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经通督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3例临床观察

2018-09-18 09:24胡劲松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8年8期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胡劲松

【摘 要】 目的:观察疏经通督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组研究, 对照组实施传统推拿手法治疗,观察组实施疏经通督法治疗,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评价。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相比对照组73.9%明显更高(P<0.05);两组治疗后腰痛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优(P<0.05)。结论:疏经通督法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 疏经通督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推拿手法

【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8)15-0120-0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疾病,在临床具有较高发病率,多见于30~40岁左右的青壮年群体[1]。导致腰椎间盘发病的病因主要为退行性病变、外力作用等,患者发病后会出现坐骨神经痛、腰背痛等典型症状[2]。若不及时治疗,会引发血管损伤、周边神经受损等一系列并发症,对患者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导致其生活质量下降。临床多采用推拿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传统推拿法可一定程度缓解患者痉挛现象,祛除瘀血,改善神经受压迫情况,但远期疗效不佳。本研究将疏经通督法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中,旨在分析其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意见,现报告知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2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2)与对照组(n=11)。观察组男7例,女5例;年龄32~59岁,平均年龄(42.51±5.37)岁;病程10d至9年,平均病程(4.28±1.14)年。对照组男7例,女4例;年龄33~57岁,平均年龄(42.54±5.32)岁;病程15d至9年,平均病程(4.31±1.17)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中有关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年龄在30~60岁间;急性发作不超过3周;均知情且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因髓核突出而引发的神经功能严重障碍者;马尾神经受压者;有手术指征者;合并严重骨质疏松、腰椎滑脱症者;治疗依从性极差者;精神疾病者。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推拿[4]治疗,对患者侧胸腰段到下肢部位进行按摩4~5次,随后对关元俞、承扶、委中、肾俞等穴位进行按压,以患者耐受为度。使用斜板法对患者腰部进行定位,在听到弹响声后,将其下肢扶住,拇指抵住病变位置,使其腰骼部背伸,对其腰部进行按压,次数为3次。逐渐将患肢抬高,嘱其进行踝关节背伸运动3~5次,沿腰部到足跟部,进行直推5次。持续推拿按摩2周为一个疗程。笔者结合陈红根教授[5]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疏经通督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具体方法见下:

①嘱患者取俯卧位,采取掌推法对其上肢外侧三阳经进行推拿,左右均推拿5次。从髋部朝下对下肢后外侧足三阳经进行推拿,左右5次。以揉手法对患者四肢关节处进行推拿,对其阳经经气进行疏通。

②采用指按法,从膀胱经一侧从上到下按摩,按摩力度由弱变强,控制在患者耐受范围内,重复按摩3次,达到平衡患者膀胱经经气的效果。

③采用四指推法对患者脊柱段进行按摩,重点点按大椎、腰阳关、掌振百会等穴位,达到振奋督脉的作用。

④使用拿、揉等手法对患者膀胱经下肢关节进行推拿对委中、承扶等穴位进行按揉。将掌根作为着力点,对患者下肢后、外侧进行摩擦,达到局部透热为止。

⑤将棘突偏歪及两侧横突高低作为定点,采用扳拔伸法对患者进行推拿,可有效整脊通督,同时配合点按、按揉等手法,对飞扬、陶道、金门等穴位进行推拿,起到通经活络、止痛的效果。

⑥采用手法对患者膀胱经一侧线、华佗夹脊穴进行推拿,同时配合拇指点按对夹脊穴、背腧穴等穴位进行推拿,重点点按气海俞、关元俞、大肠腧等穴位,达到化瘀填虚的效果。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疗效标准[6]:显效:症状基本消失,直腿抬高可到70°;有效:症状有所改善,可继续工作,直腿抬高可到30°;无效:症状无改善,无法做直腿抬高试验。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观察两组治疗后腰痛评分,采用症状体征量化评分对患者治疗前后腰痛程度进行评分,分数越低表明疼痛越轻。

1.5 统计学方法 用软件SPSS11.0进行数据分析,以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 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腰痛评分 两组治疗后腰痛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比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相比对照组73.9%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具有较高发病率,且近年来发病率在不断增长[7]。指髓核是指发生变形、膨隆、突出,压迫神经造成损伤的一种症状[8]。退行性病变、外力作用等因素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主要原因,若不及时治疗,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甚至造成患者运动障碍,对其生活有严重影响[9]。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对患者实施治疗,可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提升生活质量。

疏经通督法是以经络理论为指导基础,配合推拿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治疗。首先作用于患者四肢,达到全身放松、调节经气的作用,随后沿着脊中央督脉、膀胱经及穴位对患者实施按、揉、点按、掌振、四指推等手法对患者进行推拿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整脊可促使脊柱结构有序排列,促进机体气血阴阳达到平衡状态,可有效预防脊柱疾病。疏经通督法理论基础为经络学说,其理论依据主要为经筋、骨错缝等理论,强调的是整体治疗,治疗重点为保持脊柱、经络平衡[10]。疏经通督通过先对患者实施疏通三阳,使其督脉、膀胱经保持畅通无阻,达到止痛效果。将定点整复作为核心,采用按、揉、扳拔伸法、点按、掌振、四指推等手法,对患者实施穴位按摩推拿治疗,达到内外兼治、标本兼疗的作用与效果。在操作过程中,在对穴位进行推拿时结合点、线、面等,使治疗范围面积更广阔,有效提升治疗效果[11]。疏经通督强调局部及循经取穴相结合,将特定穴用于治疗中。取患者背腧穴、腰阳关等穴位推拿按摩,有行气止痛的作用。于督脉选取百会、长强大椎等穴位,可促进机体经气畅通,补阳温肾,其通督作用。于膀胱经选取委中、承扶、金门等穴位,可对膀胱经经气进行疏通,起到通络止痛的作用。本次研究中,使用疏经通督推拿法治疗后,观察组腰痛评分下降程度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优,且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1.3%,相比对照组73.9%更高(P<0.05),提示此法具有较好疗效。

综上所述,疏经通督法推拿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靳安民, 刘成龙, 闵少雄. 特殊人群腰椎间盘突出症[J]. 颈腰痛杂志, 2008, 29(2):174-175.

[2]陈卫明, 徐鸽, 金若敏.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因机制的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 2007, 18(6):1502-1504.

[3]李国锐.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出台[J]. 质量技术监督研究, 1995(2):5.

[4]张良善. 腰椎牵引床牵引配合传统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5例疗效分析[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02, 6(4):581-581.

[5]陈红根, 金宏柱. 腰椎后扳拔伸法结合手法、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 河北中医, 2007, 29(10):926-927.

[6]胡有谷. 腰椎间盘突出症[M]. 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5.

[7]程占景. 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2012, 21(10):241-242.

[8]李杰, 李翠萍, 花丽. 对护士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培训的调查[J]. 全科护理, 2006, 4(8):11-13.

[9]烏日图那顺.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进展[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45):8906-8906.

[10]李昌雄. 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41例疗效观察[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 19(10):178-179.

[11]耿涛. 疏经通督手法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探讨[J]. 山西中医, 2010, 26(9):37-38.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技术配合消髓化核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
等离子刀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中医适宜技术在基层医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运用
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
绝对卧床休息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