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网络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2018-09-19 11:43罗璇
法制与社会 2018年12期
关键词:社交网络学生工作微博

摘 要 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4号令)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对辅导员创新工作载体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在网络上兴起的微博、微信等平台是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阵地、新平台。但是目前辅导员对于这些平台的开发和利用依然存在一些障碍,本文从传播学受众与媒介关系的角度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关键词 学生工作 微博 微信 社交网络

作者简介:罗璇,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4.318

社交网络不仅作为一种开放的人际关系平台,更作为一种即时、有效的传播方式已经开始全面地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之中。未来移动社交网络将会依托社交网络,商业、广告、传媒产业迎来下一轮机会。同时,社交网络应用会越来越倾向于垂直细分,人们的信息消费方式将迎来全面变革。面对这一重大机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应与时俱进,加入互联网盛宴,用先进的方法和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革新。

一、社会化网络理论的内涵及特征

社会化网络的定义是Barry Wellman等于1988 年提出的“社会化网络是由某些特定群体(人、企业和组织)间的社会关系构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网” 。社会化网络在互联网层面上的表现形式即为SNS(Soeial Network Service下称SNS)。它的定义为:一种用于在互联网上建立人与人的社交关系网络的互联网服务或应用,它能基于这种社交关系为人与人、人与机器的沟通和互动提供支持,从而为网络用户在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方便而有效的帮助。

SNS最本质的功能是用户间交互交谈的功能,使用中的不断演化让“用户间的相互交谈”出现了用户间关系以及交谈内容的区别,从而使不同的SNS平台产生了迥异特点。按照用户组织方式和交流内容,SNS可以分为四个类型:问答型、合作型、好友型、开放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辅导员主要使用问答型和好友型关系网络来开展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因此本文将主要对这两种SNS进行研究。这两种关系网络在实际的应用中最为典型的是作为即时通讯工具的QQ、微信以及它们集成的好友型关系网络工具QQ空间、微信朋友圈;除此之外还有单独以好友型关系网络形式存在的微博、人人网等工具。在现实的使用过程中,伴随着网络工具本身的升级进化而来的是用户使用这些网络工具的习惯也产生了变化。根据艾瑞咨询《2014年Q1中国社区交友核心数据》显示, 2014年2月,社交服务在App端月度使用时长同比增长显著,达到255.7%。在PC端,社交服务月度浏览时长同比增长仅为2.5%。2014年初社交App端流量开始超过PC端。社交网络的自身属性和移动化趋势让社交网络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轻应用特征:SNS的移动化趋势能让用户摆脱电脑限制,随时随地进行操作。而在移动客户端,SNS应用已经渐渐地脱离实体程序,只需要建立快捷方式或使用主要程序内置的小程序,就能获得良好的用户体验。网络服务的这一特征称为轻应用。

2.自媒体特征:是指所有的用户都可以自己生产媒介内容,将自己的帐号作为媒体,向其他用户推送信息,该特征解决了信息来源问题。

3.弱关系特征:是指在社交网络中用户更加容易和平常交流不频繁的人沟通,和强关系相比,弱关系促成了不同群之间的信息流动。社交网络的弱关系特征大大拓宽了信息传播的范围。

二、社会化网络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缺失

(一)网络平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借助社交网络开展工作是辅导员创新工作载体的要求。掌握趋势,探索运用网络载体创新工作方法,兴利除弊,积极主动地占领网络阵地,对于担任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辅导员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4号令)提出要“注重运用各种新的工作载体,特别是網络等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努力拓展工作途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使用社交网络是辅导员加强与学生联系的重要渠道。根据《大学生网络语言生活方式调查问卷》显示,在13871位受访者中,有13.7%和58.56%的受访者将网络聊天与使用SNS服务列为上网的主要目的。这一数据说明使用IM以及SNS服务在大学生的网络使用中处于重要位置,IM软件及SNS已经成为聚集大学生的巨大平台。根据教育部“24号令”要求,大学思政辅导员应该将IM以及SNS平台纳入工作途径,以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网络平台具有与时代结合的特征。从目前中国高校辅导员的年龄结构来看,绝大多数的辅导员都是“80后”甚至 “90后”,由于与学生年龄接近,他们的网络接触习惯与在校大学生非常一致。使用利用工作育人方法和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高校辅导员而言既是生活的习惯也是组织的要求。

(二)网络平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实应用

社交网络的轻应用、自媒体和弱关系这三个传播优势本应有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而《大学生网络语言生活方式调查问卷统计》显示只有15.52%和12.58%的辅导员会将微信和微博作为学生日常管理平台,而使用其他社交网站开展工作的比例更不足10%。85.37%的辅导员会采用IM工具QQ作为管理学生的平台。

