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宣文本中中国特色词句翻译

2018-09-18 07:34袁阳丽
世界家苑 2018年9期
关键词:政府工作报告

袁阳丽

摘 要:《政府工作报告》属政宣类文本,是国内外了解和研究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政策方针的重要来源,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处理中国特色词汇时,不仅要具有扎实英汉互译功底,还需考量其文本的准确、严谨、简练、时效和客观的特点,以及译者良好政治敏感性和政经背景知识储备。采取转译直译等翻译方法,灵活处理词句,准确达意做好翻译。

关键词:政府工作报告》;汉语特色;英汉互译

一、政论文体

“时事政治文本的翻译是一项极其重要且十分特殊的工作,所针对的对象是不同政治体制、不同意识形态、不同文化传统和不同观念、不同社会条件和历史背景的国家和民族的受众,译文的准确与否至关重要,稍有差池就可能会影响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利益、形象声誉甚至国际关系,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由此可看出政府报告的翻译的难点从两点来说,其一,文本特点,其作为外宣文本,政治性和政策性很强,在翻译时需准确无误传达中国政策方针,其二,翻译文本与时而进,每次随着国家政策方针的变动,会涌现出很多的新提法和新概念的词条。而进时英译时,对应词条还没收入字典,且无完全对应的译语可查。此外,很多词带有中国特色文化痕迹,让此类翻译工作增添了很多不确定性。

二、《政府工作报告》英汉翻译特色

本文以2018年3月5日在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讲话为例,以其中英文为参考文本做词句分析。

(一)“专有名词”英汉互译

在英汉互译文本中,很多词无相互对应的文本,于西方读者来说仅是几个词的组合,而在汉语中是带有特定含义的“专有名词”,有其统一而固定的译法。例如:

(1)the Six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th Party Central Committee译为:十八届六中全会[

(2)Communist Youth League organization 译为:共青团 [2]

(3)0social market economy 译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

(二)富有中国特色的名词翻译

政论文中一些带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名词,进行英译中时若直译不免啰嗦拗口,汉译英时直译没有译出其内在含义,不免意义缺失[]。尤其是政府报告这类政宣问题,文风言简意赅,在进行政绩汇报、政策宣传时,常同类型词组合,简化、数字化归类。翻译时需结合词组的内在含义进行翻译,必要时进行补充释义,将其隐含和省略的部分表达出来,帮助读者理解其含义。如:

(1)0social security contribution译为:五险一金 [2]

(2)0spending on official overseas visits,official vehicles,or official hospitality译为:三公经费 [2]

(3)三去一降一补 译为:cutting overcapacity、reducing excess inventory、lowering costs、strengthening areas of weakness [2]

例句(4)(5)直译为“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住房公積金;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但中国普遍称之为五险一金;三公经费并成为共识,是富有中国特色译法,简约而明了,省略后并不影响理解。而译文(3)其“三去一补一降”属于中国特色数字缩略说法,这一提法常在政宣文和新闻中出现的频率较多,大家也熟而广知。而英译时,就得考虑非母语为汉语的受众是否能理解减译法的意思,所以应将其本意“去产能、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进行直译。

(三)四字格成语翻译

汉语表达多用四字格表达,尤其四字成语的引用,句式紧凑、表达富有张力。如,“坚定不移、勇于进取、化蛹成蝶、轻装上阵、不堪重负、竞相迸发”。尽管有些词语不是成语,“招商引资、铁腕治理”。其含义在翻译时也要特别注意。尤其是在进行汉英翻译时,译成四字格更符合汉语表达。如:

(1)Serious violations are severely penalized 译为:重典乱治 [2]

(2)Place equal emphasis on regulation ov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译为:产管并重 [2]

(3)Over the past five years,significant headway has been made reform and opening-up.In reform,we have made strong moves across the board,secured major advances in many areas,and driven deeper in pursuing progress……。[2]

译为:五年来,改革开放迈出重大步伐。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

将”made strong moves across the board,”” secured major advances in many areas,” 译为“全面发力”、“多点突破”既简洁又意思明了,符合汉语变达习惯。此类表达,在政府报告文本中很多,本文所选的《2018年政府报告》中就有不少

(四)动词的转译

英语同一动词,在译成中文时,应根据不同的上下文语境及动宾搭配,采用不同译法,这在《政府报告》尤为常见,以“improve”一词为例,在《2018政府报告》中出现的频率极为之高。依据字典解释,其本意为“增加、提高,改善”,但在翻译时应依据其宾语和语境翻译不同的意思。

(1)Reform to improve regulation,and optimize services,have driven profound shift in the function of government…… [2]

译为:通过优化服务等改革推动政府职责发声深刻转变。

(2)The composition of both Chinese foreign trade and foreign investment in China has been improved.[2]

译为:“一带一路”建设成效显著,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结构优化。

(3)over the past five years,living standards have been constantly improving.[2]

译为:五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

(4)over the past five years,the environment has been seen gradual improvement.[2]

译为:五年来,生态环境状况逐步好转。

(5)……improved the quality and performance of the supply system.[2]

(6)译为:……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鉴于《政府工作报告》词意模糊性,且此类“宏观性”词组出现的频率很高,在英汉互译时,不仅要吃透其具体含义,还要注意搭配。切乎被其原意限制,而成欧化翻译,而是根据上下文语境进行考量,结合汉语表达习惯,跳出个别词汇看翻译。如例句中的“优化服务”、“外资结构优化”、“生活水平改善”、“生态环境状况好转”、“提高质量和效率”。词语选择规范准确富有变化,既避免了词汇重复单调,又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三、小结

近年来中国的发展备受世界关注,中国的政策方针受外界的研究和关注度也不断增加,而《政府工作报告》这一重要政治文件,作为中国发展话语的“咽喉”,是世界了解中国的一重要“窗口”。其翻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实现更好的对外传播和交流,译者要提高自己的翻译素养,扎实英汉互译功底,丰富政经知识,翻译时采取不同的翻译技巧,灵活处理带有中国特色的政经词句,讲好中国话,传播中国声音,更要让世界听得懂中国的故事。

参考文献

[1] 胡芳毅.操作论视角下的外宣翻译—政治文本翻译的改写[J].中国科技翻译.2014,(1)

[2] 李克强在2018年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中英文版。

[3] 石冠峰,黃远鹏.《政府工作报告》英汉翻译技巧及汉语特色浅析[J].吕梁学.2013,(5)

(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
《政府工作报告》圈定今年重点
《政府工作报告》中 总理为啥要提倡工匠精神
从“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透视职业院校的改革与现代职教体系的发展路径
2015′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经济新热词
2015′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经济新热词
《政府工作报告》诞生记
《政府工作报告》里的潜台词如何驱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