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多苷联合泼尼松治疗小儿HSPN的Meta分析

2018-09-20 10:41,,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雷公藤泼尼松血尿

,,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药学部,北京 100050;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临床基因与细胞工程中心,北京 100038)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又称为自限性急性出血症,是一种以侵犯皮肤、毛细血管及其他器官的细小动脉为主的过敏性血管炎症[1]。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enoch 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则是由HSP引起的过敏性血管炎症在肾脏的表现[2],其主要临床表现除皮肤紫癜、关节肿痛、便血等HSP症状外,并发血尿、蛋白尿等肾脏损害表现,多发生于皮肤紫癜后1个月内[3]。目前,我国HSPN在小儿肾脏疾病中的发生率仅次于急性肾炎与肾炎综合征,有30%~50%的HSP患儿发生HSPN,其高发年龄为5~10岁,男女比例为1.7:1[4]。对HSPN的治疗方案普遍采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进行大剂量冲击治疗[5]。近年来我国的医务工作者采用雷公藤多苷(tripterygium glycosides,TP)联合泼尼松对HSPN进行治疗,取得了可观的治疗效果,为明确该联合用药方案的临床可行性,本文对近10年内雷公藤多苷联合泼尼松治疗HSPN方面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了地毯式检索,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了荟萃(Meta)分析,进而评价该治疗方案的有效性,为HSPN的治疗方案提供合理化用药指导。

1资料与方法

1.1文献检索策略

以Cochrane制定的Meta分析文献检索策略为标准,在万方(Wanfang)、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维普(VIP)等中文数据库中以“雷公藤多苷”“泼尼松”“激素”“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在Pubmed等英文数据库中,以“Tripterygium glycosides”“Prednisone”“Hormone”“Henoch 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为检索词进行检索,以各数据库建库至2018年1月为检索时间。

1.2文献纳入标准

1.2.1研究类型

以雷公藤多苷联合泼尼松治疗小儿HSPN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试验为研究类型,文献需已公开发表,不限研究地域与文献文种。

1.2.2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应为经临床确诊的HSPN患儿,不限性别、民族与生活地域。

1.2.3治疗措施

观察组为口服雷公藤多苷与泼尼松进行联合治疗;对照组为仅口服泼尼松进行治疗。

1.2.4结局指标

各纳入文献的结局指标中需包含总有效人数、蛋白尿消退时间、血尿消退时间。

1.2.5排除标准

①观察类研究;②样本量小于10的研究;③细胞或动物等基础医学研究;④无法获得全文的文献;⑤未公开发表的研究;⑥数据经重复报道的文献;⑦病例报告、经验总结、文摘、综述类文献。

1.3统计学方法

以“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Meta分析规范报告(QUOROM)[6]”为参照标准,采用Rev Man 5.3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所有纳入文献以样本量、总有效人数、蛋白尿消退时间、血尿消退时间作为分析数据。检验文献间异质性的方法为Chi2检验,若P≥0.1、I2≤50%,说明文献间无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若P<0.1、I2>50%,说明统计学异质性存在于各纳入文献之中,应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并需对造成统计学异质性的原因进行调查与分析。Meta分析的结果以森林图表示,纳入文献间发表偏倚的结果以倒漏斗图表示。以P<0.05表示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表示组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各纳入文献的一般情况

经检索Pubmed、VIP、CBMdisc、CNKI、Wanfang各数据库,统计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共92篇。通过阅读题目及摘要而删除的文献,如文摘、综述、经验总结、观察类研究、无法下载全文、病例归纳、重复题录、实验与基础医学等文献共计80篇,对其余的12篇进行全文下载。经全文阅读后,删除非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与本研究不符、数据重复报道的文献共计6篇。最终纳入本研究的文献为6篇RCT文献,总样本量达到446例,其中最小样本量为42例,最大样本量为104例。见图1、表1。

图1筛选流程

Fig.1 Literature screening process

表1 纳入文献特征表Table 1 Characteristics of included literatures

2.2数据分析结果

2.2.1总有效人数的Meta分析

Chi2的结果显示,P=0.96(>0.1),I2=0%(<50%),说明各纳入文献间不存在异质性,因此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经雷公藤多苷联合泼尼松治疗HSPN的总有效人数显著高于仅使用泼尼松治疗的HSPN患儿[WMD=1.21,95%CI:1.13~1.30,P<0.00001(<0.01)],见图2。

