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形成过程及专业建设的思考

2018-09-17 09:35盛连喜边红枫
中国大学教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专业特色历程专业建设

盛连喜 边红枫

摘 要: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变化,对生态学学科专业调整以及“环境生态工程”专业设置的历程做了初步梳理,并对如何有效推进专业健康、快速发展给出了三点建议。

关键词: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建设;历程;专业定位;专业特色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我国已有50余所高校设置了“环境生态工程”专业。从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组织召开的教学改革研讨会的参与情况来看,近两年参加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建设研讨的学校和教师人数呈现快速增长的喜人态势。该专业的增设是我国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学科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学科建设服务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结出的硕果。作者依据多年参与“教指委”工作经历与记忆,对“环境生态工程”专业设置的历程作了初步梳理,以便使更多的人能对这个新专业的设置背景有更加明晰的认识,领悟专业发展的某些规律。同时,也企盼着能对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思考有所启迪,实现不断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一、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变化与启示

高等学校学科专业适当调整以服务国家需要,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这是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共同特点。对于近现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有研究者将其概要而明确地划分为两个时期,一是清朝末期至1949年前,包括了清末发端的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的建立阶段,以及民国时期许多教育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办学理念、模式后的艰难实践阶段;二是1949年之后,中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建立、完善与快速发展时期[1]。

从学科专业设置的角度看,发端于19世纪末期的中国的大学采取的是“分科立学”模式,如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确定,大学学科专业的设置是8个学科门类46种专业;1912年民国政府颁布的《大学规程》则将其分为7个学科门类69种专业,奠定了中国近代大学专业体系的基本构架。这个阶段对于大学学科专业的设置基本采用的是“引进移植”与“创造性转化”相结合的策略。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高等教育地位和作用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大学的学科专业设置基本上是由政府管理部门所主导。这个时期通常又被划分为计划经济体制和经济体制转型两个阶段,即1949—1978年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和1978年改革开放后至今的40年。客观地讲,新中国成立后才是中国高等教育成为世界教育大国和奔向教育强国的艰辛探索而又令人鼓舞的阶段。

在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的30年,高等教育先后经历了参照苏联办学模式、“文化大革命”时期以及其后的恢复。期间,先后多次进行过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调整,其主要指导原则是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与其发展计划和目标紧密相结合,强调培养的人才要“专业对口”。所以,专业的划分趋细,设置数逐步增加。

1978年改革开放至21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共进行了5次大的调整,基本特点和趋势是学科门类和专业数目呈现增减交替的变化。1980年全国高校设置的专业数为1 039

个,1988年减少为870个,1994年国家公布的专业数为504个[2], 1998年在增加了1个学科门类的情况下,专业数却减少到249个(不含目录外的74个),是1980年设置专业数的24%。体现出适当拓宽专业服务面向,培养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指导思想。2011年调整后,现有13个学科门类、506个专业(含军事学在内)。

简要回顾中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变化历程,可从中得到三点重要启示。首先,无论在任何社会时期,包括清朝末期中国近代大学发展初期的“西学东渐”、民国时期的“效仿欧美”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历次调整,学科专业设置都服务于国家需要,都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客观反映,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时代发展需求的缩影。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历次调整,更是体现了高等教育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意志。其次,学科专业调整设置必须与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相呼应。新中国成立后的每次调整,都对国际科学技术发展所形成的新兴、边缘和交叉学科予以高度重视,同时加强和保护传统专业和薄弱学科,注重了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使专业划分和设置更加科学、规范。最后,要重视学科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关系,积极响应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进步对人才市场提出的新要求,尽量做到以学科性质和特点为依据增减专业。

