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经济运行区间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2018-09-26 11:10崔建军朱函语
人文杂志 2018年7期
关键词:凯恩斯

崔建军 朱函语

内容提要 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凯恩斯革命的标志性著作,蕴含着博大精深的经济学思想。其有效需求原理和国家干预思想尽人皆知,但其经济运行区间理论却为中外经济学家所普遍忽视。本文重点挖掘凯恩斯的经济运行区间理论并探索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凯恩斯的经济运行区间理论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经济运行的上、下限在于经济繁荣和经济衰退;二是经济运行的四个稳定条件。凯恩斯经济运行区间理论的价值在于全面理性地理解凯恩斯其人及其理论体系,其现实意义在于政府调控有其客观边界,宏观调控的空间不是无穷无尽的。

关键词 凯恩斯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经济运行区间理论

〔中图分类号〕F091.3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8)07-0044-06

一、引言

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公开出版,引起了石破天惊的凯恩斯革命,其后,探索《通论》之文献,数不胜数。兹难免遗珠之嫌,择其要者,分而述之。哈佛大学汉森将凯恩斯全部理论体系归纳为:不变因素(实际上是假定条件)5个,即劳动和资本设备的质量与数量、现有生产技术、竞争程度、消费者的嗜好以及决定收入分配的社会结构;自变量4个,即消费函数、投资的边际效率表(实际上是预期利润率)、灵活偏好和货币当局可以控制的货币数量;依变数3个,即国民收入以及就业量、利率。①与凯恩斯同年出生且与其具有“瑜亮情结”②的哈佛大学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对凯恩斯《通论》评价不高,认为《通论》不过是操演5个内生变量即国民收入、就业、消费、投资和利率,还有一个外生变量即中央银行当局所能够控制的货币数量。③美国马里兰大学经济系主任杜德莱·狄拉德是凯恩斯经济学的忠实崇拜者,他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凯恩斯的一般就业理论的九条基本定理,同时形成了全面、简明、清晰的分析图式。在《凯恩斯经济学:货币经济理论》一书中,狄罗德考察了凯恩斯一般就业理论的要点,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全面分析了凯恩斯一般就业理论的推论,并明确指出:经济“波动幅度的下限确定在一个水准,即收入跌到与消费相等的水准,上限就是充分就业”。[美]狄罗德:《凯恩斯经济学:货币经济理论》,陈彪如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年,第48页。此完全符合《通论》原著的精神。在笔者看来,狄罗德对《通论》的解析,其客观性、全面性和准确性犹在阿尔文·汉森、劳伦斯·克莱因、海曼·P·明斯基等著名经济学家之上。

经济的发展潮起潮落,经济学的发展依然。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时代大潮又一次将凯恩斯及其《通论》推到了全球经济学研究的中央位置或风口浪尖,凯恩斯主义又一次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一时大有复兴之势,研究凯恩斯和《通论》的论著如雨后春笋。这里,我们姑且对散见于各种学术刊物的论文存而不论。仅就集中研究凯恩斯和《通论》的专著而言,近年来我国已经出版了大量国外经济学家研究凯恩斯和《通论》的译著。我国近期翻译出版凯恩斯研究论著的具体情况,可参见崔建军:《剑桥的回声——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理论价值再探索》,《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由于这些最近研究凯恩斯及其《通论》的作者涉及美、英、日、法、意等主要发达国家并在世界多国有各种不同译本,此无疑表明凯恩斯的王者归来以及凯恩斯主义的复兴是全球性的,其影响是长久而深远的。

中国最早研究《通论》的学者当属清华大学徐毓枬。由他翻译的《通论》中译本于1957年2月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公开出版,此对凯恩斯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与马克思和凯恩斯强烈批判萨伊定理多有不同,徐毓枬特别强调了凯恩斯对庇古就业理论的批评。徐毓枬:《当代经济理论》,商务印书馆,1948年,第19~20页。高鸿业对凯恩斯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做出了与狄拉德相似的归纳。高鸿业: 《一本拯救资本主义的名著:解读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96页。胡寄窗归纳的凯恩斯的革命性图式与汉森基本一致或相似。胡寄窗:《西方经济学说史》,立信会计出版社,1991年,第323页。

