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看水浒人生观

2018-09-28 00:12程丽泰
智富时代 2018年8期
关键词:人生观水浒传

程丽泰

【摘 要】人物众多、情节丰富的《水浒传》蕴含着丰富的人学,一百零八好汉聚义梁山,但他们上山的目的、经历都大不相同,他们的人生观也有差异。下文即是用人学研究观,对他们的理性和欲望及其矛盾冲突的过程作出较完整的描述,对水浒人物的心理、意识、价值取向作出分析和评判,进而为当代社会的人格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水浒传;人的文学;人生观

关于《水浒传》的主题,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争议,如“忠义”说、“诲盗”说、“农民起义”说等,但是也有学者独辟蹊径从其他的角度对“水浒”进行解读。有人曾从人性文明价值角度对《水浒传》提出批评,“所谓人性文明价值,是一种超越时代、超越民族,具有人类普适性的价值,主要着眼于对人及其生存、生命的尊重” [1]。周作人就指出《水浒传》不是“人的文学”,认为它“有碍于人性的生长,破坏人类的平和”。胡适也认为这部小说“思想内容不高明,够不上人的文学” [2],以下将从水浒三种人生观出发,谈谈我所理解的“够不上人的文学”。

一、水浒“四人帮”的钻营求利人生观

金圣叹说梁山事件的出现是“乱自上作”,是被水浒“四人帮”的恶德败行逼出来。水浒“四人帮”指位高权重的蔡京、高俅、童贯和杨戬,四人皆是朝廷要员,权倾天下,结党营私、狼狈为奸,他们及其所代表的利益集团的腐败行径导致民怨沸腾,引起了整个社会的野蛮化,最终导致伦理道德的丧失和社会秩序的混乱。

《孟子·尽心下》中“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虽说宋徽宗并非受百姓爱戴而为君主,但蔡京等人却是因讨得天子欢心而做的诸侯,他们明白天下一切都属于天子,国家权益自然是天子高兴给谁就给谁,所以,他们就尽其所能让宋徽宗高兴满意。

蔡京天资聪颖、博学多才,书法冠绝一时;高俅蹴鞠技术出神入化,深得赵佶之心;童贯帮赵佶搜罗天下奇石异木建造宫殿林园供其玩乐;杨戬青楼物色美女前领路后把门为赵佶的快活服务。于是,蔡京成了宰相,高俅、童贯和杨戬都成了太尉,掌握着文武权力,控制着整个朝政。他们在掌握国家大权后,借着天子之名呼风唤雨、威震四方,无休无止地索取物质利益和精神荣耀,他们努力取得政治权力的根本目的也就是以此获得更多的权力来满足个人的私欲。

《水浒传》[3]七十八回,“再说高太尉在京师俄延了二十余日,天子降敕,催促起军,高俅先发御营军马出城,又选教坊司歌儿舞女三十余人,随军消遣。”“这十路军马,各自下寨,近山砍伐木植,人家搬掳门,搭盖窝铺,十分害民。”高俅做惯了地痞流氓,连行兵打仗都如同领喽啰寻欢作乐。当田虎、王庆造起反来,才发现高俅的军队早已烂透:各州县虽有官兵防御,但都是些老弱病残;一人吃两三份兵饷;点名操练时无人应答;面对士气高涨的反军,他们只敢“尾其后,东奔西逐,虚张声势,甚至杀良冒功”。身为太尉的高球,阴险自私、贪婪狠毒、不干正事,就连国军大事都能变成儿戏,成为他谋取私利享乐的手段。“蔡京、高俅等人肆意根据自己的私利来驱使国家力量,将国家权力转换为满足私欲的凶器,他们肆无忌惮地将国家权力演变成了野蛮兽性的工具”, [4]为了取得和捍卫自己的利益,铲除异己,心狠手辣,不惜一切代价。

二、宋江忠于仕途的人生观

在《水浒传》中,宋江对朝廷的忠诚是日月可鉴,有目共睹的,李贽认为,“水浒之众,皆大力大贤、有忠有义之人可也。然未有忠义如宋公明者也。宋公明者,身居水滸之中,心在朝廷之上,一意招安,专图报国,卒至于犯大难,成大功,服毒自缢,同死而不辞。” [5]即便因“题反诗”被朝廷抛弃,他从未放弃为朝廷事业流血拼命。宋江率领梁山队伍接受招安,征辽寇,战田虎,平王庆,征战四方,他不惧艰难、不畏牺牲,一心只想着忠君报国。