使用者最多的QQ起到的作用也并不令人乐观。在与来自不同学校的35名辅导员的进行的深度访谈中了解到,大部分辅导员只与30%左右的学生建立了好友关系,并且主要是年级或学院学生干部,上述数据可以反映大部分学生在主观上不愿意和辅导员直接联系。辅导员的空间、腾讯微博、说说的内容推送基于好友关系,不建立好友关系则无法进行信息推送。而辅导员加入的学生群组学生更有可能屏蔽消息,或减少在QQ群组里的活动。因此QQ并没有很好地服务于辅导员日常学生管理工作。

(三)社交网络没有良好服务于学生管理的原因分析

1.辅导员运营媒体对于学生吸引力有限。在对大学生使用QQ群的调查中,更活跃的QQ群是學生依据兴趣,与志同道合的同学组成的兴趣群组。已经有学者对这种媒介形态的使用与满足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这种群组更能让学生产生满足供获取信息、表达与交往的满足、放松和娱乐、消磨时光等普遍的“使用与满足”类型,还能提供自我认同、充当意见领袖、爱和归属等特殊的“使用与满足”类型。 这些研究说明,大学生在网络上获取知识或者组成弱关系的基础需求是获得满足,而目前这个阶段无论是按照现实的行政班级建立的QQ群,还是辅导员自己运行的以思想引领为目的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在满足学生的需求的功能上都不强。学生很少会主动关注。用户的怠惰也伤害了辅导员更新自媒体的积极性,造成了目前辅导员在创新工作载体上的裹足不前。

2.辅导员运营自媒体的驱动力不足。对于使用私人帐号发布内容可能造成泄密的担忧,让辅导员在有自己的学生关注的社交网络平台上发布信息高度谨慎。同样的关于学生或者学校的信息在一个未经认证的帐号上披露和在一个被认证为高校辅导员帐号上公布,用户对于其消息的可信度会有不同的评估。正常发布的信息也有可能被受众误读。而辅导员在非工作状态发布消息,被误读的可能性更大。

3.社交网站建立的弱关系限制了辅导员开展工作的效果。正如目前研究者对于社交网站的描述,社交网络扩大信息传播的一个特征是弱关系特征。在辅导员的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与学生结成强弱不同的关系。有的学生,比如学生干部与辅导员联系密切,愿意与辅导员进行深层次的交流。而有些学生与辅导员的交流较少,甚至不愿意向辅导员寻求帮助,这些学生与辅导员形成的关系相对较弱。

而在辅导员的现实工作中尊重、热情、真诚、共情和积极关注五个技巧能促进辅导员和学生关系的建立,帮助辅导员工作方法的实施,提升辅导员工作效率,以德育为先提高育人质量。而这五个技巧需要建立在“强关系”的基础之上。建立在弱关系基础上的交流是浅层次、空泛的交流模式。而这种交流在学生真正需要帮助的时候,很难深入到学生内心难,以产生实际效果。

三、大力推进社会化网络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为充分发挥网络平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针对上述问题,应该从网络平台发布内容、辅导员的激励制度、网络平台的自身属性三个方面着手予以解决。

1.遵循“使用与满足”理论顺应学生需求进行内容创作。辅导员应该根据学生对于网络媒体的要求生产学生需要的内容。根据《大学生网络语言生活方式调查问卷统计》显示在“开展思想教育”、“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开展心理帮扶”、“提供讲座、校园文化活动等信息资讯”、“发学习、生活相关的通知”,这些需求中学生最乐见的是“讲座资讯”和“学习生活相关通知”达到了58.93%和63.03%。这说明学生对于辅导员提供的信息存在强烈需求,可以从这些方面着手,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贯其中,更好地使用网络开展工作。

2.建立辅导员借助网络开展工作的激励机制。在利用SNS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遵循用户至上的互联网思维。辅导员的工作帐号的设立,要力争做到“学生在那里,辅导员就去哪里”。首先选择合适的内容发布平台,再用优质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用学生的支持作为辅导员积极更新个人工作页面的激励机制,将会对使用SNS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3.利用弱关系了解学生,使用强关系服务学生。弱关系并不适合直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因为网络的匿名性产生的安全感和私密感更加容易让学生袒露心扉。因此,如果与学生在网络上结成弱关系,可以让辅导员更加容易掌握学生的爱好、个性和最近动向,便于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时能更准确地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让弱关系成为平时工作方法的辅助。

注释:

Barry Wellman, Berkowitz S D. Social structures: A network approach.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130.

李珊珊.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虚拟社区网民行为研究.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参考文献:

[1]裘涵、田丽君.虚拟社区的内涵及其建构的组织性路径.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12).

[2]喻国明.关注web2.0:新传播时代的实践图景.新闻与传播.2007(1).

[3]陈联俊.网络社会中群体意识的发生与引导.政治学研究.2010(2).

猜你喜欢
社交网络学生工作微博
何以解忧?基于社交媒体大数据的睡眠健康公众叙事研究
如何做好职业学校学生的实习管理
浅析新媒体推广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
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和咨询问题研究
事实与流言的博弈
社交网络自拍文化的心理解读
高校学生工作老师处理学生事务数据的小技巧
重大突发事件中微博之力不微
神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