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人才红利新时代

2018-09-21 07:00IUD中国领导决策信息中心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
领导决策信息 2018年17期
关键词:红利落户人口

■ IUD中国领导决策信息中心·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

中国经济经历了40年高速发展,如今到达了人口红利消失的拐点,老龄化问题成为当下头号挑战。2017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达2.4亿(老龄化率17.26%),劳动力平均年龄高达37岁。在这一背景下,近年来二线城市密集出台人才优惠政策,给房、给钱、给户口成为抢人筹码。进入2018年,“抢人大战”进一步升级,一线城市也加入战局,先是上海,紧接着是北京先后出台系列人才新政,瞄准高端人才,新一轮“抢人大战”更显激烈。

“抢人大战”折射的是人才与人口问题,是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在经济源泉不再依靠人口数量、经济增长从速度向质量转型之际,通过人才引进、人才培养收获第二次人口红利,使“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就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抢人大战”推动各地进入“人才红利”新时代,中国城市经济地理格局将实现重塑。

“抢人大战”再造人口新红利

通过梳理20余个城市的人才新政,2018年“抢人大战”主要划分为两个战场:第一战场是所谓的高端人才争夺战,其中,北京、上海更加瞄准国际化、甚至是海外人才;第二战场面向“90后”甚至“00后”大学毕业生,参战的主力是西安、成都、武汉、南京等新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其人才引进政策门槛大大低于北京上海,甚至许多地区对大学生实行零门槛落户。

■ 大学生落户“零”门槛

大中专毕业生、往届生皆可落户。2018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首次预计达到 820 万人。西安在校大学生仅凭学生证和身份证就可在线落户,石家庄更是明确,大专学历即可落户;郑州、沈阳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就可落户。杭州从4月15日开始起实施新版全日制大专紧缺专业目录,明确“35周岁以下,符合新调整目录的全日制普通高校紧缺专业往届大专毕业生,可以直接到拟落户地派出所办理落户”。

技术职称也可落户。一个城市的发展绝不仅仅是博士、硕士所能够支撑起来的,它需要多层次的人才体系。目前,很多城市开始放宽对人才认定的苛刻条件。在这次“抢人大战”中,专业技术等级、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可以直接作为入户的条件。如重庆市对初级专业技术职称以上人员放开落户限制,这相当于职称方面的最低门槛了。

1亿人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提出“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目前,合肥市对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条件放宽至“在城区合法稳定就业2年以上并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同时按照国家规定参加城镇社会保险达1年以上的农业转移人口,可以办理本人落户及父母、配偶、未婚子女随迁或投靠”。

资料来源:2017年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人才引进舍得“真金白银”

灵活的管理体制为人才松绑。人才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三亚吸引“候鸟型”人才开创了全新的人才利用模式。目前,三亚在海南全省率先开设网上“候鸟型”人才服务平台,并依托科研院所、医院、高校等用人单位,为“候鸟型”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每年到三亚过冬疗养的“候鸟型”人才总数已达到8000至1000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3000多人。

人才引进要舍得“真金白银”。在对科创人才的奖励方面,重庆市“鸿雁计划”针对引进的人才、引才单位分类设计了政策激励措施。对人才个人的奖励,参照其实际缴纳个人所得税额度的一定倍数确定,奖励倍数分别为2倍、1.5倍、1.2倍,奖励标准最高分别不超过200万、100万、30万。对来渝从事科技创业的人才,如无法用当期薪酬来衡量能力水平的,按定额方式奖励。奖励资金分三年发放,第一年发放40%,第二年发放35%,第三年发放25%。郑州市则将职务科技成果转让收益用于奖励成果完成人和为成果转化做出重要贡献的其他人员,比例不低于70%、最高可达100%。

资料来源:猎聘网《2018年杭州中高端人才及杭漂大数据报告》

100亿元

未来5年,南昌市将安排100亿人才发展经费。聚集100名国内外顶尖人才和国家级领军人才,500名地方级领军人才,2000名重点产业紧缺急需人才和社会事业紧缺急需人才,新增10万名技能人才,吸引50万名青年人才在昌创新创业。

在对技能人才的奖励方面,珠海人才新政加大对高技能人才培育力度,首次提出评选“珠海工匠”“珠海首席技师”,分别给予最高60万元工作津贴、30万元企业奖励,对在国际、国家、省竞赛中获奖的选手及其教练团队,分别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

