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陆九渊哲学思想之不同

2018-09-18 07:34郭英
世界家苑 2018年9期
关键词:哲学思想朱熹比较

郭英

摘 要:朱熹和陆九渊均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朱熹沿袭了荀子的思想,建构了一套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是理学的集大成者。陆九渊融合了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的主观唯心主义思想。二人都隶属于唯心主义,但他们的哲学思想又存在一定的分歧。本文会尝试从思想渊源、本体论、治学三方面来比较二人的思想。

关键词:朱熹;陆九渊;哲学思想;比较

朱熹和陆九渊均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朱熹沿袭了荀子的思想,建构一套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是理学的集大成者。陆九渊融合了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和“良知”、“良能”的观点,即孟子所认为我生万物生,我死万物死。提出“心即理”的哲学命题,即“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的主观唯心主义思想。二人都隶属于唯心主义,但他们的哲学思想又存在一定的分歧。

一、思想渊源之不同

近代启蒙思想先驱康有为对朱熹、陆九渊的比较从追溯两人的思想渊源开始,在极力拉近朱熹与荀子关系的同时,尤其指出陆九渊对孟子思想的传承。

渊源不同,康有为指出,陆九渊承袭了孟子的衣钵,陆学属于孟学的传承谱系。康有为认为,陆九渊的思想渊源于孟子,孟子是陆九渊思想最主要的来源。这个说法意味着康有为是沿着阐发孟子的思路来审视和评价陆九渊的思想的,也意味着康有为视界中的陆学带有与生俱来的孟学特点:陆学是心学。康有为指出:“孟子,传孔子心学者也。荀子,传孔子礼学者也。”[1]既然孟子传孔子心学,陆学从孟子处得来,于是便可以得出由孟子开出的陆学属于心学。正是基于心学的思路,康有为将陆九渊的思想与以禅宗为代表的佛学联系起来。

与陆九渊同时代的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其哲学思想反映了两宋时期哲学认识曲折发展的理论路径,把当时的哲学水平推进到一个新高度。朱熹继承并发展了周敦颐的“太极说”,邵雍的“象数学”,程颐的“义理之学”和佛教华严宗的“理事说”,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理学体系,把唯心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二、本体论之不同

朱熹和陆九渊都属于唯心主义,都主张精神第一,物质第二,物质是精神的产物。不过两人又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分歧。朱熹认为世界的本源是“ 理”,强调理对世界产生的决定性作用,主张客观精神第一。朱熹曾说:“ 合天地万物而言,只是一个理”,“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 2] 朱熹强调客观精神理对世界的产生、人类的产生、事物的演变的支配和决定,没有理便没有一切。理是第一性,是万物的依据,世界的本原。陆九渊的主张是宇宙的本源是个人的精神。陆九渊对“ 理” 的认识,不但包括“ 心即理” 这一哲学的主要命题,他还提出“ 理 ” 具有客观性,他提出了“ 天下之定理 ”,或 “ 天下之常道”的说法。[ 2] 陆九渊曾说:“ 此理在宇宙间,未尝有所隐遁,天地之所以为天地者,顺此理而无私焉耳。人与天地并立而为三极,安得自私而不顺此理哉? ”[ 2]理是“ 所以然者”,是必须遵守而不能违抗的是陆九渊和朱熹的共同观点。“ 此理充塞宇宙,天地鬼神且不能违,况于人乎! ”[ 2]宇宙间只是一理,天地万物和人,都在此理之内。由此看来,理便具有本体的意义。他又说:“ 宇宙间一理耳,学者之所以学,欲明此理耳。此理之大岂有限量,程明道所谓有憾于天地,则大于天地者矣。”[ 2]宇宙同一理,这个理就是朱熹所谓的理。由此可见,陆九渊在以心为本为万物之本的思想的同时,仍坚持理充塞宇宙,所不同的是他把心、理合一,主体与本体融为一体。就他的与心同一的理为宇宙之本而言,陆九渊“ 充塞宇宙,无非此理”[ 3]的思想与朱熹的天理论并没有什么不同。

