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难点与路径研究

2018-10-08 11:04李佳琳
商情 2018年43期
关键词:全面从严治党难点意义

李佳琳

【摘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是全面从严治党取得实效的必然环节,也是检验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分析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意义入手,挖掘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过程中的主要难点,针对性探究出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具体路径,旨在为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全面从严治党 基层延伸 意义 难点 路径

全面从严治党是“四个全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是全面从严治党取得实效的必然环节,也是检验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手段。当前基层微腐败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基层党建工作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亟待处理。因此,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有利于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向更加纵深的方向发展,同时提高人民群众对基层党组织的满意度,使其真正感受到从严治党的实际效果。

一、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基层直接面对群众,是党的执政根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根基,有效防止基层微腐败,助推基层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一)巩固党的执政根基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十分重要。首先基层党组织关系着党的执政根基,基层党组织处于党组织的最末端发力点,同时也是党的大政方针和众多工作的具体执行者。一旦这个最末端发力点出现疲软,或者在宣讲政策和安排工作时乏力,将直接影响国家政策的最终落实。其次基层党组织也是连接党心和民心的重要纽带。基层党组织往往处于服务群众的第一线,基层党组织如果出现管理不严、作风不实等问题,不仅谈不上履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有可能丧失党在人民心中的公信力,严重影响党的自身形象。因此,要大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要增强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牢筑党的思想政治防线,巩固党的执政根基。全面从严治党作为一种优化的顶层设计,只有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才能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最终从根本上改善党群干群关系。

(二)有效防止基层微腐败

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坚持打老虎、拍苍蝇,随着一大批贪官纷纷落马,逐渐形成了反腐倡廉的高压态势。在过去,大多数在基层工作的同志对于全面从严治党的认识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只要提到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大家普遍认为与自己平时的基层工作没有多大关系,但事实上基层工作需要直面群众矛盾,很多侵害群众利益的事情也大都发生在基层。基层微腐败看似微小,实际危害却很大。一方面,群众为了自身利益,纵容促使基层微腐败频频发生,以达到对于同一件事情的“优先处理权”,或者所谓的“特殊待遇”;另一方面,当自己的利益受到影响和侵害时,群众又对周围存在的基层微腐败现象感到深恶痛绝。这些认识上的误区,不仅与当今社会倡导公平正义的主流价值观相背离,同时还有可能导致社会矛盾的复杂化。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无疑给了基层微腐败乱象一拳重击。

(三)助推基层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全面从严治党能否向基层延伸将直接关系基层经济社会能否和谐稳定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我国的经济取得了长足飞跃。但与此同时,潜伏在党内部的种种问题也随之而来,其中包括部分党员干部的贪污腐败问题、为官不为的问题、懒政怠政的问题等,直接导致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公信力下降,与群众的距离感产生。在这种情况下,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已然成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刚性需求。因此,在处理从严治党和改革发展两方面的问题时,决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而是应该协调推进、共抓共进。正如习总书记所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如今,在新形式下,只有把黨的问题解决好,把全面从严治党推向基层,才能为经济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稳定提供坚强保证。反之,则会阻碍了改革发展的进程。

二、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难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推进,尤其是在党中央“打老虎拍苍蝇”的高压态势下,总体来看,当前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主流是好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对于党纪法规的意识,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基层党员干部的能力和素质还有待提高。

(一)党纪法规意识不强

一方面,一些基层领导干部政治觉悟不高,理想信念不坚定。主要表现在,一小部分领导干部借口基层工作事务繁忙,放弃了自我进步和自我学习,理想信念不坚定,在利益面前把党性修养抛之脑后。还有一些基层党员干部,法纪意识淡薄,在工作中习惯以简单的形式代替做实事,心存侥幸,始终认为基层处于法律的边缘位置。对于自己该作为的事情乱作为,对于不该作为的纪律底线却一再触碰。另一方面,基层党组织建设相对薄弱。由于部分地区党员台账不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非公企业党组织、离退休干部党组织这些党维织比较薄弱。这些党组织当中的党员因为没有及时参加党组织的活动,长期下来,虽然顶着党员之名,思想上无法跟进党员之实,造成他们的党纪法规意识越来越弱,不仅没有起到党员的带头作用,有时候还带头违规违纪。

(二)制度建设不够完善

许多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干部违纪现象,除开干部自身的原因外,跟相关制度没有充分发挥保障作用密不可分。一方面,没有及时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导致一些基层领导干部选择利用制度的盲区,钻制度的空子,为谋取私立不惜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同时,制度建设本身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长效性和有效性是制度建设的必然条件。基层的一些制度规定本身并不成熟,某些制度表面上看起来要求明确,但因缺少必要条件的支撑而难以实现制度本身的初衷。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推进,如何在反腐败治理中建立和完善更加清晰明确的工作规则,目前还在努力探索之中,机制性的保障与推动尚不充分,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基层微腐败治理还需要有制度的刚性保障。

