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2018-09-29 08:29仝淑青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8年9期
关键词:所学新课程作业

仝淑青

【摘要】:作业设计是学科教学的关键步骤,是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知识、开拓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实际问题出发,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改进策略展开了相关探讨。

【關键词】:小学数学 作业设计 问题 策略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与延续,使巩固学生课堂所学并拓展相关知识与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学科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因而,如何在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下,对小学数学作业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与学习兴趣,是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重点思考的课题。

一、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新要求

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多做题、会做题”的作业方式已经不再适用,小学数学迫切需要新的作业设计思路。新课程标准中,对作业进行了相关的说明:作业首先应当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完成一定的教学与学习任务而进行的密切相关的学习活动,其不仅仅只包括书面练习,还包括了与学习相关的各种实践活动。新课程理念下,对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应当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应当首先考虑其布置的作业能够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尤其是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其理解能力与数学思维能力都极其有限,对于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也较差,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更应当注重趣味性和灵活性,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与知识结构特点,设计相应的作业,从而实现对数学课堂的有效拓展与延伸。

(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数学是一门具有很强生活性的学科。教师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应注重数学学科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为学生创造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机会,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成就感,加强对数学学科的认识,提升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应当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作业的设计应当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与学习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一些具有较强操作性、自主性、开放性的作业题目,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思考和探索。

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对数学课堂知识的内化需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实现,因而小学数学的作业布置很容易陷入“题海战术”的误区,而忽视了对学生数学思维与数学情感的培养;其次,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过多地依赖教科书和习题集,而对数学作业设计缺乏正确的认识。其数学作业的布置不仅缺乏灵活性和拓展性,更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降低了学生对学科的学习积极性与热情;第三,作业形式主要以书面作业为主,单调乏味,且缺乏一定的操作性和实践性。

三、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改进策略

(一)作业设计应具有趣味性

小学生对于新奇有趣的事物有着天然的喜爱感,好玩好动是其心理与生理的基本特征。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应当多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数学游戏,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为之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例如,在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之后,教师可以利用糖果、水果等学生喜欢的物品作为加减的对象,提升学生做作业的热情,并建立起数学与生活的初步联系。又如,在学习了米、分米、厘米、毫米计量单位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后从生活中随机选取物品进行测量,并思考不同长度的物品要采用哪个单位更为合适,从而让学生对这四个单位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作业设计应备对比性

在作业布置的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容易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即认为当天课堂所学的是什么内容,则作业就会布置相关的内容。如今天学了乘法,则所有的题目都是运用乘法来进行计算;若是当天学了除法,则所有的题目都是运用除法来进行计算。甚至部分学生因此投机取巧,对作业题目不加思考就直接做出来。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要注意作业的对比性,既要有新旧知识的对比,又要有相关知识的对比,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到不同题目之间存在的异同点,并进行分析和判断,进而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作业设计应体现层次性

同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其学习能力与知识储备的不同,使得其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接受能力也存在着很大差别。尤其是在小学高年级,这种差异性更是明显。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注意作业的层次性,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数学作业,让优等生能够“吃得好”,让中等生能够“吃得饱”,让学困生能够“吃得了”,从而真正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多层次的作业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根据课堂所学知识,设置简单、中等、困难三个层次的作业内容,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进行选择;

2.针对一个题目设置多个问题,问题的难度逐渐递增;

3.将题目划分为基础题、应用题以及开放题三类,基础题与应用题所有学生都要做,开放题则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

(四)作业设计应具有实践性

在数学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应注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将学生生活中的相关数学现象与数学经验进行总结与升华,从而有效提升数学作业的实践性与有效性。例如,在学习《克与千克》时,在给学生介绍了量词克与千克的含义与换算关系之后,就可以给他们布置一个作业:思考物品“大小”与“重量”之间的关系。学生们普遍认为“越大的物品肯定越重”,此时教师可以拿出事前准备好的500克的石头与50克的棉花,并让学生上台体验,让学生明白大小与重量之间其实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进而有效拓宽了学生的事业与思路,并实现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有机结合。

(五)作业设计应呈现探究性

小学数学作业不应当只是一成不变的书面作业,而应当具备较强的灵活性和探究性。只要将数学学科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对未知或已知的数学现象进行探索和求解,进而应用到现实的生活中,就能够有效提升数学作业的趣味性,并促进小学生数学思维与数学能力的显著提升。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己设计轴对称图形,内容、材料、形式皆不做限制,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六)作业设计应注重质与量的结合

小学生的注意集中时间比较有限,因而要根据其注意力特点来合理安排作业量。通常而言,小学数学作业的时长应基本控制在三十分钟以内,以免作业量过大使得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或者过多地占用学生的休息时间。同时,在量既定的基础上,要注重对作业“质”的提升,作业的设计应当合理分布重点与难点,让学生在牢固掌握基础的前提下实现能力的提升。

四、结语

新课程改革与推进,对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与作业设计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认识到作业设计其实是教师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从而重视对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在设计数学作业的过程中,应当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水平出发,充分发挥小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将数学学科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做作业的过程实现学生对课程所学知识的巩固与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彦,文春蓉.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10).

[2]吕生同.优化作业设计提高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J].读与写,2015,(03).

猜你喜欢
所学新课程作业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非所学
非所学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作业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一道课本题 几点新感情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