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金融生态环境、内部资本市场与企业融资约束关系

2018-09-19 09:24马宇熙
财会学习 2018年25期
关键词:企业融资

马宇熙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我国企业合并、重组的活动不断增加,许多大型企业都朝着多元化、集团化的方向发展,现阶段许多企业为了使公司内部的经济效益得到充分的发挥,不仅实现了成本控制,还通过企业内部相互交换资金资源来实现,进而形成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我国企业大多都有融资的需求,最初企业融资渠道是外部的资本市场,但是外部资本市场成立以来,由于其受到机制、体制的约束,并不能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所以企业都纷纷创新了融资方式,采用内部资本市场,以此来缓解融资的约束,降低融资的成本。但是企业内部资本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与外部的金融生态环境又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我国外部的金融生态环境正在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革,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部资本市场对企业融资约束的作用。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金融环境的内涵,然后对金融环境的、内部资本市场与企业融资约束关系假设进行探讨,最后提出一些合理化的政策建议,希望为相关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金融生态环境;内部资本市场;企业融资;约束关系

我国许多企业现阶段都处于转型的重要时期,目前,我国外部资本市场出现了大量的问题,一些企业外的投资者不愿向企业进行投资,企业的融资受到了很强的约束,在企业在外部市场不能满足企业融资需求的情况下,采用内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现阶段企业在采用内部资本市场进行资源配置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引用外部的金融生态环境将社会资本配置给不同的企业集团,企业集团再针对这些配置的社会资本将其发送给企业的各个子公司,以此来缓解融资的约束,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由此可知,外部的金融生態环境对内部资本市场的企业融资约束作用具有一定的影响,在“金融生态”观念提出之后,各个学者对该概念进行了探讨,有的学者也将“金融生态”概念与其它学科知识结合起来分析,希望得出具有权威性的理论指导。自2013年起,我国提倡建立内部资本市场,拓展融资的渠道,进而有效的缓解我国企业融资约束问题,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我国外部金融生态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革,金融机构的自身实力得到显著的提升,因此,对金融生态环境、内部资本市场与企业融资关系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金融生态环境内涵

金融生态环境依照的原理是仿生学,以此原理为基础建立的金融体系模式。金融生态环境通常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站在广义上的角度来描述,金融生态环境主要是指宏观层面的金融环境,简而言之就是指与金融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等,例如,文化、经济、地理等,这些宏观层面上的金融环境是金融行业运行和发展的基础。站在狭义的角度来描述,金融生态环境主要指的是微观层面上的金融环境,例如,社会诚信状况、法律制度、财务规则、会计准则等层面的内容。“金融生态环境”概念的提出,引起了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各国的学者都在不断的探索金融环境的内涵,现阶段对金融生态环境的界定相较于以前更加明确。本文主要借鉴近几年学者对金融生态环境的研究结果,从近几年学者的研究理论分析出,金融生态环境主要受到以下五方面的影响,即经济、信用环境、法制、政治、金融。这五方面的协同发展,才能为金融生态环境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1]。

二、金融生态环境、内部资本市场与企业融资约束关系假设及具体分析

(一)三者间关系假设

本文从三方面阐述了三者关系的假设,即内部资本市场与企业融资约束的假设、金融生态环境与企业融资约束的假设、金融生态环境对集团企业内部资本市场与融资约束关系影响的假设,以下笔者将对这三方面的假设进行一一的探讨。内部资本市场与企业融资约束的研究假设:在我国,内部资本市场形成的原因就是为了缓解企业对外部融资市场的依赖,解决外部资本市场融资约束问题,希望通过内部资本市场的建立,来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为企业的发展和扩张提供资金的支持。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是通过两种方法来缓解融资约束的作用。首先,企业可以通过经营控制企业内部剩余资本,通过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作用,对剩余资金进行合理的调配,对一些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项目分部进行投资,进而提高企业集团整体的经济利益。其次,企业集团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声誉来使一些金融机构积极的向企业内部提供贷款服务,进而使企业内部有充足的资金进行运转,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进而使企业朝着多元化、集团化的的方向发展,企业集团发展规模的壮大,就会形成更多的内部交易市场,内部资本市场的规模也就得以发展,进而有效缓解融资约束的作用。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假设一: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拥有缓解企业金融约束的作用[2]。

