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秸秆全生料平菇栽培技术

2018-09-27 02:33
农业知识 2018年34期
关键词:装袋麦草生料

每年麦收季节会产生大量秸秆,部分还田后,仍会有大量剩余。若无好的利用途径,回收费用高、价值低,农民多采取随意堆放,火灾隐患大。平菇属担子菌门、伞菌纲、侧耳属,是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食用菌,市场需求量大。莱西市农业局的技术人员经过连续几年不断摸索创新,形成一套小麦秸秆全生料平菇栽培技术,由于该技术简单易学,原材料易得,不需要灭菌锅等设备投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推广价值高。其生产过程如下:

一、建蘑菇棚。普通简易蘑菇棚即可,面积为667平方米的棚只需投资1.3万元左右,可投放11~13吨秸秆,一季可生产平菇15吨左右,一年可栽培两季。好多农户利用空闲季节日光温室,覆盖秸秆等遮阳,或窗户通风好的空闲平房作菇棚,则更为经济。

二、原料选择。选择麦收后无严重霉变的新鲜麦草即可。将麦草铡切成3~5厘米长,以便装袋。也可用长麦草直接装袋,缺点是装袋慢,容易扎破菌袋。

三、麦秸软化。修建普通水泥贮水池,大小根据场地或软化麦草数量灵活掌握。建好后放水到水池容量的2/3,取水重量1.0%的的石灰撒入,混合均匀。然后一层一层放入麦草,水浸过麦草,用重物压实。麦草处理时间冬季适当长些,为24小时左右。夏季应减少处理时间为10小时左右。

四、装袋接种。1.打包模具:用光滑木板制作35×35厘米的方形模具备用。2.菌袋规格:选用55×100厘米的菌袋。3.菌种:选用适宜秸秆用草丰等生产用商品菌种。4.装包:模具准备好后,将菌种掰碎成颗粒状备用,然后将菌袋套入模具,按照一层菌种一层麦草装满即可。

五、堆放发菌。菌袋装好后,放入发菌室发菌。期间注意通风,温度控制在28℃内,以免高温烧包。

六、压包。菌丝开始吃料时进行压包放气。

七、发菌完成。约30天左右菌袋即可发满菌丝,再经过10多天菌丝彻底健壮,马上打开菌袋两头,交叉叠放,使氧气进入,拉大昼夜温差,很快就可出菇。

八、出菇管理。

1.温度控制:平菇是变温性结实菌类,变温刺激有利于平菇子实体的形成,拉大昼夜温差10~12℃,以刺激出菇。

2.水分管理:由于麦草秸秆生料吸水量大,平菇生长所需水分皆来自麦草内部,出菇期间无需喷水,只需保持地面清爽潮湿、保持通风。

3.加强通风换气:定时通风,低温季节1天1次,每次30分钟。气温高时,1天2~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换气多在早晚进行,切忌高湿不透气。

4.控制光照:散射光可诱导早出菇、多出菇。黑暗则不出菇。光照不足,出菇少,柄长,盖小,色淡,畸形,所以,维持菇棚内有“三分阳七分阴”的光照为宜。

九、病虫害防治

1.夏季气温高,易出现烧包现象,在摆放菌包时要注意排放间隙,形成前后对流风,加强温度控制,多进行通风换气。

2.绿霉是平菇菌包最常见的杂菌,应以预防为主,注意菇房内清洁卫生。个别菌袋出现绿霉后,用生石灰粉撒在患处,菌丝愈合能力较强,可盖过患处继续生长。

3.夏季蚊虫较多,以预防为主,多采用灭虫灯,可使用少量防虫灵。

十、采菇

采收时用手按住菇丛基部,轻轻旋钮即可。采收后进行简单加工,准备进入市场。一茬菇出完后,将袋口放下,菌丝休养生息,准备下一茬出菇。

十一、小麦秸秆全生料栽培平菇技术创新与优势

1.小麦秸秆只需浸泡处理就可直接使用,无需发酵或灭菌,省去购置建设灭菌锅等设备费用(一般需要10多万元)。

2.管理粗犷,节省人力物力。原料简单易得成本低,采用大菌包(一个15千克左右),含水量大,栽培过程无需喷水。

3.转化率高。大菌包出菇效率高,出菇时间长,可出5~6茬。小麦秸秆与平菇的转换率为1∶1.2,即0.5千克秸秆可生产0.6千克平菇,头茬单朵菇最大可达2.5千克,出菇量多。667平方米的菇棚可投放11~13吨秸秆,一季可以生产平菇15吨左右,一年可栽培两季。

4.生态环保,质量高。这种栽培模式杂菌污染率极低、病虫害少,几乎不施用化学药剂,口感比传统栽培的平菇脆、甜、滑、嫩。可消耗大量小麦秸秆,杜绝焚烧引起的环境污染或火灾隐患。

猜你喜欢
装袋麦草生料
小麦-中间偃麦草2A/6St代换系014-459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黄磷渣对水泥生料分解和煅烧过程的影响
一种PLC控制的两工位自动装袋装置设计
生料配料影响因素及调整措施分析
菇农装袋忙
水泥生产线生料磨协同脱汞及其后烟气汞形态分布研究*
新型液动食用菌装袋机的设计要点与应用*
一根麦草
浅析窑灰对熟料质量的影响
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