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2018-09-28 10:37王爱芝
东方教育 2018年24期
关键词:创造力创造性想象力

王爱芝

摘要:学前教育是教育的基础,重视幼儿的素质教育,使幼儿能接受优质的学前教育,其影响和意义是深远的。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近年来对幼儿的素质教育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本文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进行阐述。

关键词:潜质创造性精神实践能力成就感角色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创造力看作是科学家、艺术家、发明家的个人财富。然而创造力是所有正常的人在不同程度上具有的一种普遍特性。幼儿同样具有与其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创造性萌芽,不受习惯约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它是一种潜在的才能,因此,幼儿期是幼儿创造力开发的萌芽期,这一点应当是无可非议的。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呢?

一、呵护幼儿的创造幼芽。

对于幼儿的创造力而言,比教育更适合的是当幼儿初步萌发创造意识时,要呵护、诱导,激发其创造的兴趣。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霍姆林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教育技巧的奥秘在于:儿童从一个好老师那里很少听到禁止,而经常听到的是表扬和鼓励的话。”幼儿在游戏中,难免造成杂乱的局面,特别是小班幼儿,杂乱从他们的立场看也是有秩序的,他们把木竹片撒得到处都是,孩子认为这是河里的小竹船,要救小蚂蚁。他们把所有的玩具结成各种形式,编织他们的幻想世界。若在此时把那些玩具一个个拿开,整得井然有序,无疑妨碍了孩子的幻想,有幻想才会有创造。多鼓励表扬、接纳、容忍、允许孩子自由地联想、自由活动,这将有利于孩子的创造力的发展。

幼儿的创造力主要表现在游戏、绘画、搭积木、语言活动、思维活动和个性特征等方面。如:玩打仗的游戏,幼儿用积木搭成不同形状的“大炮”、“飞机”、“大桥”,用废旧物品制作“电话”、“望远镜”等,他们在游戏中使用的“军用武器”都是假的,但他们玩起来却像是真的样,一会儿站岗放哨,一会儿开飞机开大炮,嘴里还念念有词,时常用身体动作表现游戏中的人物形象。游戏是孩子的生命,游戏是幼兒园教育教学的基本活动,幼儿在游戏中可以无拘无束地反映现实生活,充分发挥着各自的想象力、创造力。作为教师,对幼儿的创造力是扶持培养还是反对限制,将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后果。一些人认为活泼好动的孩子难管,鬼点子多,像小猴似的。因此,总是想方设法把他们“管起来”,要求孩子的言行举止都看教师的眼色,听从教师的指挥。长此以往,表面看起来纪律常规很好,个个都很听话,然而,幼儿的创造力却在这一过程中被毁灭了。问起话来一问三不知或模式回答,不善于动脑筋,不愿尝试新事物,不爱与人交往,做事有始无终,胆小怕事。像这样的孩子将来怎能担当建设祖国的重任呢?孩子的一些大胆的设想,一些与众不同的行为,实际上是其创造性思维活跃的突出反映。创造力作为一种幼儿与生俱来的潜质,但由于这方面的培养往往被成人忽略,以至得不到鼓励、强化、训练,因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创造力也最容易被挫伤、压抑、退化直至消失。

二、从小培养幼儿的好奇心与想象力。

幼儿园的孩子(2-6岁)往往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的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特别爱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爱提问是幼儿求知、探索精神的体现,而孩子问的问题是各式各样的,有些问题似乎很“傻”。作为老师要鼓励、引导孩子提出各种问题,并创造环境、条件,帮助他们自己开动脑筋,去寻找答案,需要老师、家长讲解时,要耐心地多启发、多开导,而不要一下告诉他答案,不能因为孩子的追问而产生厌倦、不耐烦、不理睬,甚至说:“滚开、吵死了、讨厌”等话,这样会极大地伤害孩子的求知欲望。正确对待孩子的提问,鼓励和引导孩子的求知、探索行为,有利于萌发幼儿的创造力。

幼儿的好奇心与想象力是创造力的翅膀和先导,而富于好奇心与想象力正是幼儿天然的心理特征。教师或家长要鼓励更多的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尽管孩子的想象力是很离奇古怪、异想天开,对孩子想象及创作出来的作品,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丰富幼儿的知识,扩大孩子的视野。有研究表明,教师多偏爱和自己心理类型相同的学生,并且极力用自己的心理类型塑造学生。创造型教师当然欣赏学生的创造性,并极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所以创造型学生不但不会受到压抑,反而有机会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美国著名创造专家托兰斯发现:儿童在具有旺盛求知欲教师的指导下,创造性活动会很多,反之,教师缺乏创造性,则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就很少,教师的人格对学生产生潜移墨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根据需要不断转换角色,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要全面了解幼儿、研究幼儿、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创造力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基础上的,一个人的知识贫乏,掌握信息量少,是不可能有多少创造力的。所以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就应不断增进孩子的知识,为孩子提供适合的读物和视听材料,提供各种向自然和社会学习的机会,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爬山、涉水、进入神秘的森林、山洞,在绿茵茵的草地上嬉戏,去采摘野花,捕捉昆虫,仰望蓝天变幻多端、漂亮浮动的白云,欣赏美丽的夕阳、晚霞……这既能促进孩子求知欲望、好奇心、想象力,又能丰富孩子的知识,从而萌发孩子的创造性。

三、要创设培养幼儿创造力的良好环境。

教师的教育行为是受教育观念支配的,创造型教师自然具有创造教育观点,喜欢营造有利于创造的环境氛围,实施创造性教育。这样的环境与教育正好适合创造型学生的需要,可以使创造型学生如鱼得水。因此,在培养幼儿创造力的过程中要做到不随意干涉孩子,不强制孩子,随意性地斥责孩子的多端性思考。

在物质方面,应提供给幼儿充足的时间,独立的空间和一些基本材料,让孩子自己去动脑筋组合、拆装、创造,以此激发其创造力。时间和空间要根据孩子的兴趣来决定,不能以大人的意愿决定。曾经有一男孩用斧头把钢琴炸掉,他认为钢琴坏了就可以不要弹琴了,练琴对他来说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我们很多东西都是站在成人的角度,成人的立场上看问题,大人需要的东西就希望在孩子身上体现,这是对孩子的不尊重。

四、要对幼儿进行赞扬和鼓励。

在幼儿的思维活动中,形象思维比较发达,他们还会产生丰富的联想和幻想。当幼儿进入联想和幻想的境界时,他们所想象出来的东西往往是成人所难以达到的那种稚拙、单纯的完美。而当幼儿把自己所想象的形象呈现出来的时候,或许并不像成人所想象那样合理和完美。作为幼儿教师应该看重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幼儿大胆思考和想象,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激发其探索欲和成就感。作为教师不应该随意喝斥、嘲讽,使其扼杀在萌芽状态,而应对其进行正确引导、鼓励、解释和帮助,使其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想象和思维,改进自己的“创造”,培养其自信心和创造力。

总之,教师应更多地给孩子以自主,让其有进行创造活动的权利和机会。而自主来自于教师对孩子的理解,创造的权利来自于教师对孩子兴趣爱好的尊重。教师要给幼儿自主,把他们从清规戒律中解放出来,使他们在自由的天地里、在各项活动中,充分用眼、用手、用脑去发现、去创造。

猜你喜欢
创造力创造性想象力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这才叫指尖上的智慧
想象力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
知识漫画
物质及其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