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学案导学与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高效课堂探究

2018-09-28 10:37张家富
东方教育 2018年24期
关键词:导学学案目标

张家富

《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当今时代是一个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人的成功往往取决于其参与团队的合作程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观念与方法,除了集体合作学习以外,小组合作学习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学生充分的参与到数学的学习当中,成为学习的主人,人人都能获得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是推进学校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现实要求。构建学案导学、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是实现高效教学的有效途径。对此,我校立足于校情,对新课程背景下的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思考和研究,并探索、实施了“教师学案导学与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学案导学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高效课堂必须明确三个概念的含义。

1、学案导学:学案导学就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

2、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以学习小组为教学基本形式,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彼此通过协调的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主要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理论和教学策略。其主要特征是,强调共同目标,为共同完成某一目标而合作;强调合作个体间的相互配合和协调,只有依靠个体间的配合和协调,才能实现共同目标;强调个体目标和共同目标的同一性,在合作中,在实现共同目标的基础上,使个人目标也获得实现。

3、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高效课堂三要素,即:教学时间较少、教学任务适量、教学效果较好。

二、学案导学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高效课堂的基本结构应由“学案导学、小组合作、学生展示、总结提升”四个环节组成。

1.学案导学——学案导学,明确目标,提出问题

学案导学的主要流程是:教师课前制定好导学案,并指导学生通过导学案明确学习目标、需要自主解决的问题和需要合作展示的问题。在该环节中,学案导学是前提,明确目标是导向,需要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教材、教学进度和学情合理确定学习目标:问题预设是关键,需要教师围绕三维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巧妙地设计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相关问题。

2.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相互答疑

小组合作的主要流程是:各学习小组(一般由4—6人组成)针对导学案上的有关问题,先独立进行学习和思考,然后再通过组内的合作交流和相互答疑主动解决问题,并积极做好小组展示的准备工作。在该环节中,自主学习是前提,需要调动每个学生都要对力所能及的问题进行思考;合作探究是方法,需要调动每个学生都要学会质疑、善于探究;相互答疑是目的,需要调动每个学生都要乐于助人、学会讲解。

3.学生展示——小组展示,师生点评,修改完善

学生展示的主要流程是:各学习小组在分组自学的基础上针对导学案上的重点问题,分别安排一名学生进行展示、讲解,随后由学生和教师进行点评和修改。在该环节中,自主学习是关键,需要充分发挥每个学习小组展示、讲解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师生点评是促进,需要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点评的主动性和准确性;修改完善是效果,需要科学解决问题,切实提高效率。

4.总结提升——总结规律,生成方法,拓展应用

总结提升的主要流程是:各学习小组在组内合作交流的基础上针对导学案上需要总结的规律和方法进行专题发言,随后教师进行点评、补充,并组织各学习小组对拓展应用题进行操练。在该环节中,总结规律是前提,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科学、准确地发现学习学科知识的规律;生成方法是关键,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认知规律生成科学、灵活的学习方法;拓展应用是升华,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生成的方法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案导学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高效课堂必须把握好教学过程中的几个关键

(一)必须把课前预习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最关键的环节是学生的课前预习。因 为学生只有预习才知道,哪里会了,那里不懂,在课堂上和同伴讨论什么,向老师请教什么。可以说,预习是否充分,决定了课堂改革的成败。要搞好预习,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1、编制高质量的导学案。学案的思路决定了课堂的思路,学案的质量决定了课堂的质量。这就要求每位老师都要本着对学生负责、对课堂负责、对同事负责的态度,精心编制每份学案。备课组要早计划、多讨论,反复修改,精益求精。

2、指导学生搞好预习。要给学生布置明确而具体的预习任务,指导具体的预习方法,确定预习达到的目标。我们老师要告诉学生,预习也是学习,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学习,更要认真,更要细致,更要深刻。

(二)老师的点拨要精准到位

现在的课堂,老师的讲被限制在有限的时间内,这就要求我们非常明确讲什么,点拨哪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保证师生学习信息的畅通,老师必须十分清楚学生的需求,学生需要什么,我们就讲什么。老师要深入学生当中,留意他们的举动,聆听他们的发言,发现他们的思维障碍,这样我们再点拨时,就容易多了。

(三)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激励性评价机制

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学习单位,只有激活每一个小组,激发每个小组的学习热情,才能使我们当前的课改更具持久力和生命力。

1、千方百计利用好小组长。一个好组长,就是一个好小组。平日要多和他们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解决小组内的困难。定期组织小组长交流经验,互通有无,定期評选最受欢迎的小组长、最负责任的小组长。

2、对每个学习小组一周一小结,一月一评价。这里面最关键的有三方面的评价:(1)课前预习质量,(2)课堂展示的精彩程度,(3)当堂检测的成绩。评价的设计必须有很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否则,有可能流于形式,半途而废。可在班级内评选最佳学习小组、最有潜力学习小组等,并对优秀学习小组以资鼓励。

3、对学习小组要实行动态管理。也就是说,小组的组成不是固定不变的。例如,当班内出现一个特别优秀的小组时,可以把其中的几个骨干分配到其他几个小组,把好经验,好作法,好风气带过去,促成几个组的共同发展。当出现一个特别差的小组时,可以把相对较差的几个同学分配到几个比较好的小组,防止他们掉队。

随着高效课堂的日益兴起,高效课堂改革使许多学校身受其益。高效课堂不仅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更主要的是改变了学生学习方式;不仅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主要的是建立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我们学校和老师共同研究的“教师学案导学与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适合学校、适合老师、适合学生实际的一条教学新路子,是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新途径。

教师学案导学与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课题号为:2016B206

猜你喜欢
导学学案目标
《背影》导学案教学
乡愁导学案
“比例尺(一)”导学案
我是小导游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