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模式的实践探索

2018-09-28 10:37王晓戎
东方教育 2018年24期
关键词:社会支持留守儿童

王晓戎

摘要:本研究探索学校教育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及家长联合机制的建立,发挥社会对留守儿童的监护和照顾作用。尝试形成“社工+助工+义工”的联动服务。组织在校大学生成立辅导小组,对陕西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帮助、辅导和关爱,让他们在社区中找到心理支持和归属感。

关键词: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代管家长

由于农民进城务工导致在家庭教育起到重要作用的父母教育的缺位,导致儿童在接受家庭教育方面产生了很大的缺陷,在此状况下,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受到了影响。因此,为了让留守儿童受到更好的教育,本研究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支持实践进行探讨,分别提出相应的建议。政府层面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社会保护,推进社会整体的融入。通过各方社会力量的聚集,成立一个专门机构旨在为留守儿童构建完善的监护体系,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全面的保障,这一机构的组成人员可以包括基层党政机关的退休人员、中小学退休老师、具有较高素质的村民和青年志愿者,各自发挥自身特长,为留守儿童提供多方位的帮助和支持。

因媒体具有覆盖面范围广、影响力大的特质,还应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宣传报道,使社会各界认识到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和解决他们存在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引起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呼吁更多的人参与到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群体中,为留守儿童送去关爱和呵护。同时,新闻媒体也应遵守务实、求真的职业道德,不可过分夸大留守儿童问题的严重性,并适时报道留守儿童良好的品质,不能使人们对留守儿童形成刻板印象和偏见。新闻媒体还应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正面报道,这也有利于留守儿童形成自立自强的人格。此外,专业社会工作者也应参与到为留守儿童服务的大军中来,利用专业方法为留守儿童实施帮助,如可以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专业方法,使留守儿童能够正确认识自我,拥有独立生活和学习的能力,增强适应家庭和社会环境的能力,激发自身潜能。

一、建立代管家长制

“代管家长”,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父母的角色,使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在生活上多了一些嘘寒问暖,在学习上多了一些辅导,在情感上多了一些交流慰藉,使家庭智能缺位的孩子有了较好的教育补偿,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了一个和谐的空间。后柳镇是陕西省石泉县最早实行“代理家长制”的乡镇。后柳镇从镇上的干部、教师共200余人中遴选出80多人,担当父母双双出去打工的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

代理家长的职责包括:每学期捐赠现金;每周为留守儿童辅导一次作业;每月与留守儿童交心一次;每月帮助孩子与家长电话联系一次;每学期与留守儿童一起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每学期参加一次家长会;每半年进行一次家访;每学期至少将留守儿童带回家一次。

多年来,石泉县将“留守儿童代理家长制”在全县推开,共有数千名干部、教师及社会人士担当起了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给孩子们送去亲情。

二、建设村镇儿童活动中心

多年来,陕西省石泉县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政府工作的运行、考评体系,经过不断探索实践,建立了“党政统筹、部门联动、学校为主、家庭尽责、社会参与、儿童为本”的“六位一体”留守儿童教育管护长效工作机制。石泉县建立了“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援助为辅,积极吸纳民间资金”的关爱工作经费投入机制,从财力上保证了留守儿童成长中心、社区活动中心和托管中心建设按规划稳步推进。目前,该县已建成30余所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中心,中心不仅要解决留守儿童的食宿问题,还要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石泉县在每所学校都建立了留守儿童教育管护队伍。县教体局要求各学校从在职教师中,考察遴选年富力强、富有爱心的教师担任生活管理和专业辅导老师,在学校内部构建了校长负责、班主任和辅导老师主抓,科任老师密切配合的学校教育管护工作队伍,充分满足留守儿童生活、学习、娱乐、亲情等需要。

三、尝试形成“社工+助工+义工”的联动服务

要走进留守儿童的生活,拉近与他们的距离,通过面对面的帮扶,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切实的关爱。重视公益组织、大学生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的作用,民政部门、公益组织、志愿者服务等组织要采取联合行动 ,协调活动时间,以“值班制”方式进行持续性看望,使关爱行动能够细水长流。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组织在校大学生成立辅导小组对陕西劳务输出地留守儿童进行帮助、辅导和关爱,给予留守儿童来自社会和他人的关怀,让他们在社区中找到心理支持和归属感。组织学前班儿童学习儿童歌曲、儿童舞蹈、儿童绘画,召集小学生开展读书、讲故事比赛;指导初中生科学使用媒体网络辅导学习。

陕西省洋县为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该县每年春秋两季开学初均对全县“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状况进行摸底调查统计,通过发放留守儿童情况登记表,采取上门咨询、走访调查等形式,以学校为基础、以村为单位,进行拉网式排查建立“留守儿童”档案、留守儿童信息卡等,同时建立“三知、三多、三沟通”机制,即:对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留守儿童监护人情况、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去向及联系电话等方面情况的知晓;多与留守儿童谈心、交心、暖心;多开展充满人文关怀的集体活动,多到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家访;定期与留守儿童的父母、监护人、所在学校、代管人进行沟通,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通过对陕西部分地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实地调研,研究者认为应该以“社工为引领,助工为主体,义工为辅助”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模式,走出一条新路。陕西欠发达地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决定了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建设成一只成熟的社工人才队伍。为了弥补专业社工人才不足,使社会工作可以全面、稳固的推进,可以考虑将陕西部分地区的社区干部和社会志愿者有效地整合到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中,进行专业的理论培训和实务锻炼,成为助工的有益补充。另外,可以大量招募义工,义工与专业社工相比,存在人員队伍不稳定、服务时间受限等劣势,却拥有人数众多、经验丰富、分布地域广等优势。在陕西部分地区,义工可以在留守儿童的教育辅导、社区矫正等工作方面辅助专业社工开展社会服务的工作,实现社工和义工的良性互动。最终实现“社工引领助工,义工协助社工,群众参与社工”的良性互动格局。总之,在目前留守儿童还将在一个较长时期继续存在的国情下,我们在尽一切努力改善其生存、教育环境的同时,还应在这些孩子的思想里导入一种健康向上的精神动力,使不同境遇下的留守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都能成为有自信、有理想的留守儿童。

参考文献:

[1]梁维.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系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2]孙雪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D].吉林大学,2012.

[3]殷世东,朱明山.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基于皖北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6(2).

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基于农村留守儿童需要的社会援助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4JK2137);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项目编号SGH13197)陕西省社科联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3C008)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社会支持留守儿童
高校辅导员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关系探析
职高生家庭教养方式、社会支持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脑卒中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照护负担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社会支持与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关系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的生存写照与人文关怀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一课》中教师娜迪亚悲剧形象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