二、生態学学科专业调整历程回顾

早在1997年,我国着手新一轮学科专业设置调整前的准备,这次调整的目的是大幅度压缩专业数量(调整前为504个,调整后为249个),以适应学科间相互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势,拓展人才的服务面向。这一背景下,各学科的专业数量都需要压缩。1997年夏初,环境科学“教指委”在杭州大学召开会议,讨论环境科学学科专业设置问题。盛连喜、杨持、郑海雷(代表林鹏先生)参加了这次会议,并带去了陈昌笃先生(时任中国生态学会理事长)给会议的一封信。虽然在此之前的一次会议上,面对生态学专业将会面临“无家可归”的困境形势,陈昌笃、姜汉侨、林鹏、杨持、任久长等生态学专家就有所思考,他们曾有过“为了能够把专业保留下来,愿将生态学作为一个专业保留在环境科学中”的表态,但在1997年夏的这次会上对此展开的讨论仍然非常热烈,因为要把生态学作为环境学科中的一个专业保留下来,势必影响到环境科学其他专业的设置。最后,主持会议的唐孝炎先生引导参会的全体代表,要从国际学科发展的整体趋势和国家需要出发,认清保留生态学专业的重大意义,要支持生态学专业的发展。会议做出了“增设生态学专业,将环境管理专业并入环境科学专业内”的决定。同时还认为,该专业在环境科学或生物学科均可设置。参会的教育部高教司理科处负责人也坚决支持这一决定。这一睿智和英明的决策使我国生态学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得以延续和发展,为该专业硕士、博士的培养提供了经过良好系统训练的专业生源储备,并发展形成了现今完整、多元的培养体系。

2006年,第四届“教指委”开展工作以来,对生态学专业的发展极为重视,专门划分出生态学工作小组并责成其开展生态学专业发展战略研究。该小组在委员会的指导下多次呼吁应把生态学调整为一级学科,在其负责编写的《高等学校生态学专业发展战略》报告中,明确地将生态学调整为一级学科写入文本中,并先后召开了4次相关的研讨会。

2009年,国家又开始了新一轮学科专业调整的准备工作。同年11月,在广州召开的“教指委”工作会议上,盛连喜教授受生态组委托,在大会发言中再一次明确提出“要将争取生态学提升为一级学科作为重要工作目标”;同年12月初,东北师范大学盛连喜、内蒙古大学杨劼和云南大学段昌群三位教授以“教指委”委员和中国生态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的名义,向国务院学位办提交了将生态学提升为一级学科的书面建议。

2009年12月中旬,由浙江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大学、安徽大学等16所院校近30位学者,在东北师范大学就“生态学学科调整”进行了专家咨询。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环境保护与治理以及生态建设的任务将是长期的和繁重的,提升生态学的学科地位,将有利于专门人才的培养,有利于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学交叉学科众多,研究范畴广泛,已发展成为庞大的学科体系;专业设置时间长、人才培养体系较为健全,符合国家学科专业调整的有关精神。会议一致同意将生态学调整为一级学科的建议上报主管部门。

经国务院学位办学科调整办公室同意,2010年1月28日,“生态学一级学科论证会”在东北师范大学举行。专家组成员为陈皓明、石中英、郭海燕等,参加汇报的有盛连喜、冯江、王德利、杨劼等20余位业内专家学者。

2011年3月22日,国务院学位办公布的《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正式将“生态学”增设为一级学科。对于生态学二级学科的设置,国务院学位办委托生命科学学科组研究。至此,生态学一级学科的申报工作圆满结束。生态学学科发展开始了“独立门户”的新阶段。

作为历史的回顾,很有必要特别指出,生态学成功地被批准为一级学科是国家的意志,是学界多方努力的结果。但在此过程中,唐孝炎院士、郝吉明院士、杨志峰院士、张远航院士等“教指委”成员以及陈昌笃、姜汉侨、林鹏等老先生和专家组的陈皓明、石中英、郭海燕及工作人员刘文达研究员等为此做出了特殊贡献。同时,也要特别感谢许智宏院士为组长的国务院生物学科组全体先生学术上的远见卓识以及所做出的正确决定。

三、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建设的思考

根据学科专业调整的结果,目前生态学及相关专业在理学、农学、工学等学科门类中均有专业点布设。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代码为082504即是“环境生态工程”专业。

“环境生态工程学”与“生态学”是有所不同的。就其专业基础而言,环境生态工程专业要具备环境科学、生态学和工程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素养、掌握应用生态学和工程学的基本技能,培养的是具有对人类社会及其自然环境加以综合,实施生态恢复、生态建设,以及可持续生态设计等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换言之,就是能将“师法自然”自觉转化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复合生态系统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专门人才。

