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8-10-10 07:54王婷婷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23期
关键词:协同护理生活质量冠心病

王婷婷

【摘要】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干预在冠心病介入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9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并择期拟行介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43),对照组予以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协同模式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遵医行为、自我效能、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定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各项体适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协同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自我效能及遵医行为,并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有利于改善患者介入术后的肢体能力,提高运动耐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 冠心病; 介入术; 协同护理; 生活质量

doi:10.14033/j.cnki.cfmr.2018.23.04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23-00-03

冠心病(CHD)是由冠脉粥样硬化造成血管狭窄、阻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从而导致发病[1]。CHD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均较高,患者多为老年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CHD发病率也随之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手段,具有微创性,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但术后并发症较多,影响治疗效果[3]。研究发现,协同护理干预(CCM)能够提高PCI术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4]。因此,本研究探讨CCM干预在CHD患者PCI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9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并择期拟行介入术治疗的CHD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1)符合WHO中CHD的诊断标准[5];(2)具有介入治疗指征;

(3)生活能够自理。排除标准:(1)精神疾病;(2)肝肾器官功能不全;(3)肺功能不全;(4)心功能Ⅳ级;(5)恶性肿瘤;(6)依从性差、中途退出者。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研究。征得笔者所在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后,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43)。观察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46~78岁,平均(54.28±7.11)岁。对照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44~76岁,平均(53.38±7.71)岁。两组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具有可行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以基础护理干预,包括常规入院指导、健康教育、病房卫生干预等。观察组予以协同模式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协同护理方式: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患者的身体情况、病情,并告知患者及家属协同护理相关知识,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赖及全力配合,使患者及家属能够参与到护理中。(2)知识指导:向患者及家屬介绍PCI术后服用的药物种类、服用剂量、服用时间以及方法,讲解药物副作用,指导患者掌握监测血压、心率的方法,掌握自我急救技能、心肺复苏方法。(3)用药指导:住院期间指导患者及家属认识相关治疗药物,并要求患者及家属能够正确摆出每天的药物。指导家属提醒患者定时服药,在早上服用的药盒上标记太阳,在晚上服用的药盒标记月亮。(4)生活方式指导:稳定患者及家属的情绪,鼓励患者坚持治疗。告知家属定期为患者擦拭身体,保持清洁。指导家属为患者选择低盐、低脂、低胆固醇的食物,准备一些清淡容易消化的饮食,指导患者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5)康复锻炼:指导家属协助患者进行看康复锻炼,可选择慢走、瑜伽、深蹲、太极拳等,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运动计划,每次运动30 min,每天1次,每次运动家属均陪同,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逐渐增加到60 min。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采用Morisky遵医行为问卷评估患者的遵医行为,共4条目,“有”计1分,“无”计0分,总分4分,≥3分为遵医行为良好,评分与遵医行为呈正相关[6]。(2)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估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包括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和健康知识水平4个维度,采用5分评价法,总分172分,评分与自我护理能力呈正相关[7]。(3)采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评估患者的自我效能,采用4分评价法,总分40分,评分与自我效能呈正相关[8]。(4)采用中国心血管患者生活质量量表(CQQC)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体力、病情、医疗状况、一般生活、社会心理状况、工作状况6个维度,总分154分,评分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9]。(5)采用体适能测试评估患者的体能情况,包括6MWT、抓背测试、起立行走测试、30 s椅子站立测试、30 s伸曲臂测试、座椅前伸测试[10]。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遵医行为、自我效能、自我护理能力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遵医行为、自我效能、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各项体适能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各项体适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定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PCI术是治疗CHD的首选方案,但术后患者的不良方式、药物不良反应、负面情绪及经济状况等均会影响治疗效果,导致患者的预后效果不佳,生活质量降低[11]。因此,在PCI术后对CHD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变不良方式、减少不良反应对维持患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12]。CCM是一种新型护理方式,以自我护理理论为框架,促使患者及其家属参与共同护理中,与医护人员成为一个护理集体,从而提高护理效果[13]。

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遵医行为、自我效能、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CCM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从而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14]。表2中,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各项体适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说明,通过CCM能够提高患者的肢体能力及运动耐力,增强关节的灵活性及活动范围,改善各项机体能力[15]。从表3数据可知,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定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CM通过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功能状态,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评估,然后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并通过使患者及家属参与到护理中,间接提高家庭支持,逐渐促使患者积极改善自身状态,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3]。CCM干预能够充分调动患者及家属参与护理的积极性,促使其护理知识及技能提高,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良好生活习惯[7]。

综上所述,协同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自我效能及遵医行为,并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有利于改善患者介入术后的肢体能力,提高运动耐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安佩芳.基于协同护理模式的舒适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状态和 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8,40(4):628-631,636.

[2]王晨.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1):112-114.

[3]胡慧娟.协同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心理状态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8,25(1):16-17.

[4]郎巍,高丽红.协同护理模式对急性心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干预[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7,33(10):84-86.

[5]张亚玲,于海波,李晶.探讨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应用协同护理模式和延续护理模式的价值[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7,34(6):20-22.

[6]王成香,马赛克,王幸红,等.协同护理模式对经桡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闭塞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7,15(7):1263-1265.

[7]路明惠.基于TTM的协同护理模式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17.

[8]金苗.协同护理模式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32):140-141.

[9]岳麗纯.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协同护理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J/OL].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9):182.

[10]李凤玲.协同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9):2158-2160.

[11]叶彩霞,戴丽群,陈远利,等.协同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遵医行为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6,18(6):89-92.

[12]罗孝平,徐兰.冠心病患者施行协同护理服务的可行性研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11):250-251.

[13]黄永群,梁秀红,熊妮,等.协同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6,33(1):176-178.

[14]杨赛君.进行认知干预护理对改善行冠心病介入术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21):77-78.

[15]钮蔚琳,吴燕霞,王印红,等.协同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4,40(11):1357-1358.

(收稿日期:2018-06-21)

猜你喜欢
协同护理生活质量冠心病
冠心病一直没有症状,是不是治愈了
协同护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疗效评价
协同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协同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管理作用
协同护理模式预防产后抑郁症的效果观察
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38例临床疗效观察
有冠心病家庭史的青年更应戒烟
如何使用冠心病保健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