正是这样一位对朝廷对君主忠心耿耿的臣,他的权术也是极端狠毒的,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一切利益甚至生命都可以成为他获取权益的代价,这与那么乐善好施的“及时雨”判若两人。他为了逼迫秦明投降大肆屠杀无辜百姓,为战胜田虎水灌太原城,为赚得朱仝,宋江教唆李逵斧劈年仅四岁的小衙内,而这件事,分明是宋江吩咐的,他却说是军师吴用的主意。他精细地谋划安排着招安大业,放火屠城、水灌杀人,甚至连四岁孩童的性命在他眼里也不及赚取一员将领重要,这一切在他眼里都是轻松随意,都只不过是他招安路上的垫脚石,他也完全不需要有任何的负罪感。想象这样自私偏执又有权术的人,若真站上权力制高点,不禁毛骨悚然。

三、智取生辰纲七人的利己人生观

智取生辰纲一向被认为是劫富济贫、匡扶正义的典范,但这真的是正义之举吗?价值十万贯的生辰纲是梁中书搜刮民脂民膏给自己老丈人蔡京的生辰礼物,确是一笔不义之财,符合“劫富”的主题,但是这笔钱真的“济贫”了吗?不,没有。“寻到床底下,见地面不平,众人掘开,不到三尺深,就地取出一副金银。”何涛奉命追查生辰纲的下落,根据弟弟何清从赌场和街坊那打听到的消息寻到白胜家,不少时就发现了床底藏着的“赃款”。而后七人行迹暴露被逼上梁山,林冲火并王伦推举晁盖做大统领,“再教收拾两边房屋安顿两家老小;便教取出打劫得的生辰纲金珠宝贝并自家庄上过活的金银财帛,就当厅赏赐众小头目并众多小喽罗。当下椎牛宰马,祭祀天地神明,庆贺重新聚义。”这是小说中关于生辰纲去向的全部内容了,从这可以看出生辰纲大部分是由这次活动的参与者瓜分了,要说是赠予他人,也就只是晁大统领刚上梁上为笼络人心巩固自己的地位而“贿赂”小喽啰罢了,并不存在实质性的“济贫”。其实早在吴用拉阮家三兄弟入伙时,就提过此行目的——“取此一套富贵、不义之财,大家图个一世快活”。劫富济贫是一种财产再分配的行为,但是“智取生辰纲”只是“劫富”并没有“济贫”,原来是不义之财,如今依旧是不义之财,只是从一批掠夺者手中转移到另一批掠夺者手中罢了。

在智取生辰纲中,吴用的计谋是整个团队的制胜关键,曾读万卷经书、胸中藏战将、谋略欺孔明、才能胜陈平的智多星,不会没有“生当鼎食死封侯”的壮志,但时运不济,他碰上蔡京,因其名字不吉利有损大宋形象而被放弃。回到乡间教书的吴用并没有让自己的才华淹没,从生辰纲开始他就做了清晰的人生规划。虽然吴用和晁盖结识较早,也有着生死与共的交情,但是在宋江上梁山后,吴用对宋江的情义之深就明显超过对晁盖的情义。晁天王被射死后,吴用曾说:“即日春暖无事,正好厮杀取乐。前者天王失其地利,如今必用智取”,金圣叹评点道:“天下岂有不共戴天之事,而需春暖,而需无事,而言取乐者哉?写宋江、吴用全无报仇之心,妙笔。”在吴用心里,攻打曾头市不过是春暖无事时的厮杀取乐,而为晁盖报仇雪恨并不紧要,再细想,若是晁盖攻打曾头市时,吴用也能紧随其后竭尽全力地出谋划策,也许晁盖就不会含恨身亡。吴用选择宋江,无非是一种人生价值的选择,正是因为宋江的人生方向与他不谋而合,他才会更倾向于想要鼎力辅佐吴用,正所谓,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参考文献】

[1]王平.《水浒传》人学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邵子华《水浒传人学研究》序[J].菏泽学院学报,2013,35(04):4-6+29.

[2]胡适.中国新文学运动小史[M].台北:胡适纪念馆,1974.

[3]施耐庵.水浒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4]邵子华.《水浒传》人学研究[M].山东:齐鲁书社,2013.

[5]施耐庵.水浒传[M].李贽,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人生观水浒传
梁漱溟的“力性”人生观
读《水浒传》,看北宋社会风俗
真正的好汉——读《水浒传》有感
苏轼所写墓志铭与祭文里的人生观
外婆的荔枝,如何影响了林纾的人生观
试论《水浒传》的道教思想
《水浒传》绰号中智能文化的解读
《水浒传》(节选)教学案例
阅读理解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