如《每逢佳节倍思亲》一文中,在课前可播放《思乡曲》等羁旅曲调,创设思乡氛围,在音乐背景中引导学生配合节奏读出诗歌,顺势引入正题,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倍思亲”背后的故事。通过音乐引入,不仅节省了课前预热的时间,同时可以减轻学生的排斥、紧张情绪,陶冶情操。

(三) 问题串导入

围绕“文包诗”的内容主题,借助问题将学生引入情景之中。如《少年王勃》一文中,文本中出现“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此句是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贴切自然的解读,在课堂导入时,可通过问题进行引导,“你看过最漂亮的景色是什么样子的?”“在哪里看到的?”“是早上还是晚上?”“能详细给大家描述一下漂亮的风景吗?”通过问题的层层叠加,让学生思考回忆有关景色的感受,引入“少年王勃”也曾经感受过震撼的美,写出了千古名句。

(四) 师生合作引入

《黄鹤楼送别》中,可事先将学生进行分组,并布置各组回憶搜集有关“离别”“久别重逢”等主题的古诗,教学活动开始时,可由学生进行主持,分别请各组上台展示,通过卡片、图画、板书等形式对各组诗词进行回忆,随后教师引入新课,在学习诗词时,仍可将诗词的用词、意象、写作方法、表达情感分配给各组,由各组上台讲解,教师加以点评。此类教学方法能够增强师生互动,增加学生参与程度和积极性,为了完成自身任务,小组势必会对古诗进行整体把握,从而达到教学效果。这种方法适用于有相关知识储备、具有合作意识和自学能力的高年级学生。

四、 总结

“文包诗”的课堂教学中,文与诗、教与学、师与生多组关系重合,如何妥善处理好各类关系,教师面临着挑战。“学本课堂”一定程度上回答了这个问题,能够有效地帮助教师完成教学活动,在“学本”课堂模式下,“文包诗”的教学需要考虑到学生接受能力、教学内容特点和教学手段使用等多方面因素。

参考文献:

[1]义乌市宾王小学(材料整理).践行“学本课堂”提升教学成效[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3(Z1).

[2]唐晓勇.信息技术支持下“学本课堂”的构建[J].教育信息技术,2013(Z1).

[3]陆云峰.素读:多维文化冲突中的根性觉醒——对现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积极审视与本质探寻[J].江苏教育研究,2008(6):32-35.

作者简介:

王艳林,小学一级教师,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港市新县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学本课堂导学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基本初等函数导学
函数知识快乐导学
农村初中英语“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教学相长新内涵视阈下的学本课堂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导学下的小组合作之我见
“学本课堂”三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