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代步工具看巨变

2018-10-11 06:13李国珍
老友 2018年9期
关键词:私家代步公务用车

李国珍

我自1986年年底由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直到2008年年底退休,在新余市委大楼有关部门工作10余年。因一直住在市机关一大院,每每外出办事,都要经过市委、市政府大楼门口去坐公交车。这些年来,我目睹了停放在市委、市政府大楼前的代步工具的变化,它既是市民代步工具变化的一个缩影,也从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变化。

自1983年新余复市至2013年下半年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前,停放在市委、市政府大楼前的小车,主要是市领导乘坐的专车和市直各有关部门领导的工作用车,那时的小轿车既有普通型的,也有在当时比较时髦的,当然也有少量的进口轿车。不管是市领导的专车,还是各单位的工作用车,小车数量严格控制在编制之内,若到了使用年限需要报废更新,还要层层履行报批手续,有些年份甚至需经省计委审批,市财政方可安排资金购买新车,这种公务用车制度一直持续到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之前。至于上班族的私家车,公车改革前似乎很少见到。

那时在市委、市政府两栋大楼上班的人员,住在市机关一大院内的基本上都是步行上班,住得稍远一些的则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那时候市委、市政府大楼前后停放的大多是自行车,其中也有些许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随着公务员薪资的提高,原先骑自行车上班的人员,也逐步换成了骑摩托车或电动自行车。大楼前后那一排排排列整齐的摩托车及电动自行车,可谓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的内心也不由得产生代步工具变化之快的感嘆。

代步工具变化最为明显的是,新余市市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正式实施之后。2014年,根据车改方案,涉改的700多辆车中的六分之五面向社会公开拍卖,拍卖所得款项全部上缴国库;剩下的130多辆车由新组建的市公务用车服务中心集中管理,便于车改后远程公务用车和市内重大活动、抢险救灾、执法执勤用车等。同时,根据车改方案,对参加车改的县级(含县级)以下人员分档次发放个人交通补贴,除市领导仍保留专车外,市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原则上不再保留公车。

一石激起千层浪,车改既激发了人们的购车欲望,又繁荣了汽车消费市场,起到了助推经济发展的作用。在市委、市政府大楼上班的人员,因各种利好因素的叠加,客观上具备了进一步改善代步工具的条件。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纷纷参加考试取得驾驶证,通过参加各种汽车拍卖会或汽车展销会买到了心仪的小汽车。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市委、市政府大楼前后及其四周的梧桐树下,由原先停放摩托车及电动自行车转而停放各种品牌、各种颜色的小汽车。见此情景,再回想起在市委、市政府机关上班人员代步工具由自行车到摩托车或电动自行车再到现在的私家小汽车,我感慨良多!

再放眼整个新余城区,无论是大街小巷,还是社区院落,到处停放的都是私家小汽车,城里马路上行驶的私家小汽车也是川流不息。岂止是新余城区,闲暇时去新余乡村转悠,乡村公路上奔跑的私家小汽车也同样令人眼花缭乱,农户购买私家小汽车的也越来越多,农村房前屋后停放的私家小汽车不再鲜见。

小汽车再也不是二三十年前的珍稀品,再也不像过去那样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它虽然是平凡普通的代步工具,折射的却是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改革开放惠及亿万百姓,它给人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猜你喜欢
私家代步公务用车
基于盲人产品无障碍设计研究开发盲人代步车项目
代步一体化新型产品的设计研究
杭州胡雪岩故居的私家园林
农发行珲春市支行严格执行公车管理
给中年女性的“私家”调理方
公务用车新规领导干部禁用越野车
电动助力代步拉杆箱的研究与设计
横山县实行公务用车粘贴标识制度
淘宝俱乐部
品牌家族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