(三)党员干部素质不高

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思想觉悟不高。在新形式下,全球化的步伐进一步推进,伴随着各种思潮的涌入,一些基层党员干部觉悟不高,理想信念不坚定。二是文化素质和业务能力不高。主要表现在农村基层组织和非公经济组织里的党员干部,这些基层队伍里的党员干部受年龄老化和文化程度的限制,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方法却没有与时俱进,没有及时创新党务工作方法,造成业务能力不突出。三是工作作风有待加强。一部分基层党员干部缺乏担当精神,工作作风不严谨,对于解决私人事情十分热衷,对于处理党政事务却表现消极,经常把纪律置之度外。

三、推动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措施

全面从严治党要取得实效、落地生根就必须要向基层延伸。基层有其特殊性,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要结合基层的实际,尤其是要以干部作风和能力建设为核心,以群众满意为导向,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合力作用。

(一)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要求,新时代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要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一是坚定中央领导。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首先就是要坚持党中央的统一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坚持一切工作向党中央看齐,决不做背心离德的事。党中央就像一个工程的总枢纽,各级地方政府和基层党组织只有以中央为核心,才能做到有章可循、凝心聚力。二是树立良好价值观。良好的价值观是党员干部行为处事的指南,党员干部应树立良好的价值观。首先要树立清正廉洁的价值观,清正廉洁是自古以来的为官之道。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更应该自觉树立和践行这种价值观,只有将清正廉洁的价值观扎根于心,才能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走进百姓,在百姓心中留下好印象、获得好口碑,最终做好基层工作。

(二)把思想建设摆在前面

思想问题是一切问题的根源,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最重要就要解决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问题。首先是要强化基层领导干部的思想建设,领导干部作为基层工作的领头羔羊,不但对于很多工作要有系统部署和全局谋划,更应该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只有领导干部的思想转变了,才能更好的带领下属推进各项工作。其次是思想工作要与具体行动结合起来。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这一原则,始终把抓党建工作放在首位。同时,把党建工作的思想要领贯穿到平时的工作当中,要让全面从严治党真正落到实处,而不是一纸空谈。最后是要强化党员干部的宣传教育,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关键就在于广大的基层党员干部,他们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具体落实人和最后受力点。要把对党员干部的宣传教育变成常态化,党员干部才能在工作中坚持党性修养和原则,最终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

(三)把作风建设摆在其中

基层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是影响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关键因素,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能不能取得实效主要靠基层领导干部的优良作风。一是要加强基层干部的学习。早在2009年党的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就强调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对于学习的认识,过去很多党员同志误认为学习仅仅是上级领导干部的事情。事实上,基层干部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摆正作风、与时俱进。二是要改进工作方法。在工作过程中,很多基层干部仍然习惯用旧的工作方法解决新问题,但显然这些方法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因此,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工作方法也需要跟进时代和形勢的步伐。这时候就需要基层干部选择一些更亲和下属、贴近百姓的方法,以达到更加有力的效果,从而最终转变作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四)把纪律建设摆在关键

十九大报告中把纪律建设纳进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我们应该深刻领会报告精神,坚持把纪律建设摆在关键位置。一是强化纪律意识。无规矩不成方圆,纪律意识就是基层党员干部心中的规矩,应该不断强化基层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首先是要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的纪律教育,要把这种教育当成一种政治任务,要安排关于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党章》、《党纪》等的学习,以及学习后的心得体会,要让基层党员干部对于纪律意识铭记于心,并做到自觉履行。二是落实责任监管。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抓住主体责任这个关键的“牛鼻子”,全面从严治党是各级党组织的职责所在,层层传导压力,使基层管党治党走向严、紧、硬。

(五)把制度建设贯穿始终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最重要的保障就在于制度支撑。一是要完善现有制度,使其更加规范化。很多基层党员干部纪律松散,制度意识不强跟现有制度的规范性有很大关系,一些制度的制定没有根据基层的实际情况,可操作性不强。同时还要完善基层党组织管党治党权利清单和责任清单,抓好全面从严治党在制度上落到实处。二是要进行制度创新。没有任何一种制度是一层不变的,只有随着时代和形势的变化,及时的调整和创新制度,制度才有生命力才更长久。因此要在制度创新上下功夫、花力气,要让制度创新成为基层党建工作的一种新常态。三是加强制度的落实。要随时进行基层监督,加大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力度,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全面从严治党的监督工作等,用这些方式方法进一步促进制度的落实。

四、结语

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既要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首要职责,更要着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打铁还需本身硬,只有以更强的意识、更实的举措和更大的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才能取得反腐败斗争的决定性胜利。

猜你喜欢
全面从严治党难点意义
有意义的一天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全面从严治党开启“三点攻”新模式
全面从严治党视阈下
十八大以来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理念、思路与路径
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