客观地说,汉森、熊彼特、狄拉德、徐毓枬、高鸿业、胡寄窗等中外著名经济学家都比较全面系统地归纳了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原理,但远没有挖掘出凯恩斯经济学的全部理论体系或凯恩斯《通论》的全部思想内容;狄拉德倒是不仅分析了凯恩斯一般就业理论,而且在一般就业理论九条基本定理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一般就业理论的引申结论。熊彼特尽管对凯恩斯的《通论》评价较低,但还是承认凯恩斯发现和发展了国民收入、就业、消费、投资、利率和货币供给量6个宏观经济变量;徐毓枬则重点强调了凯恩斯对庇古失业理论的批评。或许只有海曼·P·明斯基在凯恩斯革命的低潮时期依然研究解读《通论》是个例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海曼·P·明斯基所著《凯恩斯通论新释》出版于1975年(中译本出版于2009年),当时凯恩斯经济学处于低潮,明斯基也不是美国主流经济学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但明斯基在继承凯恩斯《通论》中投资具有不稳定性理论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金融不稳定性假说”,坚持认为市场本身有危机倾向。现在,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性假说”已经被经济学家和金融界所廣泛接受,明斯基在2008年“金融海啸”中以“明斯基时刻”(Minsky Moment)载入史册。鉴于凯恩斯的经济运行区间理论为国内外学术界所普遍忽略或根本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本文意在以《通论》徐毓枬译本作为研究样本,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凯恩斯《通论》中的经济运行区间理论进行重点挖掘和探讨,并揭示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凯恩斯经济运行区间理论的主要内容

凯恩斯在《通论》第十八章第三节中明确提出了自己非常系统的经济运行区间理论:

我们现在生活其中的经济体系,有一显著特征:即在产量与就业量方面,虽然有剧烈波动,但该经济体系并不非常不稳定,反之,似乎可以在次正常(sub-normal)状态下,停留一相当时期,既无显著倾向趋于复兴,亦无显著倾向趋于完全崩溃。而且,根据以往事实,充分就业(或近乎充分就业)是一个稀有现象,即有之,亦为时不久。变动刚开始时,可以很活跃,但在没有达到极端之前,似乎即不能支持,于是我们经常处于庸庸碌碌之境,不能说绝望,也不能说满意。②[英]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枬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11~212、212~213页。

同时,凯恩斯为自己的经济运行区间理论,提出了四个稳定条件。②大致意思是:

(1)边际消费倾向大于一,即△C/△Y>1;

(2)如果资本边际效率即预期利润率(P)、利率(R)变化不太大,则投资量(I)变化亦不太大。

(3)如果就业量(E)之改变相当温和,则货币工资(W)之改变亦不能太大。

(4)经济体系向一个方向变动到相当程度以后,会自己变换其变动方向,向相反方向变动。

由于经济稳定的四个客观条件的存在,经济复兴与经济衰退程度便有了客观的限制,如果不加以人为干预,经济运行会围绕中线运动,就业量和物价变动也会围绕着一条中线上下波动。

显而易见,凯恩斯明确提出了自己的经济运行区间理论,同时指出经济运行有四个稳定条件或约束条件。应该说,经济运行的区间在经济复兴和经济衰退之间波动以及经济运行的四个稳定条件或约束条件,构成了凯恩斯经济运行区间理论的系统而完整的内容。凯恩斯的经济运行区间理论可简要图示如下:

若要对该图示做出说明,则是上限:经济复兴;下限:经济衰退;均衡轨道:经济运行的中心线;曲折线:经济运行的可能实际轨迹。不得不强调的是,凯恩斯倡导国家干预,但同时又为自己的有效需求原理提出了严格的约束条件。

显而易见,凯恩斯独创的经济运行区间理论,完全有别于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传统的经济周期指的是经济运行一定时期内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客观现象(即经济周期一般区分为4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繁荣);凯恩斯的经济运行区间理论则重在解析经济增长有其客观边界即可能的上、下界限,其上限为经济繁荣,下限为经济衰退。

三、凯恩斯经济运行区间理论是其有效需求原理的自然引申

如上所述,汉森、狄拉德、徐毓枬、高鸿业、胡寄窗等中外经济学家比较全面系统地归纳了《通论》当中的有效需求原理,凯恩斯的经济运行区间理论正是在有效需求原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其自然引申。

凯恩斯《通论》中的有效需求原理的内在逻辑可大致概括如下:《通论》的研究对象是非充分就业均衡。导致非充分就业均衡的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在于消费倾向相对稳定并低下,投资引诱不足;消费倾向相对稳定,投资引诱不足的原因在于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利率居高不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利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又在于长期预期不佳和灵活性偏好;长期预期不佳和灵活性偏好的原因在于“三大基本心理规律”的作用;要改变“三大基本心理规律”的作用方向,就得通过两大需求管理政策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现政府干预,以达到充分就业或近乎充分就业的目的。