三、治学方面之不同

朱熹与陆九渊治学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为学宗旨、为学路径、治学之道等方面。

1、两种不同的为学宗旨—“明天理,灭人欲”与“明理”、“立心”、“做人”

纵观朱陆二人的为学宗旨,可以看出他们各持一端,都有偏颇之处。朱熹非常重视外在于人的“天理”,更加强调主体对对象的从属、服从,忽视了主体的能动性;陆九渊则不同,更突出主体自我,更强调发挥主体能动性、创造性,突出主体的主体性地位。不过,陆九渊过度陶醉于自我意识之中,轻视知识,抛弃传统,结果不迷信书本而迷信“本心”,不崇拜圣贤权威而崇拜自己,从而陷人典型的唯我主义。陆九渊主张为学就是要做独立的“超人”,充分体现了其不迷信权威,不依赖他人。他的“自作主宰”的个性特色,这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一股清流,起到了振奋精神、耳目一新的感觉。

2、两种不同的为学路径—“格物致知”,“即物穷理”与“道不外索”,“明复本心”

由于朱陆二人在为学宗旨上的差异,自然导致为学路径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朱熹指出,学习就是穷理,理在何处?理在万事万物之中,在圣贤的经典之中。所以学习就是“格物致知”、“即物穷理”、“读书尽性”,“今日而格一物焉,明日又格一物焉,积习即多,然后脱然有贯通处耳”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是个体的为学过程—“即物而穷其理”、“格物以致其知”,由一事一物之理而致萬事万物之理,直至豁然贯通,达到对“天理”的透彻领悟。陆九渊则把宇宙之理和主体之心合而为一,进而将宇宙之理归结为心中之理,既然吾心之理就是宇宙之理,天地在我心中,万物归我一体,那么为学何须“格物”?自我反省、自我认识、自我完成才是为学路径。与此同时陆九渊还强调,反省内求过程不是逐一理解、从局部到整体的渐进过程,而是“一是即皆是,一明即皆明”这样一个整体豁然明了的过程。

3、两种不同的治学之道—“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与“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

1175年,吕祖谦邀请陆九渊应去铅山鹅湖会见朱熹,讨论学术问题。治学之道是朱陆二人争论的焦点。泛观史籍博览群书是朱熹主张的学习的第一步,然后提炼出简单的道理来;首先要“发明本心”是陆九渊主张的学习之道,即要从世界观上解决方向问题,然后再博览群书,学习各种知识。在辩论中,二人争锋相对。陆九渊指责朱熹“道问学”、“即物穷理”、“格物致知”的主张是“支离事业”。朱熹则指责陆九渊“尊德性”、“先发明人之本心”、“心即理”的主张是“简易工夫”。

治学必须博采众家之长,进而由博返约是朱熹留下的;治学必须有正确的治学态度,合理的指导思想,否则就会背离为学初衷,迷失治学方向是陆九渊给我们留下的。时至今日,只有将二者相互结合,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传承与创新、历史与现实的辩证关系,才是科学而又合理的治学之道。

参考文献

[1]康有为康南海先生讲学记[M]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二集 112页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梁启超 南海康先生传[M]张品兴 主编 梁启超 全集:第一册 337 6页 263页 35 3页 35 6页 37 1页 36 7页 4 4 4页 北京出版社 1999.

[3]康有为 南海师承记[M]姜义华 张荣华 编校 康有为 全 集:第 二 集 5 8 7页 5 63页 中国人 民 大 学 出 版社 2007.

[4]曾文光 《朱陆治学思想比较分析》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5年第l期(总第65期)

[5]魏 义 霞《康有为视界中的朱熹与陆九渊》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3月

[6]张品端 《朱熹与陆九渊哲学思想之比较》武夷学院学报 第 32 卷 第 3 期 2013 年 6 月

(作者单位:成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哲学思想朱熹比较
春日
EnglishReadingTeachingBasedonSchemaTheory
《西风颂》中的矛盾与调和
论中国养生文化
以“微积分”理念推进高职院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
同曲异调共流芳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
高等数学中的哲学思想研究
朱熹治足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