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阴三法治疗糖尿病多汗症的探讨

2018-09-18 08:40谢兰兰张新霞张丽微刘万富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8年3期
关键词:阴虚

谢兰兰 张新霞 张丽微 刘万富

【摘 要】 糖尿病多汗症是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主要病症,目前治疗颇为棘手,现代医学对此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很难改善大部分患者的出汗症状。应用中医养阴三法治疗糖尿病汗证,可达阴阳营血平衡之功,提高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恢复。

【关键词】 养阴三法;糖尿病多汗症;阴虚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8)05-0060-03

Abstract:Diabetic hyperhidrosis is the main disease of diabetic autonomic neuropathy,Treatment is tricky at the moment, modern medicine is lack of effective treatment, it is difficult to improve the symptoms of the majority of patients sweating.Us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Three Method of Nourishing Yin treat the diabetic hyperhidrosis,can achieve the balance of yin and yang of camp blood , improved therapeutic effect,help the recovery of the disease.

Keywords:Three Method of Nourishing Yin ;Diabetic Hyperhidrosis; Yin Deficiency

糖尿病多汗症,是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Diabetic Autonomic Neuropathy DAN)主要病症之一,文献报道DAN患病率为 17%~78%,其中约 60%患者会出现泌汗异常的症状[1],其主要原因是支配汗腺神经功能受损,体温调节功能失常。患者常表现为:全身多汗或无汗, 进食汗出或上半身汗出,下肢汗少等,临床以全身多汗症状多见。现代医学主要以对因治疗为主,从控制血糖、营养神经、抗氧化应激、改善微循环、改善代谢紊乱等方面入手[2],但效果并不理想。糖尿病多汗症属于祖国医学“消渴”、“汗证”范畴,基本病机为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阖失司,临证以自汗、盗汗多见,可发生于糖尿病病程中的任一阶段。中医辨证分型大致如下。张传儒[3]将其辨证分型为:肺胃热盛证、气虚不固证、阴虚内热证、痰瘀阻滞证;姜华[4]认为可分为:气虚不固型、阴虚燥热型、气阴两虚型;华传金等[5]则将其辨证分型为:胃热津伤型、阴虚火旺型、阴虚阳亢型、上热下寒型。而钱志辉教授认为在临床上气阴两亏型最多见[6]。因此笔者根据中医辨证论治以及各临床医家经验总结出了“阴阳同生,助阳生阴;营卫调和,酸甘化阴;活血通络,益气养阴”的“养阴三法”,应用于糖尿病多汗症,具体如下。

1 阴阳同生,助阳生阴

糖尿病多汗症是基于糖尿病的基础之上,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围,消渴病久,阴损及阳,可出现阳虚或阴阳两虚症候,阳虚不能固外,腠理开而汗液外泄。从阴阳的角度认识汗证,陈华[7]认为“阳”即阳气,“阴”则指血液、津液,阳气性属功能,阴血性属物质,因此要生成足够的阴性物质必须以阳气发挥正常功能为前提。阴阳两虚之盗汗,其治当温阳益气,育阴清热。许晶晶[8]通过对仲景经方的探讨发现可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糖尿病多汗症,疗效甚佳。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血痹病劳》篇,系由桂枝汤加龙骨、牡蛎等7味药物组成, 原用于治疗虚劳病阴阳两虚而致“男子失精,女子梦交”之症, 具有调和营卫、摄阴补阳、安神固涩的作用。方中桂枝辛温通阳;芍药酸寒敛阴; 姜枣草和中;龙骨镇静安神、敛汗固精;牡蛎敛阴潜阳、震慑固纳,诸药协调共奏和气血、调阴阳之功。张静[9]认为将其推而广之, 该方可应用于阴阳失调, 营卫失和的消渴病引发的多汗症。张介宾谓:“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阴得阳生,而泉源不竭”。《肾病临床常用中药指南》[10]提出治疗肾阴不足的盗汗可方用左归丸,其由六味地黄丸化裁而成,作为补阳益阴、阳中求阴的代表方,对以肾阴虚、潮热颊赤突出、汗出较甚者的糖尿病多汗症患者效果明显。因而助阳生阴之法能很好地改善糖尿病多汗症之阴阳两虚证者汗出情况,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2 营卫调和,酸甘化阴

汗是津液通过阳气的蒸腾而产生,即《素問·阴阳别论》所言: “阳加于阴谓之汗”。其又和营卫紧密相关,营卫协和,则汗液排泄正常,若营卫失和,卫气虚弱,腠理不固;营血不足,阴虚内热,都会导致汗液排泄异常的现象。中医学认为消渴病的基本病机为阴虚、 燥热内盛,燥热之邪最易耗气伤阴,日久耗损气阴两伤,气虚多自汗,阴虚多盗汗,营卫不和,每每汗出不止,因此临床治疗着重益气、滋阴、固表、止汗。武春丽[11]通过临床治疗糖尿病多汗症30例观察,认为玉屏风散合生脉散,契合消渴病之病机本质,故在治疗糖尿病多汗症能取得显著疗效。方中君药黄芪具有益气固表止汗、补肺脾、降血压、调节血糖、 降低血液黏稠度和改善微循环等功效[12];臣药白术能补气健脾、 固表止汗,协助黄芪共同发挥效果;佐以防风走表而散风邪、 祛邪而不伤正,具补中寓疏、 散中寓补之效[12-13]; 加用桂枝、白芍调和营卫,麻黄根、浮小麦固表实卫、健脾补气;诸药合用共同达到益气固表止汗的效果。同时曹艳华等[14]也认为玉屏风散加味,诸药合用,可共奏益气固表、调和营卫以达止汗之功,在临床治疗中取得满意疗效。酸甘化阴法是指将酸味药与甘味药配伍同用后产生滋养阴液、生津益气功效的一种治法,甘寒、甘凉滋生津液,酸味收敛固摄津液,两种性味的药物一滋一敛,既滋生阴津,又防止津液丢失。高如宏等[15]结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中 “酸胜甘 ”的思路与方法 ,总结出酸甘合璧、益气养阴的方法 , 以消渴煎作为临床治疗糖尿病的基本代表,若在临床中正确辨证施治 ,随证化裁 ,可以用于糖尿病多汗症治疗且疗效明显。由此可见调和营卫、酸甘化阴之法为治疗糖尿病多汗症的良法。

