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类比教学探究

2018-09-17 06:24牟宗玲
考试周刊 2018年82期
关键词:类比思想应用探究初中数学教学

摘要:新课改标准明确提出:学生在学习文化课培养文化素质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数学中的类比思想。类比思想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思想,这种思想能够帮助学生养成缜密的数学思维习惯,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迁移和同化。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渗透类比思想。

关键词:类比思想;初中数学教学;应用探究

所谓“类比思想”,就是两种事物之间存在相互类似的性质或特点。数学知识本身逻辑性很强,是一种逻辑系统非常严密的学科。因而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培育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在初中数学人教版教材中,在教材前面的永远是基础性的知识,起着铺垫作用,层层递进,不断加深。类比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并使学生的数学知识系统化,进而形成完备的知识体系。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时多加运用类比思想,并秉承简单化、直观化的理念。这不仅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该如何应用类比教学呢?接下来,本文则就此展开分析与研究,并提出结合自身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以期对自己及他人的数学教学有所助益。

一、 运用类比,加快概念的形成

我们都知道,数学本身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尤其是对于初中数学来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将初中以前的数学知识加以拓展和强化,对于初中之后的知识起着引导和入门的作用。任何学科的教学,都是一种知识建构的过程,数学教学更是这样。学生总是运用脑海中的已有概念去同化新知识,然后促进新知识的改组,从而形成新的概念结构。这个新知识的转化的过程中,类比思想起着重要作用。只有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知识的顺应和同化才会顺利进行。根据调查显示,数学中计算题的理论知识对学生来说是相对比较容易掌握的,其简易程度比较符合学生这一时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但是,在教学的实践运用中我们发现,不管是在课堂练习中还是在平时大中小型的考试中,学生计算题的失分率却是相当高,这是因为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还处于发展的过程中,还没有能力掌握运用理论知识方法与技巧,所以,难以完成高质量的数学计算。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类比思想来计算数学题目,帮助学生提高数学计算的水平以及数学题目的准确率。

比如在学习初中阶段的第一节课时,也就是正数和负数。学生在这一课时之前,接触过的所有的数学知识,都是处于正数,甚至是正整数之间的运算,没有接触过负数,如果单纯地直接引入负数这一概念,相信大多数学生是很难理解和接受的。那么对于负数完全没有概念的学生应该怎么教学呢?类比的思想就起到了大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提示同学们,夏天的温度很热,我们直接就说多少多少摄氏度,那么冬天呢,我们应该怎么表达温度呢?显然正数已经满足不了我们的表达了,于是我们发现了负数,然后正确地引出负数的概念。进而为后来的正负数之间的运算教学打下基础。通过实例类比,从具体到抽象,让学生根据概念的相似点,了解新的概念,从而理解你本质的含义,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二、 类比整体,强化知识迁移

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只是课本和老师。学生从课本和老师那里学得的知识都是间接知识。其实,学生可以通过实践获取直接知识,这样的知识会不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更大的益处呢?这个回答是肯定的。就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而言,其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加上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尚未成熟,对于一些复杂的概念,学生难以掌握,即使掌握了也难以很长时间地保存在脑海中,不能做到在需要的时候准确地反馈出来。所以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运用类比的思想去学习相似的新知识,并且运用类比的思想去记忆巩固新知识。例如:在菱形这一节课时,为了让学生对菱形有个充分的认识,从采用类比整体的方式,进行全面的类比,比如结构,定义,概念,性质,面积,对称等各个方面和矩形做对比,通过对于矩形的认识,类比菱形的一些相关知识。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利用已有概念结构中的旧知识获取了新知识,从而使知识结构得到覆盖和更新。

三、 提升类比思想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分类和比较是类比思想的焦点和中心,学生经过课堂上长期的训练和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类比意识和类比能力。但是,类比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思想层面,还要让类比思想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加强类比思想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以此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例如:在实际的生活中,各种球类是学生的最爱。可是简单的球类的相关计算一直是学生头痛的难点。毕竟球是个空间结构,想要计算球的表面积、体积等相关量,必须要有很好的空间想象能力,如果单纯地让学生记忆计算公式,又失去了数学教学的含义。这个时候就可以运用数学中的类比思想,在实际的场景中,拿出实际的球体,先提示学生回忆圆的相关量,比如半径,直径,周长,面积等,继而让学生从各个角度观察球体,得出球体就是由无数个圆组成的,因此从圆的相关量的计算中可以推导得到球的计算公式。

四、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着重阐述了类比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计算中、动手实践中以及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笔者认为,对于学生来说,类比思想的培养与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基于此,如果教师能够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及心理特征进行类比教学,并以学生为主体,那么,学生的类比思想一定会有所提高。其次,我们不能只停留在类比的表面分析上,而是要让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定期参加动手实践的教学活动,以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通过精心设计实践环节,让他们在提高实践能力的同时也能培养其探索和思考数学的能力。我相信,学生类比思维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助于学生学习数学这門科目的,并能为其以后更深层次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我们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有计划地渗透类比思想,使其成为一种有意识的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刘慧.数学中的类比教学[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11):14.

[2]张丽娟.从三角形到四面体——类比思想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J].数学教学通讯,2007(07):49-52.

作者简介:

牟宗玲,山东省日照市,日照市东港区海曲中学。

猜你喜欢
类比思想应用探究初中数学教学
“数学思想”在教学中的演绎
电预热在城市热水供热管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探究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