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雄安要拿出正负清单

2018-09-21 07:00本刊首席时政观察员
领导决策信息 2018年17期
关键词:纲要新区京津冀

■ 中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如果说“深圳速度”是中国高速发展的一个缩影,那么雄安新区就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样板之城。《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充分体现出“雄安质量”的明确要求和“全国样板”的高点定位,为雄安新区建设提供了清晰的遵循。

如果说雄安新区是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就是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方法论。主动学习、积极对标《规划纲要》中的新理念、新要求、新路径、新模式,是各地谋划高质量发展的必修课。

1 向雄安学习、向雄安看齐

雄安新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在一定意义上说,雄安新区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试验田和样板间。因此,各地要认真学习、积极借鉴《规划纲要》精神,尤其是通篇贯穿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集中体现出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未来之城、人民之城和质量之城的新理念新思想。从功能定位、特色要求以及智能、绿色低碳、创新驱动发展等各个方面对标雄安;从构建蓝绿交织、疏密有度、水城共融的空间格局,城市风貌与城市建设以及产业发展的新要求新方向上向雄安看齐,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新引擎,加快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本文重要信源】

1.新华网: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负责人就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有关问题答记者问;2.人民日报: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3.人民日报:解读《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系列文章

雄安新区规划编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关注度最高、动用机构最多、涉及领域最广、集聚人才最多的一次城市规划编制。

雄安新区规划编制确定为“1+4+54”规划体系,即以《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为统领,4个综合性规划为主体, 22个专项规划和32个专题研究为基础支撑。4月29日,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峰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有关重点工作。

■本刊首席时政观察员

“着眼建设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创造‘雄安质量’和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引擎”,《规划纲要》明确了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功能定位、建设目标、重点任务等各项内容。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要建设成为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一极、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引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作为千年大计,雄安新区的意义绝非限于一时一地。契合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安排,《规划纲要》提出了“两步走”的建设目标——到2035年,基本建成绿色低碳、信息智能、宜居宜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高质量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努力建设人类发展史上的典范城市。

在平地上规划建设一座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城市,没有先例可循也没有模式可依。作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样板,无论是科学构建城市空间布局、合理确定城市规模,还是营造优质绿色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城市,抑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实现城市智慧化管理,雄安新区都体现出不同于一般意义上新区的高标准定位,引领规划理念的深刻转变。

各地要主动对表雄安,学习《规划纲要》中的新理念、新思路。雄安新区空间布局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改变了以往单中心“摊大饼”式发展模式,实行组团式发展,各组团之间既相对集中、特色鲜明,又紧密联系、功能互补,实现创业就业与居住功能均衡。各地要学习借鉴雄安规划精神,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打造宜居的生活环境,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要主动对标雄安,以雄安质量为标杆、为坐标谋划本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各项举措;与雄安规划对表,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以超前理念、世界眼光积极探索管理新体制、发展新模式,努力建设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

【决策看点】

●4月24日,京津冀三地人社部门和质监部门共同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人力资源服务京津冀区域协同地方标准。据悉,这是全国首次发布人力资源服务区域协同地方标准,将于今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京津冀区域协同地方标准包括《人力资源服务规范》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两部分。

雄安新区规划建设重要节点

2 正面清单:抓重点要看齐

雄安新区是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学习和对标雄安,最迫切的是要列出正面清单,明晰学习重点,在雄安规划纲要中找到新方向、新原则、新思路、新理念、转型发展的标准和创新发展的重点等。

“打造具有深度学习能力、全球领先的数字城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坚持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适度超前布局智能基础设施,推动全域智能化应用服务实时可控,建立健全大数据资产管理体系,是“雄安质量”最鲜明的特色,也是各地学习、对标雄安的重中之重。作为各地对标学习的“正面清单”,《规划纲要》提出了一个超前的智能城市方案,全面进行了网络、云、标识、信息管理中枢的建设,还考虑了市政管理的走廊、地下空间管理多个方面。这是目前全世界最超前的智慧城市管理体系,也代表了智慧城市的最新思维,将为我国城市化的变革提供一个以创新技术驱动的未来城市样本。

“蓝绿空间占比稳定在70%”——通常,一座城市的建设会或多或少地妨碍当地的生态系统和地理环境。但是,作为“正面清单”的雄安新区规划却将蓝绿空间指标大幅提升,塑造了一个生态环境质量的标杆。打造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是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首要定位。过去搞开发,往往在划定生产生活空间后才思考生态保护问题,雄安新区从一开始就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放眼全球,目前没有一个大城市能达到雄安新区70%的蓝绿空间占比。目前,雄安新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已于2017年7月底通过专家评估,提前敲定了雄安新区的生态空间。雄安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及治理,必然会形成倒逼机制,促进京津冀的生态环境建设,形成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协同保护治理的战略支点。

“建设创新发展引领区和综合改革试验区,布局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打造体制机制新高地和京津冀协同创新重要平台”——雄安承载的使命之一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但是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北京不要的东西像丢垃圾一样丢到雄安”。相反,未来这里要承接的主要是高端高新产业,即目前我国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但发展空间巨大且产业转型升级所急需的领域,这也是打造雄安质量的关键一环。翻阅《规划纲要》,“超前布局区块链、太赫兹、认知计算等技术研发及试验”“IPv6率先布局”等内容均被写入。雄安新区规划提出的38个主要指标中,基础设施智慧化水平超过90%,高速宽带标准千兆入户、万兆入企等指标在世界上都是领先的。各地要积极对表雄安新区这张“正面清单”,争创全球创新高地和改革开放新高地。

