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蛆和灰霉病的防治

2018-09-27 02:33
农业知识 2018年34期
关键词:韭蛆扣棚灰霉病

韭蛆和灰霉病是韭菜生产的两大病虫害。韭蛆的学名叫韭菜迟眼蕈蚊,是北方有机韭菜生产中最主要、最难治的虫害。防治韭蛆要先了解韭蛆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危害特点,结合农业、物理、生物防治等多种防治方法,多管齐下,将有机韭菜的损失减至最轻。

首先说韭蛆产生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施入腐熟不好的有机肥生蛆。二是韭菜收割后的割茬液体落在地面上腐败后散发出臭味吸引韭蛆成虫产卵危害,韭蛆一旦造成危害,可使韭菜减产20%~80%,严重地块可造成绝产。

解决办法有:1.使用有机肥要完全腐熟好,最好喷上一次杀虫药。2.收割韭菜前3天喷1次300倍EM溶液,从而消除收割后割茬液体落到地上发出臭味引蛆产卵。3.在韭菜立秋和冬季扣棚时分别3次冲入苦参碱,每次每667平方米1千克。4.每次浇水每667平方米要冲入EM2千克。5.搭建防虫网,网内挂黄板进行物理防治。6.及时清除韭蛆繁殖场所,韭蛆对葱蒜气味较敏感,喜食腐败的东西,并在其上产卵,要及时清理菜畦里的残枝枯叶及杂草,降低幼虫孵化率和羽化率。播种时提倡使用秸秆覆盖杂草,采用人工除草。

灰霉病俗称白点病,主要危害叶片,是危害韭菜生长的主要病害。灰霉病是由真菌反致病原菌在土地中越冬造成的。华北地区6月菌核散发产生孢子在空气中传播,冬季上市的韭菜扣棚后,白天温度高,越冬的病原菌活动频繁,晚上气温下降,韭菜的抵抗能力也下

降。特别是长到3~4片叶时,突然发病对韭菜生产造成毁灭性打击,防治办法如下:1.在6月份孢子扩散期,用武夷菌素、大黄素甲醚防治,每隔10天1次,连续防3次。2.通过EM改良土壤,增施EM生物有机肥,EM喷洒,EM冲施等措施减少灰霉病的发生。3.冬季扣棚后每隔1周喷洒1次500倍EM溶液,增加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从而抑制有害的微生物。

猜你喜欢
韭蛆扣棚灰霉病
韭菜扣棚后的管理
番茄灰霉病巧防治
草莓高效栽培技术
散叶莴苣灰霉病药剂筛选试验
莘县地区灰霉病菌对腐霉利的抗药性研究
甜查理草莓管理技术要点
邯郸地区噻虫胺防治韭蛆的田间药效试验
韭蛆综合治理研究及应用
韭蛆种群动态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邯郸地区昆虫病原线虫制剂防治韭蛆效果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