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打造北斗产业新“天地”

2018-09-20 07:54徐天宝通讯员吴玉华冯建
山东国资 2018年11期
关键词:兖矿天地北斗

□ 本刊记者 徐天宝/通讯员 吴玉华 冯建

5月29日,西安。

刚刚参加完中国南非投资推介会,连夜从上海返回的兖矿集团北斗天地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北斗天地”)董事长张元刚,接受我们采访时,说起一年前建军90周年的朱日和阅兵,话语中仍然满是激动与自豪。

在野战化条件下沙场检阅部队,对通讯设备的要求非常高。作为全军首个“复杂电磁环境应用系统”和唯一“联合作战试验场”,一批批尖端智能通讯设备在朱日和基地悉数亮相。其中的“某高精度系统”并非产自军工企业,而是来自北斗天地项目团队。

“某高精度系统”,正是北斗天地以“北斗+特色技术”应用转化的拥有自主知识品牌的军民两用高精尖产品,是北斗天地面向市场开发的拳头产品,可广泛用于指挥调度、演习作训、物流车队管理等领域。

对此,兖矿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希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借助国家北斗导航和“军民融合”战略的东风,北斗天地科研团队深耕细作,效果突出。仅2017年,就有15款“北斗”军民两用智能产品问世,核心产品进入全国工商联《军民两用高新技术企业及产品推荐目录》。其中,军工产品正在申请国防专利,北斗通信对讲机、本安型车载终端等产品正在申请发明专利。这都是北斗天地自主创新、潜心研发的重要成果。

北斗天地正在成为兖矿集团转型发展的“尖端”新动能。

北斗天地“接轨”国家战略

“建四时,均五行。”仰望灿烂的夜空,北斗七星不仅帮你辨认方向,还寄托着古人的无尽遐思。

1994年,我国开始启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

2000年,北斗导航试验系统建成。

2012年12月,北斗系统正式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

而在北斗系统投入使用以前,国内的卫星导航定位应用完全依赖美国GPS系统。

2010年1月,美国对GPS系统进行升级维护,导致中国电信CDMA网络中出现大面积GPS告警,这无疑对国家安全构成很大威胁。因此,中国自主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不仅对国防安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也是维系国民经济正常运转的关键性产业。

北斗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据介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5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交通、海事、电力、民政、气象、渔业、测绘、矿产、公安、农业、林业、国土、水利、金融、市政管网等十几个行业领域,各类国产北斗终端产品推广应用已累计超过4000万台/套,包括智能手机在内的采用北斗兼容芯片的终端产品社会用户总保有量接近5亿台/套。

据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介绍,2017年,国内卫星导航产业年产值突破2500亿元,北斗贡献率已达到80%。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月,国内卫星导航设备营销总规模相较于全球市场,占比逐年提高,已接近15%。当前,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企业事业单位数量保持在14000家左右,从业人员数量超过50万。

目前,美国GPS卫星定位系统占据了全球导航市场90%以上份额,北斗正在以“国产+全球”模式奋力追赶。2017年11月5日,北斗三号双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迈出全球组网的第一步。按计划,到2018年底,北斗基本覆盖“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到2020年完成30多颗北斗卫星在轨运行,具备服务全球的能力。

兖矿集团反应敏锐,认识到了北斗产业的巨大价值和潜力,抢先与国家战略接轨。2010年8月,兖矿集团在西安成立了西安兖矿科技研发设计有限公司(北斗天地前身)。两年后,北斗天地开始参与北斗系列产品的研发。

北斗天地董事长张元刚(右一)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

北斗天地参加宁波应急救援装备展

8年风雨砥砺,北斗天地围绕“信息化建设”和“卫星导航应用”两大核心业务,聚焦“北斗+”“矿山工业智能”两大产品体系,打造出“北斗天地”全新品牌,形成了一批特色优势产品。

定位于“北斗特色信息技术服务商”, 北斗天地自主研发及合作研制的“某高精度系统”、某配套产品、某板卡平台、北斗通信对讲机、北斗定位手咪、多系统公共位置服务平台和矿山工业智能系列产品,已经在国防、安全、能源、教育、交通运输、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同时,兖矿集团联合国内外顶级团队,计划投资数十亿元实施大数据工程建设,以北斗天地为核心平台推动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三化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打造智慧矿山、智慧企业。

