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2018-10-08 11:04李倩
商情 2018年43期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措施

李倩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发达国家进行贸易保护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以后,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产业的发展,有意利用技术性贸易壁垒,使我国的农产品出口遭到了巨大的冲击。文章结合近十年来我国农产品的出口数据,对我国现阶段农产品的出口额、出口市场和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情况进行了相应分析。结合我国现状,对我国面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时应采取的措施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 农产品出口 应对措施

1我国农产品贸易的总体情况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正面临越来越多的来自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其影响涉及出口产品本身和出口贸易的各个环节,其中农产品出口问题最为突出,虽然农产品贸易总额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是贸易逆差却也持续走高,我国农产品发展遭遇困境。

我国出口到美国、日本、欧盟的农产品平均每年占到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额的40%。由此看出,我国农产品出口地区过于单一,缺乏规避风险的备用安全地区。

数据表明,2015年有36.1%的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全年出口贸易直接损失755.2亿美元,比2014年增加93.2亿美元,占同期出口额的3.2%,比2014年上升0.2个百分点;企业新增成本222.2亿美元。

2我国农产品遭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分析

2.1地区分析

(1)我国出口到美国、日本、欧盟的农产品平均每年占到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额的40%。由此,看出我国农产品出口地区过于单一,缺乏规避风险的备用安全地区。

(2)近年来,我国对欧盟地区的农产品出口额呈下降趋势。

(3)近年来,我国对东盟的出口额正在增多,自2013年起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额最大的地区。

2.2壁垒类型分析

2.2.1农药、抗生素残留问题

发达地区十分看重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对于农药、兽药、抗生素残留限量的要求十分严格。从近几年我国被通报原因来看,检出成分规格不合格产品占比最重,约占48.8%。例如,2016年5月,意大利就因在我国出口至该国的青椒中检测出农药残留0.31mg/kg—ppm而采取官方扣押的方式禁止入境。

2.2.2食品安全、动植物卫生检验检疫法规限制

完善的食品安全体系不仅规范着国内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标准,也提高了进口产品的门槛。近年来,日本逐年增加对我国出口的农产品的检验检疫措施项目,所检查的范围覆盖我国出口到日本的所有农产品,新增检测农药残留的标准多达一万种,使得我国的出口成本也随之上升。由于日本对我国出口的蔬菜的层层检验,加上蔬菜本身的保鲜期较短,使得蔬菜质量下降,造成大批进口商取消对我国的订单的局面。

2.2.3食品标签和包装

对于我国生产商一直不以为意的食品标签和包装问题,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要求却十分严苛。例如日本对于包装物要求是必须可降解或者再利用的,要无任何废弃物产生,要绝对的不污染环境;要将图案、图形和文字说明附在标签上;整个包装不可以在生产、使用和消费的过程中存在对自然和人类的损害,等等。据商务部数据称,每年我国因为包装要求不达标而导致的损失有240亿美元,这其中由于包装不符合环境要求所致占绝大多数。

2.2.4新技术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安全问题

当今,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成了国际贸易的重要壁垒。借助转基因问题的争论性,很多国家提出了有关于此的高标准和高要求,使转基因产品在检测、隔离等方面的成本增加,提高了市场价格,转基因食品的出口难度大大增加。而我国的大豆、玉米、水稻、鱼类等因为存在大量的转基因问题,受到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严重。仅2016年5月上旬,我国就接收到了来自美国的五条拒绝进口的通知,其中有四条是因为农产品中存留的栀子黄色素、氯霉素等添加剂过量而对其进行了自动扣留。

2.3壁垒保护趋势分析

2.3.1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涵盖范圍日趋广泛

因其能有效隐蔽的限制进口数量,很多国家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技术性贸易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涉及产品范围大、种类多、行业广的特点正逐渐的呈现出来。从产品结构来看,从水产品、畜产品等动物源性食品,到水果、蔬菜等植物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涉及种类繁多;从产品形态看,涉及了初级产品、半成品和制成品,覆盖的范围广泛;从产品生命周期看,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储藏、销售等各个环节均有技术性贸易壁垒;当前,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从原来的实体商品逐步的扩展到信息、金融、服务、投资等领域。除此之外,除了WTO允许的TBT外,技术性壁垒的合理范畴还包括其他国际公约规定的各种技术性要求。

2.3.2手段更加先进,指标要求更加严格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检测设备和方法也将会更加先进,检测手段也愈加复杂。最明显的例子是发达国家实行的HACCP管理体系。该系统用以来控制从农场到餐桌整个食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而且,由于产品安全和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将加强对于产品安全、环保、能效的重视度,因此,技术指标将会更加严格是一个无法阻挡的大趋势,发达国家将会更加严格的检测农、食品中农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含量。

2.3.3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施主体仍是发达国家

因为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各国运用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有很大的差别。长久以来,发达国家因其特有的国际地位和先进的技术水平,很多时候都是发达国家掌握制定规则的话语权,各种通行的国际标准也是由发达国家参与制定的。从对我国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贸易伙伴国来看,主要是发达国家和地区频繁的对我国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如欧盟(海产品氯霉素超标为由)、美国(水果、蜜饯等食品的添加剂违规为由)、日本(蔬菜、蜂蜜农药残留为由)。

3应对措施

3.1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维护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企业权益

发达国家严格的检查和检疫制度,使我国农产品出口损失巨大,我国应该争取到解决争端的话语权,维护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正常秩序。一方面,我国应积极的分析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案例,从以往涉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争端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另一方面,主动参加WTO的多边贸易谈判,积极参与国际技术标准的制定和修改。争取创建一个公平合理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为促进各国各地区法规的统一性和标准化而努力。

3.2健全农产品技术标准体系,推动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发展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起步较晚,农产品的质量标准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使我国农产品在出口时遇到了障碍。

因此,我国政府应从规范法律法规制度人手,实施统一有效的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我国农产品标准体系。同时,我国应该加大对于标准化生产的宣传工作,鼓励农业生产者进行标准化劳作。实行一定的惠农政策,派专门的技术人员指导农业生产,从而从根源上实施农业的标准化,控制食品安全和质量。

3.3壮大第三方认证机构和检测市场,积极开展国际认证

我国出口农产品到国外时,很多国家不承认我国的认证结果,而是要求出口企业到国际认证机构进行检测,这样一来,不仅增加了企业的出口成本,更加大了出口风险,使我国的农产品出口受挫。而对于我国的大多数企业而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来建设标准化实验室的可能性不大。因此,政府应该投入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到建设第三方实验室中,推动第三方实验室的规范化发展,為我国的农产品检测提供优质服务。

3.4优化出口农产品的结构,开拓新的出口市场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生产都是粗放型模式,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然而,随着国内外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加深,我国农产品的价格优势正在消失。因此,我国的农产品必须要寻求新的发展模式,优化产品结构,出口附加值高的深加工产品,提升我国农产品的竞争优势。

我国每年超过40%的农产品出口到欧、美、日地区,而恰恰这三地是全球农产品技术标准最为严格、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最频繁的重灾区。因此,我国的农产品出口,应该积极拓展新的贸易伙伴,进一步发展南美、非洲、东盟等新市场,分散出口风险,提高应对市场各种可能性的能力。

猜你喜欢
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措施
输变电设备运行及安全防范措施
手机通讯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浅析“营改增”背景下房地产企业的税负变化及应对措施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TBT对于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以及有关建议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电子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
国外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新动向及我国的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