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普惠金融发展分析

2018-09-28 05:28吴泽飞
经营者 2018年13期
关键词:普惠金融互联网金融

吴泽飞

摘 要 在当下互联网金融时代背景下,普惠金融这种融资方式崭露头角,它大大地提升了互联网管理与服务水平,将金融活动扩散到各个领域之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此处重点对互联网金融时代下的普惠金融发展做了深度分析。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普惠金融 發展分析

互联网金融改变了原始的金融模式,是金融行业的一大进步,利用金融业务活动和网络技术结合以及信息技术手段扩充金融活动的服务主体来促进金融行业的发展。而普惠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需深入地了解分析,才可以促进其长远发展。

一、普惠金融的含义及发展现状

(一)普惠金融的含义

普惠金融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届时常运用的是微型金融理念。2005年,联合国正式提出了涵盖微型金融,并具有更广泛定义的“普惠金融”概念,即以可负担的成本,有效、全方位地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金融服务。我国国务院印发的《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对普惠金融的定义、覆盖群体及发展目标作了明确的界定,指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通过加大政策引导扶持、加强金融体系建设、健全金融基础设施,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并确定农民、小微企业、城镇低收入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其他特殊群体为普惠金融服务对象。

从大体上来看,普惠金融可以理解为个人、组织或者群体在某些情况下得到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的体验和所持的机会。这种情况下公平性对于群体和个人比较重要,得到的概率是一样的,能够享受一样的服务。从小角度来看,普惠金融可以理解为网络内容确定信息后金融机构收入不高的群体,给予一种可得到的服务,在其间金融服务的大众化程度比较重要,满足条件就可以得到相应的金融服务。

(二)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

普惠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相牵连,互联网金融就是以网络平台来研发的新兴金融服务活动,吸收了其他商业服务模式的优点,进而重新组建自我的服务模式,以网络快速传递的特点进行宣传。国家与政府很看重普惠金融的发展,在贫困偏远地区、小型企业中鼓励普惠金融,希望彰显其优势和用处。综合来说,我国银行都在寻找转型升级之路,利用网络金融服务,结合本体的实际状况,对金融业务进行结构调整。商业银行的原始模式在普惠金融服务中还存在许多短板,需要及时防范。

二、互联网在普惠金融的发展中的价值

(一)资源范围与渠道较为广泛

当今,互联网是地方数据库和传媒信息链接的网络模式,可提供多元化、多层次、多领域、大范围的信息内容,促进了普惠金融在网络中的发展。总体来看,其网络发展带有公平性,理解为所有个人和金融机构获取来自网络的信息是一样的,拥有相应的权利和服务范围,还带有开放性。可以说,网络内容有开发共享的特点,网络普惠金融的某些原始机构可以以自身的需求得到各种信息。这种平等开放的环境给普惠金融前进带来一定机遇,原始的行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利用网络获取各类资源,给普惠金融服务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互联网可以为普惠金融的融资活动提供更多的资源

以网络为基础,可以得到各种信息,网络在线交流和现实中的交易还是存在差距,金融机构可能以主观想法作为评价的标准,利用网络平台会得到更加公正的对待,可以获得同等的贷款。网络资源也可以用来查找各种信息服务。利用网络展开金融活动能够摆脱时间、场地的限制传送各类信息,给客户提供24小时咨询服务,这种方法深度挖掘了潜在的客户群体,促进了普惠金融的发展。

(三)加快资金流动速度

网络世界中有许多不同的群体,普惠金融可提供相应种类的贷款给相应的群体,此举可以提高业务的目的性,发现相应群体的不同需求。普惠金融可提供可承受范围内的贷款给予大学生以及青年这一主要网络群体。在实际操作中,用户利用网络平台查找商务银行和金融机构官网的内容,注册一个账户,基于自己需要的业务服务来填写相关信息,银行在审核填写信息内容无误后分发相应的贷款,即小额度贷款。普惠金融应当把低收入群体作为主要的服务对象,其优点在于贷款额度小、回收率高,可以加快银行和相关金融机构的资金流转速度,回笼资金的速度快,从而提供更人性化的金融服务。