自然,凯恩斯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是比较悲观的,认为要达成充分就业是不容易的。可能的状态或最好的状态在于接近经济复兴或充分就业,而不是长期滞留于经济衰退状态。到此,凯恩斯就自然推导出经济运行区间,其在一定意义上是描述了经济运行的“增长走廊”。这个“增长走廊”是处于消费等于收入(C=Y,也就是马克思所谓的简单再生产,此时收入全部用于消费,没有积累)和充分就业(F)之间的开区间:(C=Y,F)。

前文图示中的上限——经济复兴,就是凯恩斯所说的充分就业(或近乎充分就业)状态。但是,它只是一种稀有现象。这种稀有现象正是凯恩斯心中的国家干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所要追求的目标。

图示中的下限——经济衰退,就是凯恩斯所谓的“不能说绝望,也不能说满意”的“庸庸碌碌之境”。也就是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都达于极限,投资引诱乏力,边际资本效率太低,不足以引导私人投资。进一步讲,就是处于凯恩斯竭力批判过的萨伊定理状态,即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均等于一。用公式表述则是:C=Y;AC=AY;△C=△Y或C/Y=1;AC/AY=1;△C/△Y=1。萨伊定理也完全可以用马克思的简单再生产的实现图式表示:

I(V+M)=IIC;

I(C+V+M)= IC+ IIC;

II(C+V+M)= I(V+M)+ II(V+M)。

当然,此时的均衡是低水平的均衡,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简单再生产,抑或凯恩斯所说的最低就业量,低于此就业水平,生活便受到威胁。

四、凯恩斯经济运行区间理论的启迪

凯恩斯经济运行区间理论的理论启迪和现实意义是多方面的。通过经济运行区间理论,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凯恩斯其人及其著作:凯恩斯不是纯粹的国家干预论者,《通论》实际上倡导混合经济,主张国家干预和市场力量的有效结合。同时,经济运行区间理论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我们生活其中的中国经济运行实际,其中一个主要推论就是中国依靠投资驱动的经济高速增长是不可持续的。

1.凯恩斯绝不是纯粹的国家干预论者

从古典学派的自由放任传统到凯恩斯自己的自由放任和国家调控相结合,凯恩斯经历了“长时期的挣扎,以求摆脱传统的想法与说法”。②③[英]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枬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3、7、326页。

在《通论》第一章“正名”中,凯恩斯意气风发:“经典学派之前提,只适用于一种特例,而不适用于通常情形;经典学派所假定的情形,是各种可能的均衡位置之极限点,而且这种特例所含属性,恰不是实际经济社会所含有的。结果是理论与事实不符,应用起来非常糟糕”。②从复杂的研究过程“消费倾向”“投资引诱”等,到第十八章“就业通论提要”第一、二节总结自己的理论体系有效需求原理,再到第三节花费和第一、二节同样的篇幅(四页半)却提出了系统完整的经济运行区间理论,应该说,凯恩斯对古典学派的批判态度软化了。

透过《通论》最后一章即第二十四章“结语:略论《通论》可以引起的社会哲学”中的一段话——“我们对于经典学派理论之批评,倒不在发现其分析有什么逻辑错误,而在指出该理论所根据的几个暗中假定很少或从未能满足,故不能用该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但设实行管理以后,总产量与充分就业下之产量相差不远,则从这点开始,经典学派理论还是对的。”③——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凯恩斯对古典学派的批判态度不仅彻底软化了,甚至存在向古典学派回归的倾向。一本《通论》,凯恩斯实际上经历了从左到右的逐步转向。到了晚年,凯恩斯的思想愈加保守,在此意义上,克莱因的“凯恩斯始终是个古典经济学家”这句话还是十分中肯的。[美]克莱因:《凯恩斯的革命》,薛蕃康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第7页。显而易见,凯恩斯《通论》的中心思想是强调自由放任传统和国家调控的有效结合,而不是一味地倡导国家干预。就个人信仰来说,凯恩斯无疑是个极端的自由主义者,这是欧美传统文化下杰出人物的共同傳统。只是因为经济危机的缘由,凯恩斯才不得不走上痛苦的反叛之路。我们应该忠实继承《通论》原文的精神,还原凯恩斯及其《通论》的应有本来面目。

从凯恩斯的经济运行区间理论中,完全可以推导出简单明确的自然逻辑推论:既然经济运行有其客观存在的区间或客观“增长走廊”,不可能无限增长或无限衰退,那么,宏观经济调控也应该有其客观空间或限制,因而也不可能是无穷无尽的。正是由于此经济运行区间理论的存在,凯恩斯对货币政策信心略显不足,对财政政策倒抱有非常高的期望。

