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材插图的应用探析

2018-09-20 09:13贺培岩
江苏教育研究 2018年17期
关键词:学讲方式插图应用

贺培岩

摘要:小学英语教材中安排了大量插图,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一线教师往往对插图的作用重视不足,应用不够,特别在“学讲方式”的课堂教学中,自主先学无引导,小组讨论无指导,交流展示无应用,质疑拓展无深化。教师应在分析小学英语教材中插图特点和类型的基础上,利用插图激趣,帮助学生叩开新知大门;用插图助力,固化学习成果;深化插图内容,激发学生探求欲望。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材;插图;学讲方式;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5B-0063-03

小学英语教材中安排了大量插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但教学实践中,一线教师往往对插图的作用重视不足,应用不够。特别在以学生自主學习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以“学进去”“讲出来”作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导向和学习目标达成的基本要求的课堂教学[1](以下简称“学讲课堂”)中,自主先学无引导,小组讨论无指导,交流展示无应用,质疑拓展无深化。因此,笔者试图在简要分析小学英语教材中插图的特点和类型的基础上,探索插图在课堂教学,特别是在“学讲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一、小学英语教材插图的特点

现行小学英语教材中(译林2011课标版)的插图,以符合不同年龄段学生心理为前提,以科学的色彩搭配,灵活的表现形式,渐进的表现内容,与文字相辅相成,共同汇聚成各年龄段英语学习的涓涓细流。大致说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从图文搭配上看,低年级教材中的插图所占比例远高于中高年级。如,三年级英语属于起步阶段,每篇课文两个页面计四幅插图,插图尺寸较大,几乎占据整个版面,文字却寥寥。在四年级至六年级的英语教材中,课文插图尺寸相应缩小,文字比例相应增加,符合不同年级小学生认知特点。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教材特点合理利用好插图资源。

从色彩来看,插图颜色较简单,多用暖色调,易于儿童接受。研究表明,儿童更偏好于暖色系的色彩,他们容易对这些色彩构成的视觉场景产生深刻的印象,留存在潜意识中。因此,教学中可以用色彩来唤醒儿童潜意识中的色彩偏好,提高其学习兴趣,帮助强化形象记忆。

从表现形式看,插图多用简笔画或儿童画,少数插图使用漫画形式。它提取最典型、最突出的特点,以概括、简洁的笔法,表现出既有概括性又有可识性和示意性的插图,融写意与传神于一体。儿童更乐于接受和识记形象直观的材料,在学习中常会出现这样一种记忆现象:回忆不起来具体知识点,却对知识点所在位置或字体颜色记忆犹新。因此,教学中引导学生把读图和朗读有机结合,不仅有助于理解,还有利于加深记忆。

从表达内容看,插图贴近儿童生活,涵盖家庭、社会、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低年级的教材插图以家庭和学校生活中的人物为主要表现内容,中高年级的以社会生活以为主,内容也逐渐由个体到群体,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教师应在遵循儿童心理特征的前提下,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循序渐进,科学应用插图。

二、小学英语教材插图的类型

现行小学英语教材每单元有story time版块、cartoon time版块、fun time版块和sound time版块等,不同版块配置的插图各不相同,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情境性插图。情境性插图用于story time版块、cartoon time版块,通常为一段有逻辑的对话或者有情节的故事配图。此类插图不仅再现课文文本表述的内容,而且为学生提供文本以外更多的背景材料,相当于电影中的场景,或是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比单纯文本材料更有张力,可为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如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In the kitchen,主要讲述Liu Tao及其父母在厨房里关于晚餐的几段对话,插图中水槽、冰箱、炉灶、围裙等厨房用品一应俱全,不仅展示了课文内提到的食材,而且还增添了许多其他瓜果蔬菜,加上萦萦氤氲,让同学们不由想象出一桌丰盛的晚餐跃然纸上,仿佛能闻到饭菜的香味。

2.特写类插图。特写类插图居于课文页面的下侧,通常选取本课出现的6-7个重点词汇或短语,单独配图展示。这类插图或直观展示桌椅、水果、动物等具体的形象,多用于低年级教材;或表现季节、职业、心情等抽象的概念,多用于小学中高年级。如,在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Summer holiday plans中,Yang Ling、Su Hai等小伙伴在谈论他们各自的暑期计划,涉及了许多著名城市。课文所给出的特写词为北京、台北、伦敦等城市,编者便相应选取了故宫、台北101大楼、大本钟等地标性建筑作为其插图,不仅可以带领学生领略各地人文风采,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相关词汇的印象。

3.人物表插图。教材扉页后的“编者的话”用于总体介绍本册教材的知识要点,为本学期学习导航,紧随其后是characters插图,汇总本册教材即将出现人物角色及其活动场景,目的有二:一是帮助学生提前熟悉角色,二是设置场景介绍,为后续的学习提供整合性练习素材。

4.操作类插图。操作类插图多应用于fun time版块和checkout time版块,即课后拓展和练习版块,有的附于教材最后,目的是为了锻炼学生动手制作能力和动口表达能力。就插图的形式来看,或引导操作步骤,或提供具体实例,或补充手工制作的基本素材,融做手工、编对话、玩游戏等活动于一体,可作为拓展教学的资源库。