“如果没有卫星导航系统,我们晚上只能通过看星星看月亮辨认方向。如果没有北斗系统,也就没有北斗天地。”采访中,张元刚不无幽默地说。

北斗天地正在见证聚焦高质量发展的兖矿集团迈向“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创新“北斗+”解决方案

在西安高新区的企业一号公园,有30多栋研发楼,每一栋楼都以一个国际著名城市命名。北斗天地公司所在的9号楼,代号是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这是一座古老的城市,也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美人鱼的童话故事寄托了人类的美好与想象。

北斗系统的应用,同样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期待。

据了解,北斗系统正处于全球组网的关键阶段,世人瞩目。相对于系统建设的高歌猛进,北斗应用产业如何发展,北斗如何与传统产业相结合,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但是,就像“北斗之父”孙家栋院士一直忧心的那样:“北斗发展确实很快,但应用市场的开拓力度还不够,希望北斗在应用领域多下功夫、多创新。要想用得好,就要让北斗与各行各业相结合,真正产生经济效益,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经济建设,从而实现北斗‘天上好用,地上用好’的发展格局。”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北斗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一再强调“北斗+”理念。他指出,“北斗+”本质是北斗与其他传统行业的结合,要利用卫星导航技术、大数据融合处理技术、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物联网平台,让北斗数据应用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北斗终端本身只是一个时间、位置的传感器,必须放到信息系统中才能发挥作用。“北斗+”还要在终端上做文章,必须为用户提供真正满足需求的北斗产品。今天,“北斗+”已经改造影响了多个行业,当前大众耳熟能详的智能交通、精准农业、智慧港口、智能管网、物流监控、智能驾考等行业,都是“北斗+”的成果。

“我们的理念就是打造‘天上好用,地上用好’的北斗特色信息技术服务商。”张元刚说,这也是北斗天地的初心。

北斗天地一直是“北斗+”理念的倡导者,也是大力推进北斗创新应用、为北斗产业做大做强默默努力的践行者。他们发挥北斗优势,面向应急产业,围绕“专业领域中的通用产品”创新开发“北斗+”系列通信产品。

记者了解到,目前北斗天地的“北斗+”及“矿山工业智能”所形成的两大产品体系,在能源、教育、国防、交通运输等多个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

对讲机设备以其通信可靠、可随身携带的特点,一直是应急通信领域最主要的工具之一。但是,传统对讲机设备具有无法进行远距离通信传输的明显缺陷。北斗天地意识到北斗卫星特有的短报文技术可以完美弥补对讲机这一缺陷,自主研发了盘古系列北斗通信对讲机。这款对讲机将数字对讲和北斗短报文通信技术相结合:短距离采用数字对讲,远距离采用北斗短报文,有效地开创了一种新的应急通信解决方案。

而北斗定位手咪则采用即插即用工业级芯片,为传统对讲机提供了经济可靠的升级方案。通过将北斗定位技术植入传统手咪,实现定位、轨迹回放、电子围栏、越界告警等数据上传和后台监控,可用于测绘、勘探、林业、矿区、保安、社区巡检、调度管理等各个领域。

北斗天地以北斗通信对讲机、北斗定位手咪等为代表的“北斗+”对讲产品,将卫星定位和北斗短报文两大功能融入DMR数字对讲机中,完全不用依赖通信基站即可实现远距离通信。这两种产品获得了国家某部门的高度认可。

近年来,无人机的“黑飞”问题让国家监管部门十分头疼。北斗天地研发的无人机反制系统,可以瞬时切断信号,接管无人机安全落地,同时监控监测查找到无人机的“操手”,对于安保维稳是一个重大突破。

北斗天地基于北斗导航技术的多系统公共位置服务平台,搭载导航终端,实现对人员、设备、车辆的实时监控管理,采用大数据挖掘分析技术,建立综合立体的管理信息体系,为用户提供应急通信、跨区域管理、辅助决策整套解决方案。