2.中国靠投资驱动的经济高速增长是不可持续的

这是凯恩斯经济运行区间理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有益警示,高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任何经济体都不可能将经济增长长久地维持在高水平的充分就业上。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强烈依赖投资驱动,实质上是靠增发货币驱动。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国实施了大规模的扩张性货币政策,货币供给量从2008年的475166.6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1676768.54亿元,增长率高达252.88%;与之同时,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仅增长了161.13%;中国的货币化率(M2/GDP)从2008年的150.01%提高到2017年的202.72%;货币资源配置效率即单位货币供给所推动的国内生产总值产出(GDP/M2)却从2008年的0.67元下降到2017年的0.49元。数据表明,中国传统的依赖投资驱动实质上是依赖增发货币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具体统计数据,见表1。

其实,货币化率(M2/GDP)越高,单位货币供给所推动的GDP产出越少,货币资源配置效率(GDP/ M2)越低。货币化率一方面可以衡量金融发展程度,另一方面其倒数却是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指标。戈德史密斯、麦金农等人的金融发展理论以偏概全,存在明显的局限性甚至错误,我们不可为其所误导。

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国政府不失时机地推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此决策完全正确。正因为货币供给太多,流动性泛滥成灾,才会有高房价泡沫,才会有“票子多”与“资金少”以及“高货币化率”与“高利率”并存的逻辑悖论,才会炒风四起:炒股、炒金、炒汇、炒房地产……凡此等等,不一而足。本来,房地产是不动产,如今已经当作金融资产炒作了。如果不去杠杆、去刺激,中国难免“穿新鞋,走老路”,重回投资主导模式。其结果只能是一边改革,同时又一边制造未来被改革的对象。

放眼全球,中国的货币化率已经非常高了,货币资源配置效率远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值得我们高度警觉和正视。世界GDP总额及货币化率,见表2。

由表2可见,世界平均货币化率大概是100%多一点,而中国的货币化率已经超过200%,几乎是全球平均货币化率的2倍,确实是太高了。与之同时,中国的货币资源配置效率(2016年,0.48)也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16年,0.91);2008年至2016年,中国货币资源配置效率下降了28.4%(即(0.67-0.48)/0.67),世界平均水平仅下降了8.1%(即(0.99-0.91)/0.99)。

凯恩斯的经济运行区间理论告诉世人,国家干预即政府调控的操作空间与能力是有客观限度的,而不是无穷无尽的。当今全球流动性泛滥成灾,不是凯恩斯理论错了,而是缘自世界各国政府对凯恩斯的货币非中性原理和货币供给外生性原理的滥用。同时,也是忽视凯恩斯经济运行区间理论,盲目追求GDP增长所带来的苦果。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作为危机发源地的美国已经多次加息,货币政策开始重回传统轨道。对此以美国货币政策转向为标志的全球潮流,我们也只能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将经济运行尽可能稳定于繁荣或接近繁荣一端。用凯恩斯的话说就是“使我们永远处于准繁荣情况”。

五、简短的结论

凯恩斯的经济运行区间理论是凯恩斯《通论》思想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经济运行的区间在经济复兴和经济衰退之间波动以及经济运行的四个稳定条件或约束条件,构成了凯恩斯经济运行区间理论的系统而完整的内容。凯恩斯独创的经济运行区间理论也完全有别于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周期也称商业周期或景气循环,它指的是经济运行一定时期内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客观现象,经济周期一般区分为4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繁荣。凯恩斯的经济运行区间理论则侧重于解析经济增长的客观边界即可能的上、下界限,其上限为经济繁荣,下限为经济衰退。

凯恩斯的经济运行区间理论告诉我们:经济运行有其客观边界,它是处于消费等于收入(C=Y,即简单再生产)和充分就业(F)之间的开区间:(C=Y,F)。由此,政府宏观调控自然有其客观边界。推而言之,政府宏观调控也应该有客观限制,它也不可能是无穷无尽的。

改革开放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一直靠政府主导的投资驱动。显然,依据凯恩斯的经济运行区间理论,这种靠投资驱动的经济高速增长是难以持续的。中国经济要保持长期稳定增长,必须依靠结构性改革,积极寻求經济增长的内生力量。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责任编辑:牛泽东

猜你喜欢
凯恩斯
多赚两只蛋的钱
多赚两只蛋的钱
多赚两只蛋的钱
亲密爱人
多赚两颗蛋的钱
那不只是一条鱼
凯恩斯与弗里德曼通货膨胀理论比较
凯恩斯经济学与罗斯福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