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2018-10-13 12:31王学伟刘少坤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实现途径以人为本实效性

王学伟 刘少坤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以及现代西方行为科学和心理科学的发展为人本思想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理论源泉。而在转型期的现实中国社会,尤其在思想文化建设领域某种程度上对人本思想重视不够,由此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难以增强。鉴于此,人们需要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及指导思想进行重新审视,而思想政治工作中强调人本理念则成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实现途径

DOI:10.15938/j.cnki.iper.2018.04.018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8)04-0092-03

思想政治工作历来是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必须消除社会转型过程中各种复杂因素的不利影响,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切实增强思政政治教育实效性。

一、以人为本理念提出的社会背景、理论依据

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处于基础和核心的地位,但是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这一点没能得到很好的体现。一方面与长期重视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教育体系中存在的功利主义色彩浓厚的教育观念有关。

第一,人本理念提出的社会背景。新世纪初期,随着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它的提出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有着复杂的社会背景和原因。就现阶段而言,以人为本思想的产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利发展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人本思想贯穿习近平同志的从政之路。在主持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形成了以绿色为基调的生态文明思想,体现为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的生态理念和以绿色为导向的生态发展观。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以人为本的生态观进一步发展为政治意涵丰富的生态民生政治观。在宣传思想工作方面,他提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1]可以说,以人为本思想始终贯穿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执政理念与执政实践中,而这成为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以人为本理念的根源。

第二,人本理念提出的理论与现实依据。首先,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本管理理念。中国古代就有民为邦本的思想。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管仲最先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他在《管子·霸业》中说:“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孟子也曾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2]人本管理的理念强调为政者、管理者必须重视人、知人善任和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与此相应,近现代西方理论界对人本管理理论有较大的发展。从西方行为科学理论发展过程中著名的霍桑试验到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人的五个基本需求理论,无不体现了西方企业管理中对人本管理理念的充分重视。其次,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中的以人为本思想。马克思主义把人的发展过程概括为三个基本的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人对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即前资本主义时期。第二阶段是人对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第三阶段是人的全面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包括人的能力充分自由的发展、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和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三个部分。可以说人本思想贯穿马克思主义的始终。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既是人自身和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和理想,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的。最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根本在于贯彻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现实作用体现在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巩固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基础,将“以人为本”观念应用于党领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视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本理念淡化的原因

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情况向好,但在个别领域和某些方面仍存在人本理念不强的现象。这种现象是由转型期的社会环境决定的。第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國文化交流加深,出现了不正常的西方文化典范效应,这使得人们对文化价值的选择失去方向甚至是无所适从;第二,“市场经济的消极方面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3];第三,社会体制转轨导致文化和价值体系出现断层的现象,易于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发生偏差甚至背离,形成观念误区。

在现实中,以人为本理念的贯彻存在误区,导致实际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漠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多重功能,出现泛政治化现象,导致学生在认同和接受过程中容易产生反感的情绪。第二,在教育原则上忽视对个人合理利益的关注和保障,缺乏吸引力。第三,在教育手段上单纯强调灌输方式,忽视人们的接受程度,容易使人产生排斥感。第四,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忽视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内容陈旧,墨守陈规。第五,在教育方法和载体的运用上过于简单,忽视创新。第六,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培养上,忽视教育者本身需要,出现队伍不稳,素质不高现象。以上问题的出现可归结于思想政治教育过多强调了其政治功能,缺乏人文关怀,缺乏以人为本的教育指导思想。要改变这种现象就必须转变观念,坚持以人为本,这样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三、以人为本理念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过程中的实现途径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应把以人为本作为最高价值取向。在思政政治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真正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要把不断满足青年学生的全面需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第一,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引导个体向自我教育发展。主体性是人性中最高层次的属性,是主体作用于客体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外部驱动力,其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教育对象自身潜在因素的激发。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总是根据自身的价值尺度评价、选择和接受教育者传授的内容,并根据自身的需要来参与整个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可见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作用是不容置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凝聚人心、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既是教育者组织实施教育的过程,也是受教育者根据自身思想基础内在的需要,通过自己的积极活动,能动地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能否收到实效,是不是真的使人的思想、观点、立场等得到改变,归根到底体现在人的行动上,在教育过程中要积极引发教育对象通过自我思考、分析,提高其理论分析能力、是非辨别能力、实践应用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素质。要探索多种教育形式、方法和途径,引导积极主动参与,发挥其主体作用,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第二,实现教育方法与手段的创新。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教育者要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教育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要体现受教育者主体地位。在教育内容方面要适应学生成长成才需要,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在教育方法方面,要符合青年特点,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通过深入实际,掌握第一手资料,再经过分析和综合研究,掌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材料。通过历史与现实比较,了解我国历史和近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其他社会思潮比较,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通过社会制度比较,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通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其他文化比较,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4]。

第三,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物质利益相结合。物质利益是个体一切活动的动因,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条件。物质利益对人们的思想、行为构成了深刻影响,思想教育必须建立在此基础上才能取得更好效果。首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教育要鼓励人们对正当的个人利益的追求,并帮助人们解决实际困难,让受教育者感受到国家和社会的温暖,增强群众的向心力和内聚力。其次,帮助人们树立明确的社会主义义利观,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过分追求会出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错误的思想观念,导致物质文明建设偏离正确的方向。最后,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来推动经济建设的发展,实现人们的物质利益。

第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素质,为实现人本教育理念提供保障。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加强思想教育队伍建设,提高思想教育队伍的整体素质,是落实以人为本,提高思想教育有效性的重要保证。新时期思想教育者应具备以下素质:在政治素质上,具有强烈的党性和政治性,坚持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坚定社会主义信仰。在思想素质方面,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道德素质上,要有较高的道德境界,强烈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在知识素养方面,要具备扎实的思想教育专业知识,以及相关学科的广博的知识背景。最后教育者还要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分析研究能力,善于解决新问题。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素质,要培养大量德才兼备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在管理上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保证教育者的工作积极性和队伍的稳定性。[5]

坚持以人为本,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关键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人本属性回歸使然。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寄语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高效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的人本理念,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带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2.

[2] 孟子[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509.

[3] 夏禹,等.美国有效掌控意识形态问题研究[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14:249.

[4] 陆岩.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对策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80.

[5] 石亚玲.论习近平的青年理想信念观[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86.

[责任编辑:张学玲]

猜你喜欢
实现途径以人为本实效性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如何将创新阅读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
浅析我国公立医院在新医改下的财务管理目标和实现途径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
评估准则国际化的路径探索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