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人的孝心

2018-09-21 03:11明影
环球人物 2018年17期
关键词:舍利佛陀养父母

明影

佛陀及其上首弟子舍利弗、目犍连都是孝养父母的典范

生养我们的父母,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最重要的恩人;报答孝养父母,是每个人天然的责任,当然也是佛教修行的重要内容。佛陀曾坦言自己是知恩报恩第一人。他和上首弟子舍利弗、目犍连都是孝养父母的典范。因为出家人以觉悟真理和弘法利生为己任,并以此宗旨来完成孝养责任,帮助父母实现觉悟,这构成了佛教孝行的主要内涵。

佛陀的父亲净饭王仁慈宽厚,是深受释迦族人爱戴的国王。他对太子悉达多寄予厚望,但悉达多长大成人后,并不留恋王宫生活,29岁开始了修道生涯。7年后太子在菩提树下觉悟成佛,弘法6年后才回到故乡。在佛法智慧的启发下,净饭王和夫人很快就觉悟了清净的心灵智慧。自此以后,净饭王不遗余力地护持佛陀弘法利生,并支持难陀等6位王子和王孙罗睺罗随佛陀出家修行。晚年的净饭王孤独寂寞,但因为已觉悟真理,所以护持佛法的意志并未受到影响。

在人生最后的日子,庄严伟岸的净饭王忽然重病发作,举国名医都束手无策。他的3位王弟白饭王、斛饭王和甘露饭王守护在床前,净饭王告诉他们,自己并不惧怕死亡,唯一的愁苦是想念佛陀和离家修行的几位王子。

佛陀闻讯后,带着同父异母的弟弟难陀、堂弟阿难、儿子罗睺罗等急速赶来。佛陀一进门,净饭王就激动地坐起身。几位王子围坐在大王身边,佛陀把手放在父王的额头,轻声安慰:“父王,您这一生功业圆满,戒行清净,心灵智慧已经开启。生死如幻梦,对此不必忧虑。”

净饭王感慨地说:“您是我今生最大的安慰,您能在乱世中觉悟真理,广度众生,这是我们释迦族人的骄傲。”一旁的白饭王说道:“难陀已经获证阿罗汉圣果。阿难为佛侍者,也已开启智慧,负责经法的记忆。罗睺罗也已成就阿罗汉智慧。他们都是我们释迦族的骄傲,王兄可以安心了。”佛陀开示净饭王:“父王当为自己的成就而生庆幸,此时要放下所有牵挂,一心思维经法智慧。”净饭王心满意足地注视着佛陀,紧握住佛陀的右手,放在自己的胸口。在佛陀沉静的注视下,净饭王渐渐停止了呼吸。宫中顿时一片哀恸。

丧礼非常隆重。佛陀和难陀4人一直守护在净饭王的遗体旁边。出殡时,佛陀手扶棺木的左角,神情肃穆地走在前面,难陀在右前方抬举着棺木,阿难和罗睺罗抬着棺木的后边两角。沿路的百姓哭倒无数。

葬礼之后,为了让王后和族人心安,直到大家推选出摩诃男继任国王,佛陀才离开家乡。摩诃男是佛陀的堂弟,甘露饭王之子,在诸多王子中最富才干。后来释迦族经历动荡,他的卓越表现证明了佛陀的预见。

虽然佛陀的出家,曾经给净饭王和家族带来巨大压力,但他用佛法的智慧回饋了家族;虽然不能像常人一样陪伴在父母身边,但他帮助父母实现了生命的升华;虽然没有继承王位,但他用善巧的智慧,为释迦族的存续作了最好的安排。自古忠孝难两全,即便是圆满觉悟的佛陀,在这个并不圆满的世间,也要面对无奈的抉择,接受生活中无法避免的缺憾。

佛陀的上首弟子舍利弗,是智慧第一的大阿罗汉。他的母亲是虔诚的婆罗门教徒,一直反对舍利弗出家修行。舍利弗为了感化母亲,有一次带着200多名比丘来探望她。母亲虽然准备了饭菜供养比丘们,但在用斋过程中,不停地批评舍利弗尊者。面对母亲的恶语,舍利弗一言不发,完全体谅母亲的心情。在场的比丘们也为舍利弗的表现而感动。虽然在信仰上与母亲格格不入,但母亲的恩德,舍利弗始终挂在心上。

后来佛陀宣布即将涅槃,舍利弗忽然思维到,按照佛教的传统,作为佛陀的上首弟子,他应该在佛陀之前离开世间。他立刻想起了母亲,决定回到家乡,就在自己出生的房间入涅槃,以此因缘完成对母亲的尽孝。

这一年,舍利弗84岁,他的母亲已经100多岁了。舍利弗拜别佛陀后,在众多比丘的陪伴下,很快来到了家乡。他请求母亲为比丘们安排住所,并把自己出生的房间清理出来。刚刚住进自己出生的房间,舍利弗就患了严重的痢疾。

听说舍利弗回乡并患了重病,国王和几位重要的宗教家都来看望他。舍利弗卓越的智慧和谦逊宽厚的人品,广受众人尊重。重病中的舍利弗从容不迫地接待一拨拨贵客的拜访,这样的情形令舍利弗的母亲非常触动,她问舍利弗:“我的孩子,难道你的智慧如此高贵吗?”舍利弗回答:“佛陀的教法是最圆满的智慧。”母亲心里不禁涌起一阵感动。看到母亲对佛教的态度已经转变,舍利弗赶紧为她讲解生命无常无我的道理,母亲忽然间放弃了多年的偏见,开启了清净的心灵智慧。她感慨地说:“我的儿啊!你为什么不早些把这么珍贵的智慧开示给我?这让我失去了太多积累善业的机会。”看到母亲打开了觉悟之门,舍利弗最后的心愿终于圆满了。

第二天清晨时分,舍利弗让侍者通知所有比丘集合。他坚强地坐直身体,最后一次为比丘们开示佛法要义。讲完后,他用袈裟蒙住头部,缓缓地躺在禅床上,平静地进入了涅槃。

舍利弗的母亲早晨起来,才知道儿子已经辞世,痛苦得几近昏厥。但她没有被击垮,而是忍着巨大的悲痛,取出自己的财产,为舍利弗做了最豪华的丧礼,以此来弥补对儿子一生的误解,并感恩儿子对自己智慧的引导。

佛陀另一位上首弟子大目犍连,也是孝养父母的典范。他证得阿罗汉圣果后,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请求佛陀开示了一部《盂兰盆经》。每年农历的七月十五,是佛教的报恩节,也叫盂兰盆节,是所有出家人为父母祈福诵经的重要节日。这个重要节日的渊源,就来自这位目犍连尊者。

佛陀的生母摩耶夫人在他出生后第七天就离开了人世。佛陀弘法期间,曾用3个月专门为母亲弘法。时下流行的《地藏经》就是这一时期讲说的经典,有人称《地藏经》为佛教中的孝经。佛陀还专门讲述了《佛说父母恩难报经》,在后汉时期由安士高禅师翻译成了汉文。

中华民族是一个以孝著称的民族,孝养父母一直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优秀传统。佛教的出家修行经常受到儒家学者的抨击,这其实是一个根深蒂固的误解。佛陀和历代的高僧大德们,都以他们特殊的方式回报了父母之恩。

猜你喜欢
舍利佛陀养父母
法律咨询:被收养后,对生父母是否还有赡养义务
三朝高僧传中的舍利描写
春·遇见
最后的说法
解除收养关系能否要求补偿
养身与养心
被人收养,该赡养谁?
最美的佛陀
何谓[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