2.2.2蛋白尿消退时间的Meta分析

Chi2的结果显示,P=0.72(>0.1),I2=0%(<50%),说明各纳入文献间不存在异质性,因此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经雷公藤多苷联合泼尼松治疗HSPN的蛋白尿消退时间显著低于仅使用泼尼松治疗的HSPN患儿[WMD=-8.68,95%CI:-10.22~-7.15,P<0.00001(<0.01)],见图3。

图2总有效人数的Meta分析森林图

Fig.2 Forest plots in Meta-analysis of total number of effective cases

图3 蛋白尿消退时间的Meta分析森林图

2.2.3血尿消退时间的Meta分析

Chi2的结果显示,P<0.00001(<0.1),I2=98%(>50%),说明各纳入文献间有异质性,因此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经雷公藤多苷联合泼尼松治疗HSPN的血尿消退时间显著低于仅使用泼尼松治疗的HSPN患儿[WMD=-29.07,95%CI:-42.77~-15.36,P<0.0001(<0.01)],见图4。

图4血尿消退时间的Meta分析森林图

Fig.4 Forest plots in Meta-analysis of hematuria subsiding time

3讨论

3.1对雷公藤多苷联合泼尼松治疗HSPN的临床资料进行Meta分析的必要性

Meta分析是对具有相似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又彼此独立的多个临床研究进行系统评价的循证医学方法[12]。近年来,我国的医务工作者对雷公藤多苷联合泼尼松治疗HSPN进行了大量的临床观察,对此类资料进行Meta分析,不仅有利于降低单一研究的偶然性与片面性,更有利于对该治疗方案进行正确、准确、科学的评价。

3.2纳入文献间统计学异质性产生的因素分析

本研究对各纳入文献的总有效人数、蛋白尿消退时间进行Chi2检验显示,文献间不存在异质性;而对血尿消退时间的Chi2检验结果显示,各文献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异质性。通过对所有文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的调查与分析,总结造成纳入文献间出现异质性的因素可能来源于以下几方面:①各研究中所使用的雷公藤多苷、泼尼松的用量与疗程不完全一致;②各研究中所使用的雷公藤多苷与泼尼松的生产厂家不完全一致;③各研究中的HSPN患儿所处的病程有所不同或未提及;④各研究中HSPN患儿的年龄范围、男女比例与其他所患有的基础疾病均不一致。

3.3雷公藤多苷联合泼尼松治疗HSPN的疗效分析

雷公藤多苷是从卫矛科植物雷公藤的根茎中分离的苷类混合物,其生物活性由二萜内酯、三萜、生物碱等多种成分协同产生[13-14]。该药不仅剔除了雷公藤诸多毒性成分,还保留了原药材免疫抑制、抗肿瘤、抗炎等生物特性,是目前市面上为数不多的非甾体免疫抑制剂,具有“中草药激素”的美称[15-16]。目前,雷公藤多苷常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哮喘、系统性红斑狼疮、器官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等疾病[17-18]。泼尼松是一种天然存在的、可人工合成的糖皮质激素[19],长期、大量应用泼尼松会引起肥胖、痤疮、血糖升高、水肿、低钾血症、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等严重不良反应[20]。因此,在治疗HSPN的过程中,探寻能够减少泼尼松用量且有效治疗方案是目前的研究重点与热点。

经Meta分析结果可知,HSPN患儿在口服雷公藤多苷与泼尼松治疗30d以上时,其蛋白尿消退时间、血尿消退时间显著低于仅口服泼尼松的HSPN患儿(P<0.01),而总有效人数显著高于仅口服泼尼松的HSPN患儿(P<0.01)。由此可见,雷公藤多苷联合泼尼松可显著减短HSPN患儿的蛋白尿消退时间及血尿消退时间,并显著提高总有效人数,其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用泼尼松的HSPN患儿。

诚然,本文仅通过Meta分析肯定了雷公藤多苷联合泼尼松治疗HSPN的疗效,但并未对两药联用改善肾脏功能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与探讨。今后,本课题组将围绕此方向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HSPN的临床用药方案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猜你喜欢
雷公藤泼尼松血尿
合理用药科普
血尿:断断续续要当心
雷公藤红素下调NF-κB信号通路延缓肝细胞癌发生的作用研究
泼尼松联合伐昔洛韦对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细胞因子水平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甲氨蝶呤联合羟氯喹和泼尼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对患者部分炎症指标的影响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缬沙坦和雷公藤多苷联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效果
服用雷公藤要慎之又慎
祝您健康处方(10)血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