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建设中输电线路施工质量的技术控制初探

2018-09-29 05:46周旦
中国科技纵横 2018年16期
关键词:技术控制具体应用输电线路

周旦

摘 要:伴随如今社会生产与日常生活对电力需求量的不断扩大,对于电力企业的供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输电线路的建设对于电力系统的完善和发展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探讨。本文从输电线路施工质量技术控制的重要性入手,主要分析了技术控制的具体应用,并提出相应优化措施,以供借鉴。

关键词: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质量;技术控制;具体应用

中图分类号:TM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16-0138-02

作为电力系统中电力输送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输电线路的施工质量将直接决定电力系统是否能够安全稳定运行,因此明确技术控制的具体应用方面成为提高施工质量的必要前提。

1 输电线路施工质量的技术控制的重要性

输电线路是发电站、变电站及用户之间有效连接和传输载体,是整个电力输送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组成部分,有效的质量控制能够降低施工风险、提高供电可靠性,保证整个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1]。

2 输电线路施工质量技术控制的具体应用

2.1 基础工程

在输电线路的施工过程中,基础工程施工的目标是要保证基础位置、尺寸、强度、工艺等符合设计要求,确保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对于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务必要在施工前期做好周密细致的准备工作,避免杆塔出现倾斜、沉陷甚至变形、开裂等状况,为工程顺利实施奠定良好的前提保障。

2.1.1 前期准备

在具体的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先认真审阅设计图纸,组织设计人员、施工技术人员与现场施工负责人进行实地勘测,校对设计方案与现场情况是否相符,及时做出调整与补充,确保其能够顺利实施。还要进行现场施工设备的专业调试,确保机器就位且能够正常运行,以保证在施工中能准确地控制安装精度,保证偏差在设计和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2.1.2 技术要求

要针对施工人员进行严格要求与规范管理,确保施工人员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熟练的专业技巧与丰富的施工经验,现场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详细的指导与严格的监督,加强技术控制力度,确保施工方案能够高效率、高质量的落实。以混凝土施工环节为例,首先要保证所选用的混凝土材料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在具體浇筑实施前做好试件,保证塌落度符合相关标准。在混凝土浇筑环节,要确保在浇筑后对浇筑对象进行养护,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拆模工作,还要定期进行加水。当在夏季施工时,要注意对浇筑对象实施防护措施,避免因阳光暴晒而使之开裂;当在冬季进行施工时,则要做好保温措施,确保其初凝时间与终凝时间满足计划要求。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对操作步骤和工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记录,以便在出现异常发生时能够迅速找出根本原因,从而及时有效的解决。

2.2 杆塔及塔脚施工

2.2.1 杆塔施工

在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杆塔是导线的载体,除了承受自重外,还将承受导线垂直和水平拉力、风载、冰载等外力,因此杆塔的选型一定要符合设计要求,同时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确定切实可行的组立形式,确保施工安全。在杆塔的选型方面,不但要满足荷载要求,线间距离、呼称高度等也要符合设计要求,另外,还要根据地形地势特点,考虑运输的安全可行,合理选择焊接塔或组装塔。在保证杆塔合理选型的基础上,还要结合每基杆塔的现场情况,包括道路情况、地基情况、施工区域是否有其他线路和建筑物等选取最适宜的组立方法,保证组立方案安全可行。

2.2.2 塔脚施工

在进行杆塔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地形是影响杆塔与地面之间高差平衡的重要因素,当地形坡度过大时,可以选择将杆塔的长脚处所对应的基础柱进行加高,使得高差保持在平衡状态。但倘若经过增高处理后的杆塔与地面高差仍然难以保持平衡,那么就要在杆塔的短脚处进行基面处理,可采用挖方的方式。

2.3 架线工程

导线是电流的载体,是输送电能的“高速公路”,导线架设后的弧垂直接影响杆塔的受力以及对地安全距离。为保证架线工程能够符合质量验收标准,一方面,要在架线施工之前做好准备工作,施工单位安排专人以设计方案为依托,正确安装各种金具、绝缘子和其它附件。做好架线的精确测量,按照要求调节导线的松弛度,确保导线弧垂符合设计要求。另一方面,在放线过程中,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放线方法。常用的方法有拖地展放架线技术与张力展放架线技术。拖地展放架线技术其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施工速度快,但导线的磨损情况较为严重;而张力展放架线技术具备极强的环境适应性,可以在多种复杂环境下高效顺利施工,但也存在设备过于笨重,运输麻烦,同时施工成本较高的缺点。

