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2018-09-28 10:37徐宪业
东方教育 2018年24期
关键词: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小学数学

徐宪业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当前创新能力受到较大关注,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育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制定明确的教学计划,设计多样化的形式来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能够掌握新思想和新方法。培养学习能力,为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引言:

数学在整个教育工作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对于学生的以后的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数学是一门重视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它具有抽象性,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因此学好数学必须要加强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培养和锻炼。对于学生而言直觉思维对学好数学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它能够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数学知识点,也有助于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和发掘,对于学生以后的人生发展道路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原则

1.1灵活多样原则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遵循灵活多样的原则,即课堂教学方式的选择应该以多元化为主,通过多种方式来更好的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的思维模式朝着发散性的方向发展,以便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对此,教师要以学生在数学知识点学习中的心理反应为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以提高学生学习热情为主合理筛选教学方法,并将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融入数学课堂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

1.2循序渐进原则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即以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认知规律为依据,在保证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点的基础之上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逐步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点加以分析,从而形成数学思维模式。值得说明的是,思维能力的培养要以分析归纳为基础,将学习模式深入到学生的思维概念中,并且通过长时间的磨练使得学生的数学思维得以发展。

1.3以生为本原则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即尊重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各项教学方案的生成要紧紧围绕学生这一主体开展,在新课标学习理念的指导之下逐步完善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体系,实现学生学习质量提升与数学能力发展之间的相辅相成。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方法策略

2.1引导学生展开积极想象,提高创新能力

想象能力是培育创新思维的基础条件,只有通过积极的想象才能更好地完成各类创造性活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行有效引导,从而加强创新能力培育。目前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中有较多逻辑性严密的部分,大多新知识都是从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的。比如“比的基本性质”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对除法以及分数的相关性质展开教学,让学生在此类知识的基础上完成相关学习活动。此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除法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复习,并且能够分析除法、分数和比之间的关系。最后教师通过除法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对“比”的性质展开探究想象,分析“比”是否具有比值不变的性质,从而让学生掌握更多基础性知识。

2.2创设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活动开展之前教师需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这能为后续各项教学活动奠定基础。教师需要将学生放置在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展开引导教学。教师与学生需要建立平等的教学关系,给予学生更多关心。创设讨论合作的学习氛围,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最大潜能才能得到有效激发,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能够全面培育,创造性思维也就会应运而生。教师要让学生从教学活动中获取成功感,通过积极的情感体验来增强学习的信息,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有效条件。教师的积极评价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创新成果所带来的直接影响,从内心深处反馈出更大的积极性。当学生创新性学习活动不能获取预期结果时,教师需要对其进行积极引导,细心分析,让学生建立稳定的心理发展倾向。

2.3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主动学习

教师在进行教学中要引入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比如说引入多媒体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激情,能够让学生主动去学习,主动去探索数学知识。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引入是可以让数学知识由抽象的概念转化为了具体的实例和具体的事物,更加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在理解和接受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充分去想象,去解决自己数学中遇到的问题,然后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进行模拟,能够直接有效的验证自己所想的正确与否,大大的节省了教学时间,增加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让学生能够直接清楚的明白自己是哪里思考中出现了偏差,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培养和锻炼学生直接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方式,也是最为主要的方式,因为只有学生自己动了,才能够达到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

2.4加强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做到胸有成竹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的情况,要不断的对他们进行训练和复习,让学生能够对所学的知识点都胸有成竹,做到心中有数。数学知识点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同样也是直接思维能力的基础,只有把基础打好才能够盖起万丈高楼,才能达到培养学生直接思维能力的教学目的。因为直接思维能力是学生基于大量的数学知识才能够直接给出一些答案,它不是凭空捏造的,不是毫无根据的胡乱猜测,因此教师要对于这一方面多进行注重,同时也要加强学习和锻炼。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即灵活多样原则、循序渐进原则、以生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结合小学数学教材内容,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得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得到有效发展,为学生日后的全面成长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刘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求知导刊,2015(3):45.

[2]張倩.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7):321-321.

[3]何素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未来英才,2016(9):280.

猜你喜欢
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小学数学
谈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与初中英语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