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绘画的溯源与传承

2018-09-29 05:44杨犇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信息传播

杨犇

摘要:艺术的发展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很多艺术家都是在通过对前人的不停地学习而找到一个新的突破口后再影响未来的艺术家。关于这样的讨论最终还是要回到一个实在的方法论问题上来。回到这一点来看,我们应该对绘画的原则比如“六法”中经营位置、随类赋彩等观点的总结;对绘画精神,持一种考究的姿态学习,大量的阅读可以在无形中形成我们自身的修养,传统不是枷锁,反而是阶梯。然而作为一个绘画工作者,我们是逃不开具体的方法论的。

关键词:艺术传承;技艺模仿;观念载体;信息传播

一、斯坦利·斯潘塞作品的启示

繪画有一个脉络的传承。中国历代许多画家在创作的时候都会以类似于百科全书的风水学作为参照物,画山的都要以山居九式的方式来学习临摹。国外艺术史上也有许多相似的案例。这是否打压了一定程度上的创新?基于这样的原因,是否可以看做艺术在几百年的间隔里进展如此之缓?

这是一个关乎或涉及“绘画的可能性”的问题,这个话题其实很有意思。有没有这种可能性,我们能否从一些国内外艺术家开始梳理,试图找到一个网状的脉络,一个共性的规律以后,然后再加以整理。

读到一本霍克尼的书——《A bigger exhibition》。霍克尼用平板电脑画画,用照片做一些作品,我觉得很有意思。可以就这个话题聊起来,我觉得我看到霍克尼的画以后想到的不是他本人,而是其他的一些英国艺术家——你可以从他的画中看到很多大师的影子,特别是斯坦利·斯潘塞。霍克尼很多绘画作品,尤其早期的绘画作品特别像斯潘塞,有许多借鉴的感觉。但是霍克尼又是在制作方式,或者说仅仅就是色彩上跟前辈拉开了一定的距离,他就显的很有个性了。如果没有看过斯潘塞的画,单独看霍克尼的作品,那是很有个性的。再说到英国已故画家弗洛伊德。斯潘塞晚期作品,就是大概二战前后的作品跟佛洛依德是很像的,但是他比弗洛伊德早多了。那个时候斯潘塞很没落,几乎是要靠画商业画才能度日。不过他的《有羊腿的肖像》、《画家和第二任妻子》、《西博的肖像》等作品跟弗洛伊德尚未成熟时期的风格很接近,但是斯潘塞肯定比弗洛伊德早了几十年去了。

我们似乎可以把它可以当成一条线索——其实再深入一点看斯潘塞的画,他有很多东西是来自文艺复兴,甚至来自文艺复兴之前的欧洲美术传统当中的。而他的风格、观念又很有前瞻性,早在20世纪初便对未来艺术风格形成了引导,影响了20世纪晚期很多重要的艺术家,甚至到了21世纪初的艺术作品中,我们还看到关于他的影子。

二、风格的溯源与传承

斯坦利·斯潘塞的风格有本有源,是一汪活水,一直溯源向上,那是直追中世纪时期,甚至罗马的时代的东西。他是一个很伟大的人物,但是我们还可以再仔细了解他身边的或者说他那个时代前后的画家,比如奥尔巴赫、奥尔巴赫的老师科索尔、还有培根以及刚刚谈到的弗洛伊德、霍克尼等等,都有一种隐约可见的内在联系。譬如奥尔巴赫和他的老师科索尔,他们的作品都画的很厚重,画的形式非常表现,题材主要集中在画室内,朋友、亲人以及画室内外可见的风景等等。画的就是“日常”。他们在传记中还声称自己是英国最懂伦勃朗的人,奥尔巴赫每周都要去博物馆看伦勃朗,他甚至还用自己的方式临摹了《基督下架》这张画。所以,他的风格就是源自伦勃朗,源自文艺复兴之后,巴洛克时代的绘画传统之中。至少在他自己看来,他的风格是找得到根源的。所以我觉得我们要来谈方法论这一问题,就应该找到这样的线索。

斯潘塞的作品能够在古典艺术的长河中找到一个起点和对应点。比如《士兵的复活》是对古典主义作品题材的学习,而斯潘塞的作品对后世也是起到具有前瞻洞见的作用,比如现在的写实大师弗洛伊德早期的作品就是对他的学习。

我们在谈论斯潘塞的时候,他的合理的因素就被不同的人看到了,比如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学习了这些东西,可以说连构图加手法都加以学习了,只不过他的作品变厚重了,斯潘塞的画很薄,可以明显看出这里有一个关乎传承承的因素。

霍克尼和弗洛伊德都在不同程度上借鉴斯潘塞,直到弗洛伊德运用厚涂直接画法后才与斯潘塞有所区分。这个厚画法我们就暂且称它为技术层面的转变。创作过程中因为技术上转变,从而使得创作方式也大幅度的变化。弗洛伊德早期的薄涂画法已经可以看出对斯潘塞的模仿。相较于斯潘塞的作品,弗洛伊德后期的画作显得更为厚重,在技术层面上作出了转变。

三、信息媒介的增长与传播

另一个占主导地位的因素,就是信息的传播。斯潘塞与弗洛伊德都是英国籍艺术家,他们在某种缘由上分享或传承了这种创作方式,可能在他们周围还有很多的效仿者,在有了这样的传承以后,新的技术才是促使他们作品展现方式的不同。譬如在欧洲闭塞的时期,一个米兰的画家或者弗洛伦萨的画家,他们能看到拉斐尔,米开朗琪罗,达芬奇,但是如果你是尼德兰地区的画家,你就非常困难看到这些人。但是这也并不意味尼德兰地区的画家就差了。结合他们的时代来看,绘画的技艺是观念的载体。主体还是观念。

可以粗略下这样一个结论,因为当时信息传播方式的不发达,所以才有了这样的情况,但是现在看来,信息传播媒介如此发达的今天,也许我们在突出自身个性时就显得相对困难。另一种影响是杂乱的讯息会导致人们潜心研究一个命题或中心的可能。

信息技术发达其实是社会形态的一种表现,当我们看到如此繁多的信息,有可能还会被影响,当然也有好的一面,我们会丰富自己的知识面,这个时候再去坚持自身的想法和创作,显然更有说服力。

四、结语

个人对当下绘画的看法,我更赞同,与之同时也在做的就是寻求对绘画自身的平衡感,秩序感的回归。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要素,无论是讯息量的加大还是媒介传播的增长,归根结底一个做艺术的人,一个从事架上绘画的人,都应寻求对绘画的平衡感。这里涵盖了的中国艺术与国外艺术的造型规律,找到并且去学习好这样的平衡基础,让这样平衡的秩序自然流露在你的作品之中,无论是画抽象还是具象,都无法逃离这样一种认知状况,传统不是枷锁,反而是阶梯。这是艺术的基础本质,这是精英艺术家应该具备的气质。

猜你喜欢
信息传播
大数据背景下新媒体发展问题和对策
企业网络舆情分析及对策研究
网络时代舆论引导的时、度、效
基于新媒体的视觉设计研究
浅析人民网《图解新闻》栏目的信息传播实践
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如何进行突发事件中的舆情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