在短短几年时间里,环境生态工程专业之所以得到如此快速发展,究其原因主要与以下三点有关。一是专业设置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培养目标明确,并注重服务于区域生态环境保育和生态修复;二是学校的支持重视,组建方式科学,多数学校都经过了专家的反复论证,或是将相关专业进行了资源整合而设置的;三是学校认真落实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高度重视“教指委”的指导建议,整个建设过程思路清晰、程序规范。

作为新设专业的建设,存在许多有利因素,如国家需要、学校重视、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为专业发展提供的选择空间较大、其他成熟专业可借鉴的经验较多等。但也面临许多新问题,如与相近专业间的联系与自身定位、课程设置、专业特色的培育、社会认可度的快速提升等,都是必须认真解决好的重要问题。因此,抓住专业建设与发展的重点、解决好关键和难点,才能有效地推进专业健康、快速发展。对此,笔者建议要特别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专业定位问题。我们说国家和社会需要是专业发展的生命力,实际上就是指专业发展要有明确的定位。定位的明确和坚持需要的是办专业的定力。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的办学定力,就是要坚决遵循“我们要建设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又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要求。这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基本依据,是国家和社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最清楚的表达,也是专业的生命力所在。努力使专业的课程设置、培养路径、技能训练、素质养成等,都要围绕培养学生具有“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这一目标展开。

二是专业建设策略问题。能否实现培养目标与实际职场要求的最大吻合,是专业建设成败的关键。从某种角度讲,加强教学管理、课程建设以及经费保障等制度建设,都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但其中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是支撑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可以说,专业建设的本质就是课程群的构建,而教学过程中的关键则是保证课程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一致性的实现。“教指委”的指导建议中,只对几门主干或核心的专业课程提出了要求,各专业点自设课程的空间还很大,要采用科学的课程设置方法,减少课程和教学内容的重复,构建具有知识体系完整、基础与技能并重的课程结构。

要坚持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的原则。从学术逻辑关系上讲,课程源于学科,所以专业建设的核心和基础是学科建设,学科积淀是专业特色形成和发展的关键[3]。首先要明确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的学科应在“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級学科背景下来统筹规划和推进建设,突出本专业面对复合系统、主要从事生态环境保育和建设的专业职能,着力培养学生掌握生态监测、治理、保育和修复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而所有这些都需要教师科研实践和积累,即学科的科学研究水平,是科研成果向教学成果转化的前提。其次,对于更多的高校而言,应按照“学术卓越、社会需求、学科交叉”的原则来确定重点发展的学科或优长领域,这是提高学科建设水平的有效路径。最后是积极支持与区域社会经济结合紧密或具有较大发展潜力且研究方向较为稳定的领域或具有学科交叉特点的研究领域,促进学科间协同创新的能力。

学科、专业和课程虽然是三个不同概念且三者内涵的侧重点亦不同,但它们的共同价值取向却都是服务于培养面向职场的合格的专业人才。在从不同维度加强三者各自建设的同时推进三者的一体化建设,就要树立“适度淡化专业、努力强化课程”的理念,在课程建设上下功夫,在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上下功夫。

三是专业特色培育问题。不同高校形成各自的专业特色是协同加快专业发展的最佳举措。但如何确定和培育专业特色?笔者认为,一是必须要结合学校自身学科基础和发展特点办专业,从专业设置背景和原来行业的根基出发,对已有的传统优势进行凝练或适度“扩容”;二是不能选择太多的突破方向,特色就是“我有他人无或他有我更强”,因此,需要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突破点的选择要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相关联。有效服务于区域或行业需求是形成专业特色的最佳选择,也是专业特色得到社会认可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林蕙青. 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研究[D]. 厦门大学,2006:80-96.

[2] 汪晓村,等. 我国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历史演变和现实思考[J]. 高等教育研究,2006,27(11):32-37.

[3] 何春光,李振新,王隽媛,等. 特色建设是生态学专业健康发展的生命力[J]. 高等理科教育,2009(7):84-86.

[责任编辑:余大品]

猜你喜欢
专业特色历程专业建设
中国的历程
邮票上的70年光辉历程(集邮)
基于专业特色的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研究
低碳能源技术与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特色建设探索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设置研究
中国南极科考30年历程
运动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