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残友”五兄弟战旗猎猎创业

2018-09-18 23:40
华声文萃 2018年2期
关键词:刘勇哈佛残疾人

郑卫宁是需终生输血的血友病患者,且年轻时致瘫。他用母亲留下的30万元,在家里聚集起一群病友,把一个“电脑兴趣小组”,打造成著名的“残友”软件集团,郑卫宁还在哈佛论坛强势发声:“用自己的行动改变命运!”

聚起一群创业病友

郑卫宁,1955年出生在辽宁大连,后随从军的父母来到湖北武汉。他是先天性血友病患者,年轻时又因此病而致瘫,青春被囚禁在一个小小的轮椅中。

1976年,郑卫宁进入工厂当学徒,与同车间的张春珍相恋结婚,生了一个女儿。1995年,郑卫宁父亲去世后,母亲陪儿子一家到深圳定居。

1996年,母亲因病去世,郑卫宁心中的顶梁柱倒了!一天,他一次吞下3瓶安眠药,竟没死成。妻子给郑卫宁买了一台旧电脑。思来想去,郑卫宁打算用母亲去世留下的30万元,在家里搞一个“电脑兴趣小组”,找一群同病相怜的人创业。

1997年的一个夏日,郑卫宁找到在深圳一家麻将馆做工的刘勇。刘勇身高仅1.3米,他双手严重变形,打字却飞快,一分钟可打270个字。郑卫宁握着他的手,激动地说:“兄弟,我自杀了三次都没死,既然死不了,咱就换个活法如何?”刘勇望着郑卫宁充满期待的眼神,红着眼眶说:“大哥,行!”

刘勇征得母亲同意后,第二天就住进了郑卫宁的家里。半个月里,他每天趴在电脑前,通宵达旦,终于做出一个精致的网页。

郑卫宁格外惊喜,又找来另外三个创业伙伴钱斌、麦剑强、萧文卿。其中,錢斌身患食道癌,麦剑强下身瘫痪。这群被世界淘汰的病友们分头行动,往大街小巷的电线杆上贴广告,帮人组装电脑,筹建“中华残疾人服务网”,哪怕只是几十元的生意,他们也如获至宝,边学边干,拿命运祭旗,让沉淀多年的生命热血沸腾!家里的三间居室里,一下子集中了20多个残疾人吃住、工作,张春珍成了他们的“后勤总管”。2010年,刘勇与吴洪梅相恋结婚,爱情给他注入了更大的能量。

2011年,“残友”发展成拥有一家基金会、15家高科技福利企业的集团公司。就在这年秋,刘勇要求援疆,为少数民族培训残疾人。妻子陪他去了新疆……

生命非同寻常的炼狱

2012年底,“残友”有了两大喜讯:一是通过了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软件成熟度CMMI级认证,成为全球唯一获此殊荣的中小企业;二是英国社会企业联盟为“残友”集团颁发了“2012年度国际社会企业”大奖,全球共5家,“残友”是中国唯一的一家。

世上的事,常常悲欣交集。2013年秋,张春珍因长期患抑郁症跳楼自杀。郑卫宁崩溃了,已出嫁的女儿把他接到自己家里,他整天不说话。3个月后,他获得第四届“中国消除贫困奖”,恍悟要把残疾人就业的事业做大,他必须振作起来。

2015年4月,郑卫宁准备飞赴甘肃,推广云客服,突然消化道大出血,头晕、休克,被送到深圳北大医院抢救。医生诊断郑卫宁患了胃癌。

这时,郑卫宁已第二次结婚,并有了一个刚满周岁的孩子。第二任妻子痛哭失声,郑卫宁安慰妻子:“我命硬,没那么容易死!”5月9日,他胃被切除了五分之四。化疗需10个月,好多人预言郑卫宁坚持不下来。第四次化疗时,郑卫宁连喝水都吐,浑身无力。刘勇在新疆打电话鼓励他:“董事长,大家都需要你!”郑卫宁振作起来,并要刘勇回深圳。刘勇重新出任“残友”集团总经理。郑卫宁终于在医院安心化疗。

2016年2月,郑卫宁的化疗结束。他每月定期体检,病情稳定。

哈佛论坛强势发声

2016年7月,郑卫宁拖着病体上班,他心里清楚,只要伙伴们看到他,大家就会心安。

“残友”“五元老”中,除郑卫宁、刘勇之外,萧文卿已因病去世;钱斌因食道癌病退,在家无聊,多次请求上班获批,做了出纳;麦剑强是“残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如今,“残友”已在深圳、郑州、上海、海南和港、澳、台地区开办了几十家分公司,数千名员工中,有95%是残障人士。

2016年底,郑卫宁来到美国,在著名的哈佛学府,他发表了激情洋溢的演讲。演讲中,他提到自己最喜欢的一部书、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他对台下哈佛的师生们说:“你们肯定比我更熟悉海明威《老人与海》里的老渔夫圣地亚哥,他有一句话‘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我就像海明威笔下的这个老渔夫一样,也经历过九九八十一难,但我不像他那么孤独!我有亲人、伙伴们和我一起战斗,我们不仅没被打败,而且战胜了所有的噩运,战胜了自己,创造了奇迹!”

在演讲的最后,郑卫宁充满激情地呼吁:“全世界的残疾人联合起来,用自己的行动改变命运!”那一晚,整个哈佛校园都被郑卫宁和伙伴们的创业故事深深地打动了。

(摘自《知音》2017.11月上半月版)

猜你喜欢
刘勇哈佛残疾人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三)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85%哈佛新生反对特朗普
我骄傲
哈佛讲堂里的狗
哈佛讲堂里的狗
市长的画
哈佛的学生不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