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家教主张中的积极元素

2018-09-30 10:55郭耀梅
关键词:朱子朱熹家训

郭耀梅

【摘 要】

朱熹作为教育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家庭教育思想。《朱子家训》强调人际,以此作为社会秩序与人际和谐的基础。他所编著的蒙学教材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行为、读书、写字、饮食等习惯提出具体行为规范,推动了儒学的通俗化、普及化。其家教主张及其积极元素,主要体现于日程化的家庭教育、贯彻终生的待人接物等方面。这些融入家教主张的生活方式,使得朱子文化得以传播和继承。

【关键词】

家教主张 礼义 立德立行 知行统一

在2010年“朱熹诞辰纪念880周年”时,马来西亚出现了全世界第一幅中英语对照的《朱子家训》石刻碑文,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朱子家训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朱杰人教授也致力于將《朱子家训》作为朱子文化的核心理念来进行推广,并提出了《朱子家训》是中国对普世价值的贡献。

朱熹作为教育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系统的家庭教育思想。《朱子家训》,从相对的人际关系强调互相应主动尽心的义务,以此作为社会秩序与人际和谐的基础。除此以外,朱熹还编著《小学集注》《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行为、读书、写字、饮食等习惯提出具体行为规范,推动儒学的通俗化、普及化。朱熹的诗和书信,也不难寻得家教主张的叙述,由此,笔者就各领域进行分析和梳理,研究其家教主张及其积极元素。

一、家训传播,家庭教育在日程

“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可不慎哉。”家训所言,是做人应懂得的道理,是每个人应尽的本分,做到了,才能符合顺乎“天命”法则。家庭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分散于日常生活的点滴。如此,朱熹的家教理念中,家训是日日奉行的规章。

修身之内源

朱熹成长深受父亲朱松的影响,朱松是宋代名臣,也是道学中人。经历了从求道、体道再到行道的过程,是朱熹理学得以形成的一股源头活水。长期从事教育活动的朱熹,在崇安五夫紫阳书堂、武夷精舍、建阳考亭沧洲精舍都附设私塾以课子孙,也亲自对子孙辈施教,如朱塾、朱埜、朱在、朱鉴、魏孝伯、魏恪、魏椿、祝穆、祝癸等人多在自家塾馆中读书,接受朱熹的教育。长者之修身,为后人树立易于理解、接受和服从的榜样,是重视家庭教育的内源。

伦理之外力

封建社会里,伦理近乎为衡量个体社会化程度的唯一标准。在朱熹看来,子女只有明确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定位和自身所承担的责任,才能形成自己的正确道德准则 。朱熹的家教主张,除了强调日程式的家庭教育,还十分重视和提倡早期教育,甚至对胎教也是推崇的。他认为有效的道德教育,必是“讲而习之于幼稚之时”。他曾编修《小学》一书,并有前后两个版本。朱熹在这一点上,是尊伊川先生教学之道了。为了植德积善,朱熹还主修《家规》《家政》,对家庭有效管理的理论建设十分重视。

二、待人接物,立身处事贯终生

家庭教育,渗透于日常生活中,所谓的行为规范,从站立饮食到读书交友等各个领域,儿童通过学习,会得到德行完美的心灵。德业的建立,最终是为了指导和回归现实生活。朱熹家教主张中,修德修身修性修心,处处皆有迹可循。

(一)礼义当先,勉子立德

朱熹认为,读圣贤书,识得礼义,是提升自身文化修养的主要方式。求知,是为了达到做人根本。朱熹的训蒙绝句中有“为学常思唤此心,唤之难熟物难昏。才昏自觉中如失,猛省猛求明则存。二字亲闻十九冬,向来已愧缓无功。从今何以验勤怠,不出此心生熟中。”在朱熹看来,道德是可以纠正行为的,每个人都应该唤醒内在的“善”,立德终生,以完善生命。

(二)知行统一,诫子立身

在人际交往上,朱熹要求“慎勿谈人之短,切勿矜己之长”,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不非议他人,也不骄傲自满。同时,以对立的角度对言行作规范,朱熹的家训上“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等等。朱熹信奉孟子的人性本善,但同时也预见人性的弱点,所以罗列了一系列不可为,教育子孙后代。

(三)敬贤尊老,训子立孝

“子之所贵者,孝也。”“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家训是弘扬孝行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如果要挑选一个最基本的道德,那便是“孝”。“孝”是中国传统文化道德体系中的内核,恰是这种代代相传的“孝”道促进了家风的传播,而日行的家教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得以推广。

三、因材施教,以身作则示榜样

朱熹倡导“因材施教”,他的教育思想中,言传身教是并行的。他对家长的自身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凡为家长,必谨守礼法,以御群子弟及家众。”朱子与子孙说教时,也会以自己为例,勉励孩子博闻强识、进德修业,仅从他写的《与长子受之》中,就可见一斑。所以,蔡元定、林用中、吕祖谦等名师都曾受他的托付,督促教诲朱门子孙有所作为。

四、环境熏陶,千古风气树正身

家庭教育是融于家庭生活环境之中的,朱熹对教育中环境熏陶的关照,体现在他对学生的衣食住行上。

《蒙童须知》里,关于衣服冠履、洒扫涓洁方面的要求,无一不强调环境的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自冠巾、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凡着衣服,必先提整衿领……则不为尘埃杂秽所污。”“凡为人子弟,当洒扫居处之地……复置元所。”这些规制,除了对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大有裨益,更重要的是对家庭生活方式的指导,以良好家风促进学风养成。

综上,朱子家教中体现的日程化的家庭教育、贯穿终生的待人接物等系统的感化过程,既因材施教,更以身作则,同时注重环境熏陶。朱子文化博大精深,涉足家庭教育的思想,时值今日依然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参考文献】

【1】陈国代,姚进生,张品端.大教育家朱熹【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357)

【2】田浩.旁观朱子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61)

【3】田浩.旁观朱子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23)

【4】朱锦富.朱氏家训【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123)

【5】刘文刚.小学译注【M】.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199-200)

【6】朱熹.尤溪文史资料:朱熹研究资料专辑【M】.尤溪县政协,1990(58-60)

猜你喜欢
朱子朱熹家训
小金鱼
漫谈古人家训立门风
多肉
朱子涵 叶子衿
春日
传统家训滋养新时代儿童成长
EnglishReadingTeachingBasedonSchemaTheory
家训伴我成长
国学经典系列·《朱子家训》(六)
朱熹治足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