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吸入干扰素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细胞因子的影响

2018-09-20 10:43张玉凤邓慧玲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口病机体重症

张 瑜,袁 娟,谢 燕,符 佳,张玉凤,邓慧玲

(西安市儿童医院感染二科,陕西 西安 710003)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儿童常见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1]。临床表现为口腔、肛周、手足等部位出现斑丘疹或疱疹,伴或不伴发热,多数患儿临床症状较轻,但少数患儿由于病毒侵犯心、脑、肾脏等重要器官,可引起心肌受损、病毒性脑炎、脑膜炎、神经源性肺水肿而导致严重的临床症状,如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肢体颤抖、急性肢体无力、高热等,从而对患儿身心造成严重威胁[2]。重症HFMD主要由肠道病毒71型感染引起,但其发病机制复杂,不仅与病毒直接侵犯组织细胞有关,还与病毒感染后机体细胞及体液免疫有关。因此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 TNF-α)、干扰素γ(interferon γ, IFN-γ)等细胞因子在重症HFMD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3]。为了更好地预防、控制和治疗重症HFMD,尽早识别、诊断及治疗重症病例至关重要。但目前国内缺乏HFMD抗病毒治疗的特效药,经多项临床研究发现,轻型HFMD患儿早期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recombinant interferon α1b,IFN-α1b)治疗有助于缩短病程[4],促进手、足、臀部皮疹及口腔疱疹愈合,降低重症患者死亡率,故本研究通过IFN-α1b雾化吸入治疗重症HFMD患儿,观察其对患儿血清IL-6、TNF-α、INF-γ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探讨雾化吸入IFN-α1b对重症HFMD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收集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收治于西安市儿童医院的100例重症HFMD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重症HFMD诊断标准[5]。病例入选条件有以下3项或以上者:①符合小儿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②近3天内持续高热;③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颤抖、共济失调、肌阵挛、急性弛缓性麻痹;④呼吸、心率增快,血压、血糖高;⑤紫绀、末梢循环不良;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每例患儿从住院至标本采集、治疗方案的制订均获得患儿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研究对象的分组

将100例重症HFMD患儿按住院号的奇、偶数随机分为IFN-α1b plus HFMD实验组及HFMD对照组,各50例。HFMD对照组给予重症HFMD治疗指南规定的常规治疗,如给予激素抗炎、退热、抗病毒、维生素C、细胞色素C、脱水降颅压、镇静止痉、脑保护等对症支持治疗,连续治疗5d;IFN-α1b plus HFMD实验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雾化吸入IFN-α1b(2~4μg·kg-1·次-1,2次/日)连续治疗5d。IFN-α1b plus HFMD实验组患儿50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3.9±1.3岁;HFMD对照组患儿50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3.6±1.4岁,两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具有可比性。

1.3血清促炎因子检测

IFN-α1b plus HFMD实验组及HFMD对照组于入院治疗后第1、3、5天分别采取静脉血5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试剂盒(深圳晶美生物工程公司提供)检测患儿血清IL-6、TNF-α、INF-γ、CRP水平,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4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两组血清IL-6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后第1天,血清IL-6水平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天、第5天,IFN-α1b plus HFMD实验组血清IL-6水平明显低于HFMD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见表1。图1显示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对于患儿血清IL-6水平升高的抑制作用,两种方法治疗后,血清中IL-6水平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IFN-α1b plus HFMD实验组血清中IL-6峰值明显降低,且治疗后期下降水平显著。

Table 1 Serum IL-6 concentration i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during the treatment

图1两组治疗过程中患儿血清IL-6水平变化

Fig. 1 Changes of serum IL-6 level in two groups during treatment

2.2两组血清TNF-α水平比较

IFN-α1b对TNF-α的影响与血清IL-6因子类似,两组治疗后第1天,血清TNF-α水平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天、第5天,IFN-α1b plus HFMD实验组血清TNF-α水平明显低于HFMD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图2显示了不同治疗方法对HFMD引起的TNF-α水平升高的影响。HFMD对照组治疗3d时,血清中TNF-α基本得到控制,而IFN-α1b plus HFMD实验组治疗3d时,血清TNF-α已经出现明显下降,说明IFN-α1b协同治疗能更加快速有效地降低HFMD引起的TNF-α的变化。

2.3两组血清IFN-γ水平比较

IFN-α1b对IFN-γ的影响与血清IL-6、TNF-α因子类似,两组治疗后第1天,血清IFN-γ水平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天、第5天,IFN-α1b plus HFMD实验组血清IFN-γ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图3显示了不同治疗方法对HFMD引起的IFN-γ水平升高的影响。HFMD对照组治疗3d后,血清中IFN-γ水平仍稍有增高,而IFN-α1b plus HFMD实验组治疗3d后,血清IFN-γ水平已经出现明显下降,说明IFN-α1b协同治疗能更加快速有效地降低HFMD引起的IFN-γ变化。

组别第1天第3天第5天HFMD对照组55.89±12.5051.17±14.3732.25±14.42IFN-α1b plus HFMD实验组57.60±12.1545.31±12.9825.30±10.39t3.91611.86713.248P0.3850.0230.009

