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8-09-28 10:37董茂清
东方教育 2018年24期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创新教学阅读能力

董茂清

摘要:阅读能力是综合素质中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实现终身学习的重要基础。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教师应当扭转传统落后的教学思路和方式,将重点对象关注在学生综合素质以及终身素养的培育上。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教师应当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能够帮助学生打下夯实的学习基础。本文在此背景下,简要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希冀促使学生全方位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创新教学

引言: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小学阶段学生形象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由于小学生的心灵空间较为广阔,亦容易发挥创造性潜能,教师是阅读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正确的进行语文阅读,使学生感受文本教材中蕴藏的精神美和意境美、想象美与情趣美,能够形成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性课堂。语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从而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一、运用兴趣引导,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兴趣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知识探究欲望,也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动力源泉,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实际爱好、能力水平与知识经验、认知规律等众多元素,抓住学生学习思维中的焦点,采用多元化的途径,创设与文本教学相关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语文阅读是那么真实,那么新奇,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情感体验。

教师可以应用实物指导学生展开细致的观察,从而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认知。对于涉及山川日月和花鸟鱼虫等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自然中,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也丰富学生的体验认知,有助于学生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新课程标准下,学生是课堂上的主人,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和帮助,教师可以选用绘声绘色的语言,加强课堂渲染,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教师应当结合文本内容,在应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然后引导学生进行细致描绘,学生也会仿照教师生动的语言展开描述,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突出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学生是课堂上的主人。教师开展语文教学,应当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独立性与自主性,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自行的发现和构建文本。通过阅读提高阅读水平和见解能力。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当与学生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给予学生心理空间上的自由和安全,充分确定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才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创新发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最重要的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习惯是学生掌握知识,陶冶性情,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由于小学生处于学习的初级階段,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使学生受益终身。教师应当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采用多元化的途径,带动学生展开识字阅读,由于小学阶段学生遇到的字是有限的,不认识的字,难免会对文本内容理解产生一定的阻碍,也会大大降低阅读效果和兴趣。在此种情况下,教师应当正确认识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认知规律,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字典与词典等工具书,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应当加强课上课下的有效融合,只靠课本上文章素材的积累是远远不足的,必须经过大量的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视野,提高阅读能力。例如:学习《琥珀》、《大自然的秘密》这类文章时,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10万个为什么》,然后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探讨交流,或者是做好阅读笔记,通过阅读优秀作品,学生能够开拓视野,提高阅读能力。

三、优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独立阅读水平

汉语是我国母语小学语文教学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汉语学习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巧妙应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汉语学习兴趣。采用朗读与默读、苗族混合毒等多元化方式,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语文教学中,通过熟读与背诵,使书面语言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语言,帮助学生打下夯实的写作水平。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重视诵读练习。通过诵读,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文本中,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便会达到朱熹说的“豁然贯通”的诵读效果,学生能够了解文本思想,脑中堆积的材料也能够活泛的使用。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做好举一反三,理解词语的基础上,逐步了解文本思想和内涵。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应当将指导阅读方法作为重要的教学目的写进教案设计中,并且罗列出具体的实施步骤,在语文阅读教学时,将教学方法渗透其中,引导学生根据粗读和精读得到的经验,进行思考和探究,通过加强文本阅读的反复练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并且掌握阅读中的技巧与规律。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出,在新课程标准下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能够创新课堂教学内容,通过优化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的引导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紧密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对学生展开有效的引导和帮助,使学生深入文本之中,加强细致观察和语言表达,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严琳.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M].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6月.

[2]许海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6).

[3]赵国启.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探析[J].现代妇女(下旬).2014(01).

[4]赵清华.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2(06).

猜你喜欢
新课程标准创新教学阅读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活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才情个性化教学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课堂细心雕琢,提高教学效能
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教与学”的最佳方式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