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绘本阅读开展多元活动引发幼儿积极情感的建立

2018-09-17 06:24李永芳
考试周刊 2018年82期
关键词:积极情感绘本阅读

摘要:情感是教育中的重要元素,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充分重视幼儿情感的发展,进而促进其主体性的发挥。当情绪、情感的不当表达之时,幼儿如何能管理情绪,表现出恰当的情绪行为。就要让幼儿学会对情感的管理,培养积极的情感。

关键词:绘本阅读;多元活动;积极情感

情感是教育中的重要元素,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充分重视幼儿情感的发展,进而促进其主体性的发挥。日常生活中,孩子经常会发生一些情绪的困扰,不开心、哭泣、发脾气和孤独感等等。他们不会向大人诉说自己的情绪状态,更不能自己化解。

当情绪、情感的不当表达会产生不良影响时,幼儿如何能暂时抑制冲动,表现出恰当的情绪行为。就要让幼儿学会对情感的管理,培养積极的情感。在研究过程中,教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有丰富的情感体验。

一、 通过“自画像”“我的心情故事”,增强自我认知

幼儿年龄小,对自我认识不足,对自己的情绪更是觉得无法把握和控制。为了让幼儿更加了解自己。每学期让幼儿为自己画幅自画像,对自己有个初步的感知和认知。同时,为了让孩子对自己的情绪有个直观的呈现,课题组在各班级开展了我的情绪记录活动,幼儿每天将自己的心情进行记录,“我今天是开心的”“我今天是伤心的”……使幼儿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情绪,同时也有了关心小朋友的心情,有时还会相互问一问:“你今天的心情是什么样的?”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大胆地说说自己的心情故事,提高了幼儿的表述能力。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让幼儿大胆地用绘画形式表达出来,有的画妈妈和我一起看书,有的画在六一儿童节开学舞蹈的画面,有的画在和小伙伴一起游戏很开心……一个个温暖的故事让我感到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充满了温情。同时,教师也感到在孩子们的心里也有着一些不那么开心的事情,孩子们也表达着令他们不快乐的情绪:跳舞时没有好朋友一起舞蹈,做了噩梦妈妈不在家等。小朋友在画面上画出了自己不开心的画面,鼓励幼儿用画笔画出自己的心情故事,从而帮助他们学会表达舒缓不快乐的心情,在活动中孩子们进一步提高了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技能,学会了多种表达情感的方法。

二、 亲子共读,促进亲子关系和谐发展

亲情永远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孩子们的成长离不开亲人的关爱。在阅读绘本《我爸爸》《我妈妈》这两本绘本时,孩子们通过书中的画面,将抽象的父爱与母爱外化于行,通过一幅幅妙趣横生的画面将伟大的亲情直观地展现出来。此外,在阅读时,与孩子们聊一聊自己的父母,会让他们回想起父母平日的温暖和爱。因此,在亲子共读时,这是一个增进亲子沟通的好机会,父母可以像朋友一样平等地与孩子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形象,促进亲子关系和谐发展。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园共育,亲近图书,与孩子共享读书的乐趣在亲子共读的时光里,孩子深深地感受到父母及家长那源源不断的爱,他们的爱伴随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孩子最初接触的是什么样的书籍,他(她)的心灵就会接受什么样的洗礼。在孩子还没有鉴别能力之前,作为父母,应当为孩子们选择美好的,经过时间洗练的经典作品读给孩子听,慢慢地,慢慢地,这孩子就有了格调,有了不平庸的眼睛。笔者认为绘本中的图画价值远远大于文字价值,通过家长园地、宣传栏、家园互动平台,让家长了解亲子共读的方法。开设讲座,让家长了解亲子共读的重要性,提醒家长可以做的几件事,①署名:让孩子拥有自己的书,可以写上自己的名字的书。②给书找个家:将它们放在最常被用到的地方,床边、餐桌旁、客厅。提醒家长学会如何给孩子读绘本。让幼儿先看绘本中的图画,观察颜色、形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想……每一本书都侧重幼儿认知、情感的某一方面,不同字体的文字,风格迥异的图画激发了幼儿的阅读兴趣,刺激了幼儿的视觉发展,更重要的是不同的构图和绘画风格培养了幼儿早期的想象力和美感。

在亲子阅读过程中,家长要尊重孩子的认知规律,在陪伴阅读时,一定要“俯下身来”,不要盲目地拔高要求,幼儿在阅读中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的教育一定要慢下来,“静待花开”应始终伴随我们和孩子共同成长。

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运用以下一些要领,即

①阅读以身作则持之以恒

②为孩子朗读

③运用表情动作等扮演对话人物

④抱着孩子

⑤爸爸也读书

⑥每天安排一段时间让孩子自己阅读

⑦鼓励孩子读书给你听

⑧热情地朗读10分钟超过孩子独自看电视2个小时

三、 借助绘本表演,体验丰富的情感

优秀的绘本不仅能带给孩子优美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情节,它还能带给孩子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如在绘本阅读活动《我喜欢我的小毯子》,孩子们对小兔子喜欢小毯子的情感产生共鸣,纷纷表达自己小时候喜欢的某一件物品,如,奶瓶、娃娃、玩具汽车、妈妈的衣服等,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物品渐渐地退出了他们的生活圈,因为有更加有趣的活动、游戏替代了原先的依恋物。在活动中,孩子们纷纷表示,“我长大了,大到可以离开我的奶瓶”“我长大了,大到可以和小伙伴一起玩游戏。”一种长大后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为了体验亲人对小兔子豆豆在失去小毯子的伤心的情感,我们进行了表演。孩子们根据故事情节进行分角色,教师准备道具,扮演爸爸的孩子在表演的时候,主动地将“宝宝”搂在怀中,以此安慰伤心的小兔子。而扮演“妈妈”的孩子,则为了安慰“豆豆”亲吻了“豆豆”的额头。她说,每天妈妈在临睡前都会亲吻她。她将自己的真实感受用表演来展示。

在读完绘本《不要再笑了,裘裘》之后,教师带着孩子扮演装死的“裘裘”和假扮的“狐狸”,体验“装死”和“笑”,用肢体动作来表达当时的情绪。在表演之后,大家围坐在一起,讨论“装死”和“笑”哪个更容易一些,自己设计了哪些动作。最后还请孩子们想一想什么情况让你“笑得肚子疼”,或是“笑得东倒西歪”,请孩子们进行表演。请大家选出最好笑的事情,并用画笔记录下来,集结成册,变成一本“笑”的专刊,让大家看了就笑。

通过绘本阅读、形式多样的表演,孩子们对各种情绪情感有了更加直接的体验。他们在活动中了解到情绪没有好坏之分,积极情感会给人带来愉悦的体验。当消极来临时,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宣泄。

作者简介:

李永芳,江苏省淮安市,江苏省盱眙县五墩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积极情感绘本阅读
学校图书馆绘本阅读推广的探索
绘本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恰当有效地提问促进幼儿积极情感体验的发展
新课改背景下英语绘本阅读分析
英语教学中激发积极情感的策略研究
英语课堂教学中影响情感态度的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