另外,北斗天地智能可穿戴系列产品为战场搜救、紧急救援、老人关爱提供可靠选择;某系列板卡广泛应用于机载、舰载、车载各种场景,为军品配套提供可靠支持。

“这些特色‘北斗+’解决方案、产品,让我们迅速崛起为国内同行业前3名,成为真正的天地一体智慧化综合服务商。”北斗天地董事、副总经理董桂高向记者介绍说。

“北斗+矿业”激活传统产业

“自古华山一条路。”在时速300公里的高铁上眺望壁立千仞的华山,让人油然生出这样的感慨。今天,国有企业尤其传统的煤炭钢铁产业的发展,似乎也唯有深化改革一条路。

“发挥传统产业的新动能”,是党的十九大确立的聚焦高质量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要求。

2018年春节刚过,山东省即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吹响向高质量发展进军的号角。随后,山东省属企业召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建设誓师大会。向传统产业高端化发展、高新产业爆发式增长进军,打造一批全国一流乃至世界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成为兖矿集团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旋律。

兖矿集团一直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在生产经营中的应用,始终努力把先进可靠的技术手段应用在煤炭生产和多样化经营当中。早在上世纪80年代,兖矿就建成了我国第一个现代化样板化矿井,并在煤炭工业市场化转型后一枝独秀,引领中国煤炭工业几十年。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工业大奖、改革开放功勋企业等一系列殊荣。成为我国第一批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第一个国内外三地上市和目前唯一全球四地上市的企业。

在传统的煤炭行业中,随着对煤矿开采智能化、无人化要求的不断提高,迫切需要对现有自动化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同时对矿山的海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分析,将不同维度的数据信息进一步关联,从而使整个矿山具有自我分析和决策的能力。

“譬如业内都在讨论的智能工作面,真正做到无人开采的几乎没有,最多可称之为少人工作面。”张元刚说,“实现无人开采智能工作面的核心技术是工作面自动取直和煤岩识别,不解决这两项核心技术,就不是真正的无人开采智能工作面。”目前,北斗天地已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某院、中国兵器集团某院等军工院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就军工技术在“煤矿工作面智慧开采成套系统”的研制等特色应用上开展深度合作。

北斗技术在煤矿管理中的应用,就是北斗天地“北斗+矿业”的创新应用模式。张元刚介绍说,兖矿作为传统煤炭企业,有责任、有义务推广应用高精尖技术反哺煤炭行业。“北斗+矿业”已在煤炭行业形成多个示范应用——智慧煤场、智慧物流、智慧社区、智慧安防、塌陷区监测管理,真正打造“智慧矿山”。其中,像采煤工作面的自动取直,打破了外国技术的封锁垄断,提高了效率和效益。

在兖矿集团的拉美公司,由于当地的通讯条件本身就差,矿区的勘探作业在野外,通讯的掣肘更是影响了公司业务推进。他们使用北斗天地的自组网系统后,不再受制于当地通讯系统,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北斗天地促进人工智能的创新与融合,基于先进成熟的数字化、自动化、工业云、物联网、MES、工业大数据等构建形成智能协同管控平台,用数字化、信息化改造提升煤炭产业,建设“监、测、管、控一体化”的矿山综合管理,为业务规划、设计和生产管理带来了更多灵活性,以激发煤炭行业长期的转型变革需要。通过此解决方案,行业用户可以实现煤矿各类专业业务的协同、信息化管理与智能分析,从而提高业务绩效、生产效率并实现成本控制。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布局北斗产业的成功,为兖矿集团的转型发展开辟了一条高新之路。面对广阔的发展前景,北斗天地提出了“一二三、天地间”的企业发展规划。

打造一大产业,也就是集团信息技术服务产业。依托集团,走向社会,坚持技术开发协同化、产业发展专业化原则,着重建设基于云平台的数字矿山、智慧园区、智能物流、智慧社区,实现信息技术服务业快速崛起,推动集团产业转型升级。

聚焦两大业务,做优做强信息化智能化和北斗应用业务。发挥企业信息化技术积累和北斗基础平台作用,开拓专业和社会两大应用市场,保障公司长期稳定发展。

建立三大体系,也就是构建北斗时空、大数据和系统保障服务体系。兼容北斗、GPS、格洛纳斯三大系统,融合创新,特色发展,实现产业规模不断扩张,经济效益持续增长。

回顾北斗天地成立以及研发走过的路,公司资深研发人员深有体会。刚开始参加政府部门组织的项目申报时,因为公司初出茅庐,对方一看是煤炭企业的科技公司,首先就怀疑你的研发能力,尤其北斗系统这样高精尖的产业,兖矿能玩得转吗?有时候连递交材料的机会都不给。但是,兖矿人以自己的专业精神,最终打动了对方。

