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拔牙技术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中的临床效果

2018-10-10 07:54肖伦旺王治平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23期

肖伦旺 王治平

【摘要】 目的:探讨微创拔牙技术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160例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拔牙术,研究组采用微创拔牙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拔牙窝完整性、术中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张口受限程度和术后疼痛程度。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为(16.35±2.85)min,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为(29.41±3.9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拔牙窝完整的患者为68例(85.00%),对照组拔牙窝完整的患者为46例(5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的31.2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75%,低于對照组的28.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张口受限程度和疼痛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拔牙术采用了高速涡轮机和微创拔牙刀等微创器械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手术创伤和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微创拔牙术; 传统拔牙术; 下颌阻生智齿

doi:10.14033/j.cnki.cfmr.2018.23.07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23-0-02

下颌阻生智齿在牙槽外科比较常见,较容易引发邻牙损害、冠周炎、颌骨囊肿和感染等并发症,因此一般主张实施预防性拔除[1]。但是由于阻生齿的解剖变异比较大,生长位置不正,且多被骨组织包围,与周围组织关系复杂,故拔除阻生齿相对难度较大,并发症更多[2]。采用传统方式拔除下颌阻生智齿,需要凿骨、劈冠,容易造成较为严重的局部创伤,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恐惧[3]。近年来,微创拔牙技术在临床上广泛开展,本研究收集笔者所在医院160例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患者,对比微创拔牙技术与传统拔牙技术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行下颌阻生智齿拔除的160例患者,纳入标准:(1)具备拔牙的适应证,同时无禁忌证;(2)术前张口度正常;(3)所需拔除的智齿冠周无急性炎症;(4)邻牙正常。排除标准: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严重全身性疾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研究组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20~42岁,平均(30.25±5.17)岁,左侧患齿32例,右侧患齿48例;低位阻生25例,中位阻生28例,高位阻生27例;近中方向阻生38例,远中方向阻生22例,垂直方向阻生20例。对照组中,男41例,女39例,年龄19~43岁,平均(30.40±5.22)岁,左侧患齿35例,右侧患齿45例;低位阻生27例,中位阻生24例,高位阻生29例;近中方向阻生35例,远中方向阻生24例,垂直方向阻生21例。两组患者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患者及家属知情签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方法

术前常规拍摄X线,了解下颌阻生智齿的位置、大小、阻生类型、牙根等情况,确定手术方案。术前常规口服抗生素,1%碘伏溶液消毒口腔,2%利多卡因行患侧下颌神经阻滞。

对照组采用传统拔牙术,阻力较小者将阻生齿挺松再拔除,阻力较大者先行切开阻生齿上方牙龈并翻瓣,暴露骨组织与牙体,以骨凿敲打,去除阻生齿颊侧骨质和远中骨组织,用劈冠器劈开牙冠消除骨阻力,将牙挺置入牙与牙槽中,小锤敲击使其楔入,最后把牙根挺出。清理牙槽窝内碎片并生理盐水冲洗,复位缝合粘骨膜瓣后压迫止血。

研究组采用微创拔牙术,高速涡轮牙钻去除覆盖在牙冠表面的骨组织,若阻力较大时可磨去牙冠阻力再将牙冠和牙根分开,把微创拔牙刀插入牙槽骨和牙根之间,切断牙周膜,使牙根松动,再拔除患牙。最后检查牙槽窝,清除碎片,生理盐水冲洗,复位缝合粘骨膜瓣后压迫止血。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分别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拔牙窝完整性、术中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张口受限程度和术后疼痛程度。其中张口受限程度分为5度,(1)0度:张口自由;(2)Ⅰ度:张口度2.0~3.0 cm;

(3)Ⅱ度:张口度1.0~2.0 cm;(4)Ⅲ度:张口度<1.0 cm;(5)Ⅳ度:无法张口。疼痛程度分为4度,(1)0度:静止和活动的时候均无疼痛;(2)Ⅰ度:静止的时候无疼痛和压痛,关节活动的时候有轻微疼痛;(3)Ⅱ度:静止的时候无疼痛,轻微压痛,关节活动的时候有明显疼痛;(4)Ⅲ度:静止的时候疼痛,有压痛,关节活动的时候剧烈疼痛。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和拔牙窝完整性比较

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为(16.35±2.85)min,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为(29.41±3.9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02,P<0.05)。研究组拔牙窝完整的患者为68例(85.00%),对照组拔牙窝完整的患者为46例(5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4.767,P<0.05)。

2.2 两组术中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的31.2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75%,低于对照组的28.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术后张口受限程度和疼痛程度比较

研究组术后张口受限程度和疼痛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微创技术进入口腔医学领域,牙科器械和拔牙理念不断发生着变化,微创拔牙技术已经可以达到最少的创伤拔除病灶牙齿。采用微创拔牙技术拔除下颌阻生智齿则有以下特点:

(1)高速涡轮机不仅有效地冷却了切割部位,还避免了空气进入伤口造成的损伤[4-7];(2)微创拔牙刀紧贴牙根对牙周组织分离,更易松动患牙,從牙根和牙槽骨间隙切断牙周膜,挤压牙槽骨,并分离牙根和牙槽骨,拔除牙齿[8];(3)高速涡轮机精确控制了施力的大小和方向,减少了手术所需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

(4)微创拔牙术的原则为“少去骨,多分牙”最大限度避免局部损伤及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完整取出牙根,压槽骨的破坏很小,且术中用力点少,牙槽骨折裂和根折的风险下降,避免了下颌骨骨折及下颌关节损伤等事件的发生,因此术后疼痛和张口受限的情况较少出现,感染和干槽症等术后并发症也不多见。

本研究中,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与高速涡轮机精确控制了施力的大小和方向减少了手术时间,以及传统拔牙术中施力大小和方向难以控制增加了手术时间的状态相一致;研究组拔牙窝完整的患者较对照组多(P<0.05),研究组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符合微创手术损伤小的特点;研究组术后张口受限程度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则是由于下颌骨骨折及下颌关节损伤较少发生。

参考文献

[1]李铁成.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临床观察[J].医药前沿,2016,6(14):152-153.

[2]张书宇,汪湧,徐颖.阻生智齿拔除原因及时机分析(附200例报告)[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5,8(4):236-239.

[3]朱光来,修力军,丁作友,等.微创与传统拔牙技术在阻生齿拔除中的临床应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6,33(1):108-109.

[4]鲍海.微创技术在牙槽外科的临床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5):1-3.

[5]方仲毅,范帅,徐丽丽,等.软组织牵伸配合物理因子改善第3磨牙拔除后的张口受限及下颌功能[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2):252-256.

[6]徐浩.牙科畏惧症的诱发因素与防治策略[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6,26(3):184-187.

[7]李学诗.微创拔牙术与传统拔牙术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中的应用效果对比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2):1795-1796.

[8]梁清军.两种方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效果比较[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5,25(3):195-198.

(收稿日期:2018-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