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林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发挥的作用

2018-10-12 09:26乔永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6期
关键词:国有林场生态文明建设作用

乔永

摘要 从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到国家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说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围绕国有林场角色转变、保护生态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开展生态科普、引进科研项目、建立森林康养基地6个方面,阐述了国有林场应在生态文明建设当中发挥基础、推广、宣教、培养专业人才和提供生态文明体验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国有林场;作用

中图分类号 F32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6-0139-01

1990年,李绍东第一次正式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理念[1]。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是我们党发展理念的理论升华,生态文明观念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2]。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战略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用“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将林业生态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国有林场作为生态建设的主力产业,在改革发展建设的过程当中,更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出自身应有的重要作用,从而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1 国有林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发挥的作用

1.1 转变角色,保护生态资源,发挥林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作用

国有林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有产物,4 883个国有林场,经营面积近0.6亿hm2,共同组成了我国生态功能最完善的,也是森林资源最丰富、景观最美、物种最为多样化的生态资源,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3]。国有林场要转变自身角色,从“生产型”向“生态型”转变,从森林资源的经营者转变为保护者,完善森林资源监管体制,转变林场发展方式,全面加强森林保护,使国有林场成为生态环境的安全屏障、生态文化传播的载体、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

1.2 发展生态旅游,发挥林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推广作用

目前,我国拥有国有林场4 883个。自1982年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森林公园)成立以来,截至2017年底,我国现有国家级森林公园882个、省级森林公园1 447个、县市级森林公园1 176个,其中大部分的国有林场都依托森林资源建立了森林公园。逾30年的实践证明,森林公园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余没有建立森林公园的国有林场也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开展生态旅游,建立生态文明型的森林公园,深挖当地的生态文化,开发有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生态旅游中来,发挥森林公园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推广作用。

1.3 开展生态科普,发挥林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宣教作用

国有林场根据自身特色、利用自身资源,建立科普基地,并与高校、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组织等加强合作。利用高校师生、社会志愿者等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科普主题活动,并加强生态科普信息化建设,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推送生态文明建设及科普信息,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宣传效果,广泛增强公众的生态意识和责任意识,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深入人心,充分发挥国有林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宣教作用。

1.4 引进科研项目,建立科研基地,发挥林场在培养专业人才方面的作用

以北京林业大学实验林场为例,实验林场作为北京林业大学重要的教学实习、科研基地,拥有多个国内外一流科研实验室和研究基地,先后承接了逾100项各类科研项目,每年接待高校教学实习师生逾10 000人次。在保障正常的教学实习和科研秩序不被打乱的情况下,实验林场针对中小学生开放部分科研基地,并邀请相关学科专家、研究生进行专业知识科普讲解,将科研科普化,揭去科学研究的神秘面纱,使公众真正地了解林业科研,对提高公众科学素质、营造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氛围、提升中小学生对林业科学的兴趣、培养科技后备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又能使相关专业学生在向大众进行科普讲解的过程当中不断提升个人专业知识,提升个人成就感和专业自豪感,从而促进更多的林业专业学生毕业之后从事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工作。

1.5 建立森林康养基地,发挥林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体验功能

森林拥有富氧的环境、洁净的空气、较高的负离子含量、舒适的森林小气候、有益的植物精气等丰富的保健效益因子,对人体具有调养、减压等康体健身作用[4]。森林康养是森林疗养的延伸,以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为主要内容,以预防养生、休闲娱乐、保健康体为目的,对各种慢性病、心理疾病和神经性疾病有着较为明显的疗效[2]。国有林场应充分利用自身森林资源,通过观花、芳香及药用植物套种,生态步道铺设,绿色特色食谱开发等方式,给人以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以及味觉的全方位生态体验,从而让人们直接感受到生态文明建设给自己带来的好处,进而唤醒人们保护生态环境、参与生态文明建設的意识。

2 结语

随着时间的发展,国有林场的中心任务已经从过去的为国家提供木材转变为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森林公园的功能也不仅限于资源保护和森林旅游。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其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国有林场以及森林公园都应发挥自身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被赋予的自然资源保护、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林业科普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断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中国发挥自身的功能和作用。

3 参考文献

[1] 李绍东.论生态意识和生态文明[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2):104-110.

[2] 邓三龙.森林康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J].世界林业研究,2016,12(29):1-6.

[3] 黎智.国有林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J].农业与科技,2018(2):180-181.

[4] 缪宏,耿国彪.森林疗养放飞梦想:访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刘东生[J].绿色中国,2015(21):38-41.

猜你喜欢
国有林场生态文明建设作用
桂西国有林场人力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
国有林场改革存在问题分析
新时期国有林场档案管理工作存在问题探析
用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佳木斯经济振兴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工具性价值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