3 活血通络,益气养阴

《灵枢·痈疽》曰:“中焦出气如露, 上注溪谷而渗孙脉, 津液和调, 变化而赤为血。”提示血和津液皆来源于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气, 通过渗入与渗出血脉则相互转化, 并行于脉中而循行流注全身,故有“津血同源”、“汗血同源”之说。高普教授[16]依据中医学理论,结合现代临床,认为最终导致糖尿病多汗症发生的根本原因为“虚”和“瘀”,糖尿病多汗症以气阴两虚,气血瘀阻证多見,依“异病同治 ”之法 ,采用益气活血的代表方剂补阳还五汤为基础, 辨证治疗多汗,屡获效验。此外,常凯发现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糖尿病多汗症, 效果显著[17]。此来源于王清任在《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所治之症目》中提出的活血止汗法[18]。方中重用黄芪性味甘温,善补脾肺之气, 益气固表,实为止汗;配以当归 ,以增益气养血之力;气虚血瘀之证,本虚而标实,故辅以川芎、红花以治血,赤芍、桃仁以化瘀,地龙以通经活络,兼阴虚者则合用生脉散,益气养阴,敛汗生脉效果极佳[19]。同时再根据病情调整补血活血剂量以及养阴药物的剂量,即可达到标本兼治,养血生阴,血充阴必生的效果,从而更好地改善患者汗出异常的临床症状。

4 结语

“养阴三法”突显了在治疗糖尿病多汗症时需将“养阴”贯穿于疾病的始终,重视脏腑的气血阴阳,只有维持阴阳和、营卫和、气血和的状态,人体才能维持正常体温和汗液分泌,保证精力旺盛、脏腑功能正常运行、抵抗邪气入侵,人体生命活动才能顺利进行,生理功能才能稳定发挥。另外,黄精玉竹牛肉汤作为食疗可用于此类患者中[20],日常可选择适当的锻炼方式如太极拳、八段锦等来增强体质,并持之以恒,往往能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养阴三法”的应用主要体现了中医学中“治病必求于本”、“异病同治”的理论,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仝小林.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解读[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180-194.

[2]章冬梅,宋光耀.糖尿病神经病变导致的出汗异常该如何应对[J].糖尿病天地(临床),2015,9(5):268.

[3]张传儒.糖尿病性汗出异常的中医治疗探讨[J].浙江中医杂志,1998,33(11):507-508.

[4]姜华.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汗证 30 例[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5,22(6):39-40.

[5]华传金,张志远,徐远.糖尿病汗证辨治经验[J].北京中医,2007,26(1):44-45.

[6]钱志辉.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多汗症临床疗效观察[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7(2):61-63.

[7]陈华. 阴阳互根互用理论在中医临证的应用[J]. 大众科技,2015,17(6):116-117.

[8]许晶晶. 仲景经方治疗消渴病多汗症的应用探讨[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

[9]张静.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糖尿病多汗症32例[J].社区医学杂志,2008(5):74.

[10]李方玲,敬苹.肾病临床常用中药指南[ M] .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6:34-38.

[11]武春丽.玉屏风散合生脉散治疗糖尿病多汗症30例[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1):113.

[12]汪秀芳. 玉屏风散治疗 46 例小儿多汗症临床疗效观察[J]. 医学信息,2015,29(10):262.

[13] 许世英. 辨证施治多汗症[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3):65-67.

[14]曹艳华,王东新,孔静,等.玉屏风散加味治疗糖尿病多汗症38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5(7):636.

[15]高如宏,贾爱民,陈卫川.酸甘益气养阴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J].河北中医,1999(2):118-119.

[16]尹丽媛.高普运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多汗症经验[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29):102-104.

[17]常凯.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糖尿病多汗症45例[J].四川中医,2007(3):70-71.

[18]吴久勤.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治疗2型糖尿病多汗症30例[J].河南中医,2009,29(9):879-880.

[19]崔晓云,赵巧凤,王河宝.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多汗症57例[J].江西中医药,2016,47(6):54-56.

[20]李宏红,张广德,魏子孝.魏子孝治疗糖尿病多汗症经验[J].北京中医药,2010,29(11):834-836.

(收稿日期:2018-01-12 编辑:陶希睿)

猜你喜欢
阴虚
阴虚体质的人炎夏要会调理
补肝汤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效果分析及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中医古籍文献中“阴虚”之内涵探析❋
手脚心发烫未必都是阴虚火旺
2型糖尿病阴虚体质者的中医症状临床研究
为什么熬夜的人多阴虚?
健商
滋阴补肾法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的疗效观察
中风防治灵1号为主治疗阴虚风动型脑梗死30例
痨康汤对复治性肺结核阴虚毒瘀证疗效及T淋巴细胞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