金融环境与企业融资约束的研究假设:近几年,通过各个学者的研究得知,企业想要提高公司内部资源配置效率,需要以市场竞争为基础,拓宽企业内部的融资渠道,进而有效缓解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降低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的成本,有效的缓解融资约束。但是企业的融资环境除了受到金融发展的影响之外,也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例如,经济水平、信用环境、法治环境等。综上所述,得出假设二:金融生态环境各要素的整体水平的提高具有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功能。

金融生态环境对集团企业内部资本市场与融资约束关系影响的研究假设:金融生态环境是内部资本市场运作的基础,所以金融生态环境必然会影响内部资本市场对于融资约束的作用。内部资本市场与外部资本市场是两种不同的融资方式,从机制替代效应的理论来分析,企业选择哪种方式来进行融资主要取决于边际成本,在外界资本市场无法发挥作用时,企业就会采用内部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但是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发展,银行、互联网金融企业飞速的发展起来,金融环境的改善减少了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性,外界资本市场的融资成本有可能会低于内部资本市场的融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内部资本市场对融资约束的作用就会降低。综上所述,得出假设三:随着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作用会被减弱。

(二)具体分析

本文主要以我国某一地区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研究的的过程中,剔除金融类以及发生重大经营变故、无法掌握具体数据的公司。通过调查发现,该区域上市公司的数量约为2000家,占总数的70%,该地区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以及所有权性质等研究数据主要通过研究数据库获得,生态金融的指标数据则是通过相关年鉴获得,例如,《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中国金融统计年鉴》等,在具体分析上本文主要通过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采集。

1.自变量

(1)金融生态环境及其五个维度

本文主要借鉴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对金融生态环境的維度进行分析,分析得出,金融环境一共包含五个维度,即经济基础、金融发展、法制环境、信用环境、政府行为。经济基础:经济基础的评价要素有很多,例如,经济活跃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等,在对该维度进行衡量时,可以利用第三产业所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的零售额、城市与居民的人均收入等指标进行衡量。金融发展:金融发展的评价要素主要是与金融行业的中介和市场等,可以利用以下指标进行衡量,即保险密度与深度、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增长率。法制环境:通过调查发现,法制环境有利于该区域建立良好的信用市场,有效的防治金融坏账的现象发生,因此法制环境对金融生态环境的发展至关重要,在评价该指标时,可以利用每万人口民事诉讼数量以及刑事辩护数量等指标进行衡量。政府行为:若政府过于干涉公共事业的职能,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金融行业市场正常运行的规律,将整个的资本市场的边界效益降低,所以政府行为多以财政风险、政府效率等为评价要素,评价指标主要为预算财政支出与收入、财政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行政事业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等。信用环境:信用环境的评价要素也有很多,例如,教育发展现状、教育投资、社会诚信等,在评价指标的衡量上,可以利用金融机构不良的贷款记录、城镇内人均教育支出、农村人均教育支出等指标[3]。

(2)内部资本市场

内部资本市场主要指集团企业内各个子公司之间、母子公司之间、企业各部门之间进行的关联交易,进而将资金投入高收益领域,在内部资本市场发生的关联交易有跟多,例如,贷款、资产交换、赊购等,内部资本市场的资金交易数量较大,为了有效避免财产风险的发生,企业内部需要建立健全的融资机制,进而保证筹资资金的安全。

2.因变量——融资约束

本文因变量主要选取的是融资约束,采取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表示法,用该方法表示的解释变量融资约束时认为,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交易费用、税收、信息不对称等因素,这种情况,企业就不能以较低的成本从外部筹集到所需的资金,因此企业只能从内部资本市场来获取资金投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进而显示出企业通过内外部资本获取资金的困难性。

3.控制变量

(1)成长性

本文控制变量-成长性主要通过企业内部营业收入的增长率来反映,企业内部的融资约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正现金流与负现金流差值大于0的项目,由于内部缺少充足的资金支持,就无法确保投资项目的顺利展开,进而抑制企业的成长性,尤其是在一些中小型企业,抑制作用更明显。

(2)企业规模

企业规模是控制变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相比较而言,企业规模大,其信用额度较高,银行等金融机构会对规模庞大的企业增加贷款的额度,企业内部就会有充足的资金进行运转,进而有效的缓解企业投资现金流的敏感性,促进企业的健康成长,降低企业的融资约束。

(3)资本结构

本文主要运用财务状况表来表示企业的资本结构,财务状况表也称资产负债率,表示企业内部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主要指标是评价公司的负债水平,同时也是衡量公司贷款安全程度的指标,所以资本结构会对企业投资能力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企业投资活动的顺利进行。