图2两组治疗过程中患儿血TNF-α浓度水平

Fig. 2 Serum TNF-α level in two groups during treatment

组别第1天第3天第5天HFMD对照组51.42±10.64152.95±11.2346.42±11.85IFN-α1b plus HFMD实验组51.40±12.8249.06±9.6640.90±10.40 t1.23710.74511.458P0.9910.0470.0096

图3两组治疗过程中患儿血清IFN-γ浓度水平变化

Fig. 3 Serum IFN-γ level in two groups during treatment

2.4 两组血清CRP水平比较

HFMD患儿血清CRP水平升高是机体全身炎性反应的重要指标,CRP水平随着HFMD病情加重而逐渐升高。两组治疗后第1天,血清CRP水平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天、第5天,IFN-α1b plus HFMD实验组血清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见表4、图4。

组别第1天第3天第5天HFMD对照组10.73±0.4020.42±0.8115.09±0.56IFN-α1b plus HFMD实验组9.71±0.3817.45±0.5312.84±0.51t4.13215.26414.852P0.0650.0020.003

注:**IFNα1b plus HFMD实验组与HFMD对照组比较P<0.01。

图4两组治疗过程中患儿血清CRP水平变化

Fig. 4 Serum CRP level in two groups during treatment

3讨论

3.1手足口病严重程度与细胞因子的关系研究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婴幼儿丙类传染病,病原主要是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多数患儿临床症状较轻,仅少部分患儿急剧恶化,常见由EV71型病毒感染引起,且病死率较高,病情的严重程度与体内炎症反应的激活、细胞因子的级联爆发密切相关[6]。研究发现,HFMD病情发展与机体内T淋巴细胞亚群、IgA、IgG、IgM,以及补体C3、C4及细胞因子等表达水平有关,即与机体免疫应答、炎症反应密切相关[7],当机体感染EV71型病毒后[8],机体免疫反应增强,通过分泌IL-6、IFN-γ、TNF-α等促炎因子参与机体免疫调节,诱导机体炎症反应,发挥抗病毒及清除病毒的作用[9],同时表达抗炎因子防止炎性反应过度,但当促炎因子、抗炎因子表达水平过高,尤其当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表达紊乱时,机体则会出现过度炎症反应,导致HFMD病情加重而合并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脑干脑炎等严重并发症,故血清IL-6、IFN-γ、TNF-α等促炎因子水平与HFMD病情发展呈正相关。HFMD病情发展过程中导致组织损伤物质及炎性物质大量进入血液循环从而产生免疫反应,通过细胞因子介导在肝脏合成CRP,导致机体血清超敏CRP水平升高,进而激活补体系统、调理免疫系统、增强血小板激活因子活性及细胞吞噬作用等功能。

3.2 IFN-α1b治疗手足口病后细胞因子IL-6、IFN-γ、TNF-α、CRP的变化研究

多实验中心研究发现,IFN-α1b通过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和激活细胞免疫抑制感染细胞内病毒复制和清除病毒[10],而由于儿童免疫功能发育不成熟,体内特异性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水平及IFN水平相对较低,故临床采用IFN-α1b作为协同治疗手足口病的药物。但IFN-α1b是否可以抑制手足口病引起的炎症反应因子升高尚无过多报道。

本研究发现,IFN-α1b plus HFMD实验组治疗后第1天,患儿血清IL-6、IFN-γ、TNF-α、CRP水平与HFMD对照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3天、第5天,INF-α1b plus HFMD实验组患儿血清IL-6、IFN-γ、TNF-α、CRP水平较HFMD对照组明显下降,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说明给予IFN-α1b治疗后,由于第1天血液药物浓度较低,对血清IL-6、IFN-γ、TNF-α、CRP水平无显著影响,随着药物浓度积累,治疗后第3天、第5天,IFN-α1b能够明显降低HFMD患儿血清IL-6、IFN-γ、TNF-α、CRP水平,且IFN-α1b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显著。IL-6、TNF-α、IFN-γ为促炎因子,TNF-α可触发炎性介子产生“瀑布样”炎症反应,IL-6协同放大炎症反应[11],导致严重的临床症状,如心肌受损、脑炎、脑干脑炎等。有研究发现血清IL-6、IFN-γ、TNF-α水平持续升高是重症HFMD的危险因素[12],给予IFN-α1b药物治疗后,能够明显降低患儿血清中IL-6、INF-γ、TNF-α、CRP水平,可能与IFN-α1b抑制感染细胞内病毒复制及清除病毒,从而减轻机体内严重的应激和全身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IFN-α1b能够通过抑制病毒、清除病毒的作用减轻机体内炎症反应,降低血清IL-6、INF-γ、TNF-α等促炎因子浓度水平,促进机体内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平衡,减轻HFMD造成自身损伤,并能够缩短病程。

猜你喜欢
口病机体重症
2010—2019年宝鸡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时空聚集分析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手足口病那些事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警惕手足口病
重症不惑
邓俊峰作品选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大型卧浇机体下芯研箱定位工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