2.4 光缆工程

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已经不可或缺,对于供电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系统的供电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也更加注重智能化运行了,光纤通信成为输电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当进行光缆工程的技术控制时,要掌握其主要面临的雷电灾害的预防与控制手段,做好周密的防雷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雷击的破坏。在光缆工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做好配盘工作,将光缆盘卷长度控制在3km以内,并安排专人负责熔接工作。在光缆的展开、铺设与拖拉过程中,不要让光缆出现打结,避免造成光纤变形,还要确保接头处按正确方向与次序收缆。另外,还要确保光缆正确接地,加强塔杆与光缆相连部位的避雷处理,采取正确的防雷措施,确保光缆安全有效地运行。

2.5 线路维护

在完成输电线路的架线环节与光缆工程的施工后,电力企业还需组织相关技术人员,结合线路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后期维护保养方案及线路故障应急处理预案的制定,充分做好未来种种紧急状况的假设与应对紧急状况的方案设计,如杆塔倾倒、线路断线、绝缘子断裂破损以及线路被盗等情况,通过前期代入以便做好充足的应急准备。加强日常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和安全隐患并做出整改,最大限度保证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在线路停电检修时,要做好施工的协调和调度,严格遵守安全规程,坚决落实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检修工作的开展也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尽量减少停电时间。当整体维护检修工作完成后,负责维护检修的施工人员要严格依照相关规范化的操作标准进行接下来的施工作业,不得再次登上杆塔,进行相关工作时确保与导线和电气设备的安全距离。

3 输电线路施工质量的技术控制优化措施

3.1 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管控指标

作为一项综合性工程,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在层次上可分为三个部分,即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其中指标层又属于准则层,而准则层又属于目标层,该指标的核心其实就是目标层。作为实践与理论的一种融合,目标层是对输电线路施工管理特点的充分结合,这就要从实际施工情况出发,重点分析工程各项指标,通过标准的确立对工程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2]。

3.2 建立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为确保输电线路施工质量得到有力保障,就要建立严格的质量保障体系,针对施工技术进行严格规范与标准化控制,从而确保施工质量在重重制约、监督与规范下,能得到有效的提高。一方面,需要建立质量管理的相应组织机构,健全施工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与行为规范。在组织结构的具体构造方面,需要涉及到众多管理人员,既要包括项目部、施工部,也要包括质检部等,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动态网络,确保各个部门所属、权责以及工作任务得到明确要求,规范内部人员结构,确保体系健全完善。另一方面,要保证明确划分相关质量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能,要求管理人员能够合理分配工作,保证由專人负责输电线路的日常检查与维护工作,做好记录,以便最快找到故障或问题根源,从而及时进行解决。

3.3 严格落实质量责任制

严明的质量责任制度规范有助于更好的落实施工质量的技术控制,便于规范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的职责,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身上,不仅可以在问题发生时迅速追究到具体责任人身上,同时也可以使得施工人员在日常施工过程中端正工作态度、做好技术控制。质量责任制的落实需要以项目指导书作为理论参照,设置好相应的控制节点,从而更好的使得责任制覆盖到整个施工的全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对于施工质量的提高有着极大的助益。

3.4 提高施工人员专业素质

归根结底,施工人员才是施工质量的直接主导者,因此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至关重要。施工单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的技术交底,确保其拥有过硬的技术与专业的工作态度,能够胜任线路架设、导线排列以及具体设备的操作工作。同时也要加大对于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力度,确保其能够不断提升理论储备、熟练掌握最新的操作技术,为施工质量的提高奠定踏实的前提基础。

4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电力在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和需求量不断提升,当前电力工程建设量也在不断增加。输电线路工程的建设影响着电网的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在社会各界赢得了广泛关注与重视,因此施工质量的技术控制问题至关重要。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必须意识到技术控制的重要性,从基础工程、杆塔及塔脚施工、架线工程、光缆工程与线路维护等方面做起,规范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控制与质量管理,确保将质量管控意识贯穿到施工的全过程中,通过建立质量管控指标、质量保障体系、质量责任制度以及提高施工人员专业素质等方式,不断提高施工质量,保证输电线路的建设符合设计要求,并且安全稳定地运行。

参考文献

[1]肖玲.电力工程建设中输电线路施工质量的技术控制[J].科技资讯,2017,15,(3):42-43.

[2]王道祥.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探究[J].低碳世界,2016,(19):55-56.

猜你喜欢
技术控制具体应用输电线路
钢筋砼连续梁施工裂纹分析与控制措施
探析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控制与管理
输电线路运行事故及其解决对策
110kV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研究
关于电气自动化在机械采煤中的应用研究
浅浅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影响因素及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