(四)服务对象也不断拓展

余额宝、理财通等为网络时代最基本的普惠金融服务,这些以网络技术为主的软件具有大众化性质,口碑也比较好。人们能比较快地接受阿里巴巴以及腾讯的余额宝、理财通,从而大幅度提高了用户数量,对原始商业银行以及金融机构的冲击很大。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提高信用,开发新的服务产品和金融项目来吸引用户参与,加强对普惠金融道路的建设,使普惠金融经久不衰。

三、基于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普惠金融发展策略

(一)商业银行升级转型

互联网时代下,普惠金融的各项推广给原始的银行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商业银行要找出自身的短板以及分析互联网金融的重要作用,深入了解普惠金融的内在意义。我国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要深度分析、了解普惠金融,结合市场发展的走向,系统地调查、整合、重组自身业务结构,对其合理地提升。结合银行的营业点合理布置网点,以业务强化网络服务以及自身的信誉和整体实力来升级网络金融服务业务,建立良好的网络金融环境,为普惠金融活动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构建完善的网络信用机制

在网络时代要助推普惠金融的稳步发展,需要结合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实际状况对它进行完整清晰的处理,结合相应政府部门来控制其受益者才能实现稳定发展。商业银行以及金融机构要妥善处理存在的各种风险,策划出一套健全合理的贷款方案,加大管理力度,逐步增强管理防范意识,创建完整的网络信用体系,分析出贷款人的信贷信用等级高低,获取不同的内容信息,在金融机构和有关部门的努力下,审核用户的信息是否真实,批准通过满足条件的用户。与此同时,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强大众的信用道德观念,构造安全性、诚信度高的社会环境。同时,网络环境的净化也刻不容缓,要利用明文法律条例强化社会法制道德,加大对普惠金融的管理力度,将普惠金融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之中。

(三)加强风险防范处理,企业做好风险防范

互联网技术在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给金融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对其中一些不可忽略的风险问题引起重视。在实际生活中要想助推普惠金融长久地发展下去,那么必须以金融市场的发展走向和实际发展情况探索出更加有用的管理方式方法,提前做好防范风险的措施,给予各项金融服务一个安全、有保障、稳定的发展环境。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找到市场营销策略的合适位置,分析出各项经营活动存在的风险,突出企业自身存在的優点,利用核心竞争优势强化控制,稳定各项信息的对称性:利用各项新技术提高对客户的识别能力,还要加强对风险的防范能力和意识,减少金融风险问题。与此同时,金融机构和商业银行在举行普惠金融活动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各种信息内容,利用大数据对它进行深层次的发掘和处理,提高整体信息资源的利用率,结合实际情况有目的性地提供业务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将存在的风险降低。

(四)综合市场发展趋势,适当增加互联网服务业务

在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商业银行以及金融机构要充分显示出普惠金融的作用和特点,就要将原始的业务模式与互联网技术相互结合起来,纳入原始金融的强势之处,扩展普惠金融的各类产品,进一步满足不同阶层、不同层次的客户需求,做出更有目标性的普惠金融服务业务活动,利用互联网平台给客户提供各种各样关于普惠金融业务活动的咨询和办理,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普惠金融服务的增值服务,增加一些利息较低的普惠金融活动贷款,推出专项咨询服务平台。只有这样才能彰显普惠金融的真正意义,从根本上解决其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四、结语

普惠金融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有效地解决了许多矛盾问题,给人民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在当今网络时代背景之下,利用商业银行转型升级、建立健全的互联网信用机制、仔细做好风险防范处理措施,深入调研市场的发展走向,适量增加互联网服务业务的方式,切实地助推普惠金融在当今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给大众带来收益和好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处理各类问题,为当今社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为厦门大学)

参考文献

[1] 潘钦锋,周立斌.基于互联网金融视角下我国惠普金融发展研究[J].特区经济,2018(03):157-158.

[2] 冯欣然.互联网环境下普惠金融的前景创新进展[J].财经界(学术版),2016(24):5.

猜你喜欢
普惠金融互联网金融
普惠金融下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路径剖析
国内P2P平台风险控制比较分析
欠发达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村手机银行发展现状研究
农村普惠金融浅析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对策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