(4)现金持有量

现金持有量就是指企业内现阶段所存资金的数额,企业内部资金持有量会影响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内部现金流,所以也要将其作为控制的主要变量之一。

本文在模型设计上主要采用的现金流敏感性法,以此来表示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其中CFI表示解释变量,Inv表示因变量、asset表示资产,ICM表示解释变量,control为控制,具体模型如图1所示。

三、政策建议

现阶段我国企业内部资本市场的配置效率如表1所示,结果主要采用现金流敏感性法的计算公式,对2016年和2017年两年的国有和民营企业的内部资本市场效率进行分析。

从图表我们不难看出,在2016年全样本中有63%是有效率的,且国有企业的内部市场比率较高,而到了2017年,我国非有效率的企业达到一半以上,该结果表明,我国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较低,尤其是一些民营企业,为了有效改变这一现状,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一)坚持企业的集团化发展模式

通过假设一可知,内部资本市场具有缓解融资约束的功能,想要建立完善的内部资本市场就需要坚持企业的集团化发展模式,进而使集团企业内部的信息朝着准确性、及时性的方向发展,其次,企业集团为了提高整体的发展水平,还需推动企业集团的整体上市,积极推动企业的整体上市,可以发挥内部资本市场价值。现阶段我国企业应该对股权结构进行改善,推动企业整体上市,为了给企业的监管带来便利,企业内部应该制定相关的条例,减少管理机构和层级,形成简洁、明了的委托代理关系,从源头上市公司与企业总公司的利益了联系,进而有效避免股份公司将获取利益运送的隐患。企业整体上市可以有效提高内部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给企业的融资提供多种的选择方式[4]。

(二)统筹发展金融生态环境

除了内部资本市场融资渠道之外,统筹发展金融生态环境也是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重要途径,由于金融生态环境具有复杂性的特点,所以政府在改善金融生态环境这一系统工程时,必须统筹管理生态环境的五个维度,提高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政府要尽量做到少干预、制定完善的法制体系、增加企业的信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筹集到更多的资金,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5]。

(三)着重关注区域金融发展

相应的政府和部门要重点关注区域的金融发展,区域的金融发展可以有效的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内部的融资成本,建立良好的内部资本市场,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要降低区域金融市场的标准,使一些中小型企业金融机构得到发展,进而为该地区的企业集团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其次,政府要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促进银行等金融机构协同发展,在一些落后的地区引进一些优秀的金融机构,使落后区域的企业集团也可以得到充裕的资金支持。除此之外,要改变传统的金融服务模式,推进产品与服务相结合的服务方式,使金融机构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进而有针对性的为企业提供融资渠道,尤其是一些民营企业。最后要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可以通过建立严格的管理条例,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使企业内部做到有法可依,管理部门自觉的遵守相应的管理条例来进行银行监管、财险监管、证券监管等工作。

(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政府要改变传统管理型工作理念,应该具有服务意识,进而形成服务型政府,政府要对市场规律进行调查分析,废除一些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法律条例,并且要鼓勵机构进行独立经营,并且采取相应的政策进行扶持,进而对市场资源的配置进行优化,通过建立良好的融资平台以供企业尤其是一些民营企业进行资金的筹资,进而有效的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外部的金融生态环境、内部资本市场对企业的融资约束具有重要的影响,相关部门应该引起重视,现阶段我国外部金融生态环境、内部资本市场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相关部门应该引起重视,采取坚持企业的集团化发展模式、着重关注区域金融发展、统筹发展金融生态环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等措施来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进而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美云,田丽娜.金融生态环境、内部资本市场与企业融资约束[J].中国市场,2015(51):47-50,59.

[2]李理.金融发展、信息披露质量与融资约束[D].中国人民大学,2011.

[3]连凯.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及其对策研究——以绵阳为例[D].西南财经大学,2007.

[4]林丙峰.河北产业结构优化的金融支持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0.

[5]常璟.金融生态观下的中国企业债务融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

猜你喜欢
企业融资
浅析中小企业财务压力及策略
浅析企业融资风险的成因及防范
辽宁省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化解途径
中国上市公司商业信用融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问题及对策
关于企业财务管理与企业融资问题的探讨
中小企业融资偏好分析
从国内中小企业视角谈股权质押融资
浅析会计稳健性对企业融资的约束力
房地产企业融资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