“打造宜居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新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共同承担解决北京“大城市病”的历史重任,探索人口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这是雄安的初心,也是雄心。作为“正面清单”的《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刚性约束条件;合理控制人口密度;打造“公交+自行车+步行”的城市出行模式;建设“城市—组团—社区”三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雄安建设,坚持公共服务先行。未来的雄安,是一座对人友好的城市。

【决策看点】

●为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天津市静海区与河北省沧州市、廊坊市日前共同签署《关于深化静沧廊(3+5)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津冀“1+5”交通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水务专项合作协议》。据悉,框架协议中涉及“推进区域规划联编联控,建立一体化规划体系”“推进区域交通互联互通,构建便捷高效畅达的交通网络体系”“推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构建错位互补共赢的产业体系”“推进区域生态共建共治,构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体系”等六个协同大项,共计20个小项。

【链 接】

雄安新区拆迁安置方案成型

4月29日,河北省委书记王东峰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和研究了雄安新区起步区(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情况和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意见、雄安新区征拆安置工作方案等。雄安新区征拆安置工作方案已经成型。王东峰强调,要持续用力强化科学管控,深化完善征迁安置工作方案和相关配套政策,深入细致做好征迁政策宣传和群众思想工作,稳妥有序推进征迁安置工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有效化解社会矛盾,解决好产业发展、社会就业、困难群众救助等问题,切实维护社会秩序。

资料来源:根据媒体公开报道综合整理

“构筑现代化城市安全体系”——安全是万事之基,是一座城市最核心的基础。安全问题一失万无。雄安新区规划充分考虑了方方面面安全因素,灾害和安全问题的监测预警、决策指挥、应急救灾等系统标准高,将成为我国安全城市的典范。《纲要》提出,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形成全天候、系统性、现代化的城市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安全雄安。并在构建城市安全和应急防灾体系、水安全、抗震能力、能源供应安全等方面作出周密部署。起步区防洪标准为200年一遇,内涝防治标准为50年一遇。未来,雄安新区将构建完整的城市安全和应急防灾体系,全面提升监测预警、预防救援、应急处置、危机管理等综合防范能力,确保千年大计万无一失。

【决策看点】

●今年4月30日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三周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实现更大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滨海新区着眼大格局、融入大战略。日前,《滨海新区协同发展深化行动实施方案》正式出炉。根据《方案》,滨海新区将统筹功能区、街镇发展,发挥功能区主力军和主战场作用,突出“抓项目、聚人气、优功能”三大主攻方向,做强五大承接载体,推进五个领域合作,积极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服务雄安新区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力争到2020年,承接非首都功能取得突破,服务辐射能力显著增强,区域内部协同成效明显,努力打造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为创建繁荣宜居智慧新城奠定坚实基础。

3 负面清单:抓防控守底线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作为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建设雄安新区知道“不做什么”与知道“该做什么”同等重要。各地要对标对表雄安规划纲要,划定禁区、识别误区、厘清盲区、排除雷区,确保雄安要防控的在本地区重点防控,雄安要禁止的在本地先行禁止。

“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修改、违规变更”——《规划纲要》专门用一节来部署“建立规划实施制度机制”,强化规划刚性约束。“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从北京、上海新总规到雄安新区规划纲要,都开宗明义地强调了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

“严控房地产开发,建立严禁投机的长效机制”——雄安新区在设立伊始就明确提出,“要坚决摒弃传统的土地财政老路”。新区设立前后,对房地产依法管控,严禁炒房。严控房地产开发,建立严禁投机的长效机制,也成为新区规划的一条重要原则。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原则上不建高楼大厦,不能到处是水泥森林和玻璃幕墙”——《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持中西合璧、以中为主、古今交融,形成体现历史传承、文明包容、时代创新的新区风貌。不跟风,不媚外,在全球城市都在追求高楼大厦的今天,雄安新区用另一种建筑逻辑来诠释新的“高大上”城市内涵,杜绝千城一面,打造“中国面孔”,规划建设将集中展现中国建筑艺术的精髓,代表了对现代城市空间价值的重估,很值得各地领导对照反省和学习借鉴。

“新区及周边和上游地区协同制定产业政策,实行负面清单制度,依法关停、严禁新建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和项目”——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必然要求创新驱动、高端引领。雄安严格产业准入标准,限制承接和布局一般性制造业、中低端第三产业,产业发展的“负面清单”十分醒目。《规划纲要》释放的信号非常明确:高新、高端、高精尖,敞开大门;高污染、高能耗,门都没有。

界定“不能做”的根本还在于人,在于“关键少数”。对于“不做什么”,中央领导反复叮嘱:要保持历史耐心,把每一寸土地都搞得清清楚楚后再开工建设,不可仓促上阵、留下遗憾。建设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领导干部必须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功成不必在我,功成一定有我。不能“大楼立起来,干部倒下去”,腐败问题必须高度警惕。雄安新区成立之初,河北省纪委就亮起“探照灯”,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确保不发生重大腐败案件。过去的一年中,雄安新区先后出台《关于改进领导作风的十项规定》《关于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创新建设廉洁雄安的实施意见》等重要文件,启动“廉洁雄安”创新建设,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惩治腐败。打造廉洁新区,让政治清明、廉洁高效成为雄安新区的响亮品牌。

40年改革开放,从深圳特区到浦东新区,再到今天的雄安新区,我们对改革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各地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对标“雄安质量”的明确要求和“全国样板”的高点定位,在学习雄安新区规划纲要精神中,找到高质量发展更加清晰的遵循。

猜你喜欢
纲要新区京津冀
宜宾市三江新区
《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2021年版)》为什么做?怎样做?做什么?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사라져가는 석탄 연료와 베이징의‘푸른 하늘’
京津冀协同发展
一步一个脚印 迈向网络强国
刍议纲要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