三、小学英语教材插图在“学讲方式”中的应用

小学英语教材中的插图,适用于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整个过程,也适合于学讲课堂计划“学进去”“讲出来”的各个环节,具体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插图激趣,自主先学,叩开新知大门

利用插图设置疑问,激发学生好奇心,把问题导入到新课之中。如,在执教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Whose dress is this?一课时,先引导学生观察双胞胎姐妹Su Hai和Su Yang 的试装的插图,要求学生当一次福尔摩斯,想办法将长相极为相似的两姐妹区分开来,自然而然地引入本课关于服装的教学。

利用插图唤醒学生知识积淀,以旧带新,把情境导入到新课之中。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尚处于起步阶段,自主学习时很难读懂满页的英文,当然也无法进入课文描述的情节。教学借助插图可以大大降低自主学习的难度,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如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Cinderella的配图主题围绕《灰姑娘》——这一小学生早已熟悉并非常感兴趣的童话故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插图回想《灰姑娘》的故事情节,为学生提前营造一个形象的、直观的课堂学习氛围。

2.插图点拨,小组讨论,攻克重点难点

利用插图,助解课文内容。插图形象、生动、深刻,以浓缩的方式,可以为学生理解课文提供台阶。小组讨论时,教师可通过点拨插图脉络或重点内容,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例如,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the lion and the mouse一课,大段的文字和许多陌生的单词让学生望而生畏。教材适切地插入了五幅图画,突出狮子夸张的表情,栩栩如生地再现了狮子由狂妄自大到幡然醒悟的过程。五幅连环画就像五个台阶,步步相连,将学生从枯燥的文字中引入多姿多彩的童话世界。

利用插图,扩展词汇和短语。在单词教学方面,不少教师常常把音形义三个方面割裂开来,有的甚至单纯机械地进行强化记忆训练。如拿出一个苹果,带领学生反复进行跟读、朗读: I have an apple. Apple-apple-apple-apple。即便学生能掌握apple的音形义, 但是学习兴趣已然被这种单调枯燥的教学方式湮灭。本人曾利用情景教学,在教材插图之外补充绘本故事《好饿的毛毛虫》,将多种水果放入故事中来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边观察绘本、边听老师讲:“The caterpillar is very hungry. He eats different fruits everyday: apple, pear, orange, banana, grape, mango, peach, but his favorite fruit is big red apple! Finally, this little caterpillar becomes a butterfly, his beautiful wings are red, just like the red apple...”这个绘本故事虽简短却趣味十足,在具体的情境中,将这些水果单词的音形义融为一体,成了一个个具体的、可视、可感知的形象,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3.插图助力,交流展示,固化学习成果

在交流展示环节,插图同样可以作为缩写、扩写、改写的练习素材,以提高学生的口语和写作能力。例如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My day一课,主人公是Mike,教材按照时间顺序,配有四幅组图,分别是早上7:00、8:00,下午4:00、4:40;傍晚6:15、7:00,夜晚9:00。不同时间,Mike从事不同的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Mike的口吻描述自己一天的生活轨迹,锻炼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

教材中的操作类插图是专门就课后拓展和练习的版块,为提高学生制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而设计。特别是教材最后的拼图类或填充类的插图,可充分地运用在教学实践中,将英语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和动手能力结合起来。

4.插图深化,质疑拓展,激发探究欲望

英语单词和汉语词语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如汉语中的“看”,英语中可用look、see、watch、read多个单词,反之亦然。在质疑拓展环节,教师可以进一步丰富插图内容,以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如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特写插图中,教材为open和close两个单词的配图分别是“打开的书本”和“合拢的书本”,是不是在英语中open和close仅能适用于书本呢?當然不是,为此笔者在教学时要求学生在原插图旁补充open和close的其他适用对象,如前文学过的door和window,以便让学生全面了解为open和close的用法。

利用插图,还可以引导学生明是非、辨正误,将探究到的是非观内化于心。例如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Good habits一课,以良好习惯为话题,教材插入三幅图画,分别是:Wang Bing的好习惯、Liu Tao的坏习惯、不同行为习惯带来的影响,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在进行英语教学的同时,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张艳.课堂教学实施“学讲方式”的反思[J].教学管理,2014(05).

责任编辑:李韦

Application of Illustrations in the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Materials

HE Pei-yan

(Xuzhou Industrial Park Nanhu School, Xuzhou 221011, China)

Abstract: A great many illustrations i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materials are the important teaching resources. However, some teachers at the forefront of teaching dont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illustrations and can not make sufficient use of them. In particular, in classroom teaching of “learning-explaining styles”, there is no introduction in autonomous learning, there is no guidance in group discussion, there is no application in exchange and display, and there is no deep expansion in questioning. Teachers should,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features and types of illustrations in the teaching materials, utilize the illustrations to spark students interest, helping them open the door for new knowledge. Besides, teachers should fossilize the learning outcomes with the aid of illustrations. Furthermore, teachers should deepen the contents of illustrations to activate students desires for exploration.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material; illustration; learning-explaining style; application

猜你喜欢
学讲方式插图应用
谈对小学语文插图教学的有效利用
实现“四个”改变 提高阅读质量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