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2018-09-26 09:33郭哓伟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17期
关键词:大田秧苗化肥

郭哓伟

1 选地

水稻种植的时候,应尽量选择有利于种子、秧苗生长的土地。首先,保证土地能够涵养水分,附近有储水地,这样才能防止水稻种植过程中的水量充足。其次,土地的酸碱度应适中,尽量选择中性的土地,避免酸碱、盐碱地。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土地应有足够的肥力,无机盐的含量应该丰富而适中,这样才能既保证水稻茁壮成长,又不会发生“烧苗”现象。

2 选种处理

就像其他作物一样,水稻的后期产量受制于前期的选种、选苗。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水稻的种植也是这样的。在选种前,播种者应根据当地环境和土地条件选择合适的种子。如果当地多病虫害,那就首先选择抗病虫害的种子。总而言之,在选择种子的时候,应尽最大可能挑选抗性高的种子,这样才能保证种子能够抵御各种寒冷天气、病害和旱涝条件。在此之上,应选择成穗率高、穗大、产量高的种子,要保证这些种子长成植株后矮壮且抗倒伏能力强。种子的处理方面,要做好消毒措施,可以将种子进行晾晒或者用种子药水浸泡。与种子药剂混合前,要将种子放在清水中浸泡使种子吸涨,然后放在袋子里以防失水。除此外还有保温催芽措施,这一般是要依种子的品种而定。

3.播种

催好芽的种子,便可以进行播种了,播种时间一般是每年的4月中下旬,播种时要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一般在每个苗床撒播4~5公斤芽种,撒播时要均匀,可以条播,也可以撒播,播后要对芽种进行镇压,将种子压进土中,但不要压得太紧太深,播种后可用薄膜保温、保湿,注意时常浇水,保持苗床湿润。

4.秧田管理

水稻秧田管理的重点是调温控水。秧苗期要控制好温度才能达到壮苗、促根的作用,一般秧苗正常生长的最佳温度在22℃~25℃这个范畴,稍稍调低点温度,能促进秧苗生长健壮,如果温度过高,达到30℃或更高,那么秧苗就会疯长,茎秆偏细,根系发育不好,以后移栽到大田反而会不适应环境变化,长势缓慢。如果温度太低,达不到秧苗生长的适宜温度,秧苗受冷,会患病,影响以后的生长。同时也要控制好水分,水分少,根系就发达一些,水分多根系往往生长受抑,茎叶长的发达,要适当控水,促进根系生长,适当壮秧。

5.大田管理

插秧后的大田管理要根据水稻分蘖力强弱及需肥的特点,抓好大田肥水管理工作。

追肥及除草:在插秧7天后施追肥(分蘖肥),黄泥田和稳水田氮肥总用量的30%全部追施,沙田和稳水性能差的田应亩留2-3kg尿素在孕穗期追施。施追肥时,每亩施精草克星1包和杀虫双大粒剂2kg与追肥混施,以除大田杂草和防二化螟的危害。

5.1 中期管理:中期是指幼穗分化到开始孕穗期。管理目标,一是壮蘖壮茎,提高成穗率,增加有效穗数,并创造条件施分化肥促大穗多粒;二是促进颖花分化,减少退化,提高结实率,增加每穗粒数。栽培应重点抓好保穗增粒措施的落实。

5.1.1 适时控肥制水。当早造插后20-25天,晚造插后18-20天,稻田达到基本够苗(亩苗数22万)时,应采取多露轻晒,促进根系深扎,提高抗性,防止倒伏,控制无效分蘖的产生,使亩苗峰控制在30万左右,成穗率达65%以上,这样既可确保有足够的有效穗数,奠定高产的穗数基础,又能使稻株在幼穗分化前叶色适度转赤,为施上分化肥作好准备。够苗时及时抓好病虫防治工作,亩用井冈霉素200毫升加水75公斤喷施,防治纹枯病。

5.1.2 幼穗分化初期增施分化肥。一般在主茎分化2期增施分化肥。通过增施氮钾结合的分化肥可以增加二次枝梗和颖花数量,促进大穗多粒。在抓好露晒田,叶色退赤的基础上,选择晴天,及时补施适量的氮钾结合的分化肥,施氮量占全期施氮的25-30%,亩施尿素5公斤,氯化钾4-6公斤(早造4公斤,晚造6公斤),或施复合肥10-15公斤(早造10公斤,晚造15公斤)。若叶色退赤或天气不好时,应推迟施或分次减量施用。

5.1.3 水分管理和病虫防治。幼穗分化初期灌回浅水,施肥后保持湿润。亩用5万单位井冈霉素200毫升加水75公斤喷施防治纹枯病和稻飞虱,并注意防治稻纵卷叶螟和细菌性条斑病等。

6.后期管理:后期是指从剑叶全出至完熟期。管理目标,优质稻生育后期有滞氮现象,栽培管理上要避免后期过氮而影响谷粒充实,以养根保叶,防止早衰,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为重点。

6.1 适当补施壮尾肥。早造可在齐穗期开始每隔一周根外追肥一次,每次亩用磷酸二氢钾0.15公斤加尿素0.5-1公斤兑水60公斤喷施;晚造后期秋高气爽,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施用壮尾肥效果更佳,可在齐穗期亩施尿素1.5公斤或复合肥4-5公斤。

6.2 科学用水。抽穗扬花期适当灌深水,灌浆后保持湿润。收获前5-7天灌跑马水,切忌过早断水,以防止后期高温逼熟,禾苗早煞稿和谷粒充实不饱而影响产量。此外,晚稻抽穗期遇北风或寒风要留几天深水层防寒。

猜你喜欢
大田秧苗化肥
7月我国化肥进口量增加
DA-6对番茄秧苗生长的影响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化肥农药减量,怎么减?
“大田后生仔”歌唱家乡
农民
化肥需求增长不均 有人欢喜有人忧
小田变大田破解农地零碎化
“小田并大田”要有序推进
基于Meanshift和Hough变换的秧苗行中心线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