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快乐教学让初中历史课堂精彩纷呈

2018-09-17 06:24周建菁
考试周刊 2018年82期
关键词:快乐教学实施初中历史

摘要: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乐于参与课堂、接受知识。教学实践证明,快乐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如何实施快乐教学,让初中历史课堂充满活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此略谈点滴浅见。

关键词:初中历史;快乐教学;实施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要学会开展快乐教学,并实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让学生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感。这样,学生才会在历史学习中兴味盎然,兴致昂扬。为此,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历史课堂活动,学会与他人交流与协作,使他们在乐中学,在学中乐,切身地体会到历史知识的魅力,继而更好地让初中历史课堂精彩纷呈。

一、 利用信息技术激趣,引导学生参与课堂

随着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了可能。多媒体技术以其图文声像并茂的优势逐步走向初中历史课堂,让学生在欣赏中更多地去参与课堂活动,了解相关方面的历史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参与课堂,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通过多媒体技术突出重难点,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对知识形成更加全面地认知。除此之外,多媒体技术放大了课堂教学的“空间”,让学生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形成了学中乐,乐中学的模式,也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中英鸦片战争》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歌曲《公元一九九七》,与此同时播放出《英国割占香港地区示意图》、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的图片和今日香港社會发展的状况。并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9世纪中期清政府为什么被迫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当时清政府所处的背景是什么样的?中国收复香港说明了什么?现在香港的发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等等,通过一系列问题让学生明白国际地位的重要性,让他们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中培养一定的历史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 巧设历史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问题是学生探究知识的动力,是思维深入进行的诱因。而问题的呈现形式有利于学生探究活动的开展,它关系着整堂课的教学成效。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学会巧设历史问题情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课堂教学导入中要有意识地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切身地去感知历史的魅力。例如,在学习“秦末农民大起义”这一历史事件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先让学生朗诵刘邦的《大风歌》和项羽兵败被围时唱的哀歌。通过两个人不同情境的对比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战火纷飞的古战场。假使教师在刚上新课时只是一味地照着课本朗读,会让学生感到课堂死板、乏味,继而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历史课堂中去,更好地去体会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意义。当然,要想使得每一节课都能够生动有趣,教师要花费一定的精力和心思,要能够熟练了解和掌握教材知识,并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善于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更好地营造一个温馨、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更好地掌握新知识。

三、 采用课堂教学艺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众所周知,如何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是教师教学的艺术。我们知道,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尚未成熟,他们对事物充满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采用课堂教学艺术,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当然,作为历史教师要学会引导和鼓励学生,并重视培养学生自身的独特性,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个人才能的机会。除此之外,教师要能够根据不同的历史教学内容,设计出别出心裁的导语去让学生接触到新的历史知识,打动学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这样,学生才能产生探究问题的动力。例如,在讲授《美国独立战争》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先提出这样的问题:美国国旗是什么样子的?国旗上有多少颗星?多少横条?问题一出学生互相讨论,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接着教师可以提出:“大家知道美国国旗的来历和其中包含的寓意吗?”话音刚落,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最后可以给出详细的说明与介绍。通过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初步了解了美国诞生及其国旗诞生的背景和意义,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探索历史事件的兴趣和热情,也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让学生徜徉在了历史知识的海洋中。

四、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减轻学生学习压力

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集体之间开展相互之间的交流合作学习既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更容易让学生感受学习活动的快乐。所以,交流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也不可或缺。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机会去与小组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互助活动。学生之间的小组学习能够优势互补,促进知识的进一步建构。当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还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创新能力,减轻了他们的学习压力,增加了自信心,也进一步实现了小组成员的全面进步。例如,在讲授《日本明治维新》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和日本都是采取的闭关锁国政策,也同样遭受到了外国的入侵,为什么一个失败一个却成功了?”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查阅资料、概括分析去寻找答案。有的小组同学利用课外时间上网搜寻答案,有的则通过小论文的形式发表了自身的看法。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会了交流与合作,并在相互协作中探求到了知识和答案,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这种主动式的教育让他们在学习中也得到了快乐,继而更好地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了他们的历史成绩,培养了自身良好的文化素质和内涵。

综合上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想真正落实快乐教学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它需要教师在教学时能够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与时俱进,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创新能力。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教学模式必定能够让学生从兴趣的角度出发,用一种轻松快乐的学习方式去掌握历史知识。

作者简介:

周建菁,江苏省淮安市,江苏省清江中学。

猜你喜欢
快乐教学实施初中历史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快乐教学法在中专羽毛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音乐快乐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