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上黏膜悬吊内痔结扎外痔切除术治疗环形痔

2018-09-22 08:03程效林王端平王子恒隋玉梅姜秀峰马文莉卢庆波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17期
关键词:痔上痔核外痔

程效林 王端平 王子恒 隋玉梅 姜秀峰 马文莉 卢庆波

环形混合痔是肛肠科难治疾病之一,由于痔组织环绕肛门全周,常规外剥内扎术式在选择皮桥及黏膜桥时无从下手,不保留皮桥及黏膜桥彻底切除病灶术后必然出现肛门狭窄,保留痔组织作为皮桥黏膜治疗又会导致残留的痔组织出现肛缘水肿、出血、复发等问题,我们采用了痔上黏膜悬吊内痔结扎外痔切除术治疗环形混合痔,对肛垫结构及排便反射区破坏小,保护了肛管生理功能和解剖结构,减少了痔的残留、肛门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1-4]。本研究分析了痔上黏膜悬吊内痔结扎外痔切除术治疗环形混合痔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本院在2016年8月—2017年10月收治的环形混合痔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02例作为研究对象,诊断标准参照《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患者均表现为出血和脱出,部分患者并发血栓、嵌顿。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观察组患者中,男30例,女21例,年龄在27~56岁,平均年龄为(36.48±2.73)岁。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24例,年龄在25~60岁,平均年龄为(37.73±2.02)岁。入选患者均符合环形混合痔的临床诊断标准,患者无肛门手术史且术前肛门状态及功能正常。为保证研究结果可靠性,对存在心、脑、肝、肾等严重疾病的患者进行排除,并对存在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患者进行排除,同时排除患炎性痔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痔上黏膜悬吊内痔结扎外痔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手术步骤:患者右侧卧于手术台上,术区常规碘伏消毒,铺无菌单,麻醉师皮肤消毒后施腰麻药。麻醉起效肛门松弛,术者在开口肛门镜下,在母痔区或环状痔痔核较大处,距离肛缘约8 cm指诊选择痔上动脉搏动最明显处用2-0可吸收线贯穿缝扎痔上黏膜,并连续向下缝合2针,约0.8 cm,收紧结扎以上提直肠黏膜,缝扎深度要适宜,过浅痔动脉缝扎不全易出现血肿,过深缝扎患者术后坠痛剧烈。然后取较明显的痔核为一段之中心,一般可分为3~5段,段与段之间尽可能以痔体两侧皮肤自然凹陷处为界,保留肛管皮桥及黏膜桥;术者用组织钳钳夹内痔痔核顶端部分,大弯钳钳夹内痔痔核基底部,钳下4号丝线结扎,行内痔结扎术后,外痔进一步上提、缩小,使悬吊效果更为明显;切开外痔基底部皮肤,从沿外括约肌皮下部及内括约肌浅面向上剥离外痔静脉丛至齿线上方0.2 cm,尽量保留Treitz肌完整,同时4号丝线结扎剪除剥离出的外痔,修剪创缘,使切口呈“V”形,利于引流。同法处理其他母痔区痔核。

1.3 观察指标

术后综合比较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痔疮的诊疗标准(试行)》)对比分析表。对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疼痛、出血、水肿、肛门狭窄等相关并发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明显比对照组效果好,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仅为72.5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愈合时间、术后疼痛、出血、水肿、肛门狭窄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80%,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2,表3所示。

3 讨论

环状混合痔手术常常采用传统的外剥内扎术,手术创伤大,术中术后出血较多、术后疼痛剧烈、水肿较重、肛门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愈合慢,住院时间长,医疗费用高,痔组织残留较多,且在保留皮桥及黏膜桥时无从下手[5-6],同时对正常肛垫组织破坏较大,因此以往环形混合痔在治疗上十分棘手[7-11]。而笔者的原创术式痔上黏膜悬吊内痔结扎外痔切除术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术式即可彻底清除病症,较少地破坏肛垫组织,最大限度保留肛管和肛门功能及正常的解剖结构[12-14],同时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痛苦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出血少、风险低、适合基层医院开展、不借助高值耗材、价格便宜、易被患者接受等明显优势。术中缝扎痔上动脉阻断了内痔血液供应,促使痔核萎缩,阻止痔核出血;缝线刺激可引起慢性炎症,促进局部纤维化,起到黏连固定作用,防止痔核脱出;采用痔上黏膜高位缝扎悬吊可使下移的肛垫恢复上移,同时可使肛周皮肤及黏膜分束更加明显,通常在缝扎痔上黏膜相对应时位肛周皮肤及黏膜被向上悬吊后会形成自然凹陷,此处选择皮桥及黏膜桥较常规术式要容易许多,此为此项技术的核心部分,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明显比对照组效果好,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仅为72.5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出血量、术后疼痛、出血、水肿、肛门狭窄等方面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表明,痔上黏膜悬吊内痔结扎外痔切除术能够很好的改善患者病情,缩短手术时间和愈合时间,促进患者肛门功能的恢复。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分析n(%)

表2 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对比分析 ( ±s)

表2 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对比分析 ( ±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愈合时间(d)观察组 51 55.38±11.39 35.86±6.38 24.03±0.84对照组 51 105.72±23.48 69.48±5.92 32.73±1.12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分析n(%)

综上所述,采用痔上黏膜悬吊内痔结扎外痔切除术治疗环形混合痔相比于传统的外剥内扎术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猜你喜欢
痔上痔核外痔
血栓外痔,你的屁股爆过血管吗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痔疮的临床对比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优势与劣势再认识
系统干预对外痔切除术疗效的影响
保留皮肤痔核切除加原位肛管皮肤重建手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效果观察
藏药痔疮栓治疗外痔病的临床研究
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联合外痔切除与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对比
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对Ⅳ度内痔的临床分析
∧形皮瓣痔核剥离注射肛垫固定术治疗环状混合痔60例临床观察
外剥内扎皮桥减压术治疗环状混合痔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