在对社会力量引才的奖励方面,济南、郑州、西安对引才“红娘”施行奖励。其中,“西安伯乐奖”对引入高层次人才的用人单位和中介最高可奖100万元(引入A类人才)。

2018届毕业生求职意向地城市排行榜前20名

180万人

东北地区也曾是我国产业工人、科研人员最集中的区域之一,而今却饱受人才流失之痛。据统计,从2000年到2010年,东北地区人口净流出180万。2017年11月下旬,辽宁省沈阳市全面启动了“三引三回”活动。目前,全市“三引三回”活动人才库储备量已超过2200人,项目储备300余个。15个项目已经落地,48个项目顺利签约,总投资额达674亿元。

资料来源:同程旅游联合中国交通报发布的《2018年春运大数据报告》

从人口到人才,今天的战果决定明天的格局

近5年来已有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2018年还将有1300万人进城落户,820万高校毕业生进入社会。这些珍贵的人口“红利”流向何处,决定着很多城市的未来。

■ 是否“逃离北上广”

在特大型城市人口外溢背景下,2017年,4大直辖市中的3个,北京、上海、天津常住人口都出现负增长,似乎确实有一种“逃离北上广”的趋势。数字显示,北京市2016—2017年城六区常住人口平均增速全部为负,成为人口净流出地。但同时,北京城市发展新区(即除城六区之外的区县)的常住人口在2016年呈爆发式增长,此前这一数字是由2011年的4.4%降至2015年的1.6%。2016年底,其增速跃升至4.8%,当年的常住人口增加了34万人左右,这一时间拐点与城六区人口净流出的拐点相同。2017年,城市发展新区的常住人口又增长了31万。

■ 新一线城市受青睐

高校毕业生开始青睐新一线城市。虽然北上深作为一线城市依旧是毕业生最喜爱城市,但是数据显示,南京和杭州被求职者喜爱程度已超越传统一线城市广州,排在第三、四名,成为2018届毕业生的“新宠”。另外,武汉2017年实现大学毕业生留汉就业创业30.1万人,新落户14.2万人,分别是上年的2倍、6倍,均创历史最高纪录。西安2018年1季度外迁入共244978人。其中博士以上392人,硕士研究生6689人,本科74960人,大专50233人,中专、技校17796人;人才引进9851人。而对比2017年1季度,西安市外迁入仅26130人。

■ 外籍人才流入在加快

“2017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评选结果显示,上海、北京、合肥、青岛、深圳、杭州、苏州、成都、南京和广州位列前十。其中,上海再次排名第一,实现了六连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合肥成为今年最大的“黑马”,直接位列榜单第三。合肥外国专家局的资料显示,合肥科教资源丰富,现有中科大等高校60所,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中央驻合肥科研机构13家,进入“千人计划”的海归人才159人,各类科技人员60多万。

上海2030年按人才培养主体功能的分类标准

【注】 博士点集中度=博士学位点数/学校学位点(含本硕博)总数。 资料来源于《上海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发展规划(2015—2030年)》。

20所高校

《关于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是深圳市委市政府推动高等教育全面发展的第一个文件。文件提出,未来10年深圳将建10所大学,到2025年,深圳高校将翻倍,达到20所左右,全日制在校生约20万人。力争到2020年,5—6所高校纳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到2025年,3—5所高校排名进入全国前50。

100亿元

天津高新区财政每年设立10亿元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引导社会资金成立100亿元的人才服务专项基金。用5年左右时间,引进和培育500名产业和研发领军人才,1000名主导产业紧缺人才,50000名海内外创新创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将天津高新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才高地。

【报告看点1】用户口留人具有一定效用,但当各地都拿出这一招后,这一政策的吸引力必然减小乃至消失。所以真正要留得下人才,关键还在于这个城市就业吸引力、福利待遇及公共服务水平。【报告看点2】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未来中国经济版图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报告全文参见,《大参考》)

猜你喜欢
红利落户人口
No.5 中国提前5年进入人口零增长时代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Who They Are Decides Where They Go
“抢人大战”待升级——“落户式抢人”或许不灵了
人口最少的国家
二战老飞机落户桂林
抓住四大趋势红利
发掘人口红利“蓝海”
中海红利PK益民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