天时地利人和,2018年北斗天地完成股份制改造,引入战略投资者,完成增资扩股,近期将布局资本市场,打造兖矿集团“1+N”上市格局。

“扶摇直上九万里”,就像天空中遨游的北斗卫星一样,今天的兖矿北斗天地,可以说已经“随风飘飘天地任逍遥”。

“打造北斗产业新天地”

“天上好用,地上用好。”这是国内北斗系统的专家们念兹在兹的期望。

北斗天地发起的西安军民协同创新服务中心

去年9月26日,欧亚经济论坛系列配套专题会议——北斗产业国际化发展论坛在西安举行。同一天,由兖矿集团发起成立的“西安市北斗产业军民协同创新服务中心”正式启动。

而早在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和“军民融合”国家战略。北斗天地迅速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打造高层次合作平台,参与基于北斗的国际搜救和海外军民融合示范工程,并率先研制成功高水平应用终端。

在中心成立大会上,兖矿集团总经理李伟表示,成立该中心旨在顺应国家关于“加强科技领域统筹、着力提高军民协同创新能力”的号召,充分整合运用各界科研力量和创新要素资源,以需求为牵引,开展卫星导航技术协同攻关、知识产权联合创造、技术成果协同管理与运用等相关工作。

卫星导航产业作为一种典型的军民融合产业,自产生之日起,就受到军地双方的高度关注和普遍欢迎。推进北斗导航产业真正“落地”,需要发挥和调动军、地、企各方力量,按照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战略要求,整合优化配置军民两大体系资源,激发产业创新活力,提升产业规模,服务国防和经济社会发展。

5月11日,2018年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第22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在西安开幕。

北斗天地结合“一带一路”“军民融合”“两化融合”的国家战略,展示了代表北斗产业创新应用,包括以北斗通信对讲机、北斗定位手咪和“某高精度系统”为代表的“北斗+通信”军民融合系列产品。甫一亮相,就被国内外客户围得水泄不通。

作为致力于北斗创新应用的高新技术及信息化企业,北斗天地积极响应国家战略,抢抓产业发展机遇,深度参与军民融合,并利用自身在规划设计和系统集成、运维等方面的优势,持续研发北斗系列创新产品,构建核心产品体系。本文开头提到的“某高精度系统”,就是其中之一。

对此,张元刚深有感触地说:“进入军工领域门槛高,产品质量要求高,比民用产品高好几个数量级。打破垄断,自主创新,做我们自己擅长的东西。这既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国企应有的情怀和责任担当。”北斗天地已经具备了参与军工项目及产品研发必备的管理和研发能力,并通过了国家相关部门认定,这也为北斗天地深度践行“军民融合”战略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北斗+”军民融合特色产品体系已成为北斗天地的核心竞争力。今天,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定位系统正在加速建设中,北斗天地已积极布局,推出了相应的系列产品。

“持续为用户创造价值是北斗天地的宗旨。聚焦产品的迭代升级、时刻引领行业发展是我们的追求。在‘军民融合’战略及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大发展的大好时机下,北斗天地也将实现自我快速发展。”张元刚说,力争到2020年,兖矿集团以北斗为特色的信息产业收入达到10亿元,把北斗天地打造成为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军民融合应用及信息技术综合服务商。

记者采访时也了解到,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北斗天地牵头的两个高端项目即将落户济南和青岛。

回到去年的9月27日。年近九旬的“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被尊称为“北斗之父”的孙家栋老先生参观了北斗天地。“我要感谢你们,不光把北斗技术运用到煤矿管理中,而且成功运用到军工体系中,思想太奇妙了。北斗通信系列产品不仅可以满足军工之需,而且将来可以在抗震救灾等诸多领域大有可为!”孙家栋高兴地评价说。老先生还欣然为北斗天地留言:打造北斗产业新天地。

猜你喜欢
兖矿天地北斗
北斗时钟盘
“硬核”定位系统入驻兖矿集团,精确度以厘米计算
A Magic Train Trip
“北斗”离我们有多远
A Talking Pug
煤炭:13家煤企进入《财富》500强 兖矿首次入围
拾天地之荒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
首个北斗全球“厘米级”定位系统开建
中国的北斗 世界的北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