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高三数学复习教学有效策略

2018-10-13 09:34吴雪光
青年时代 2018年19期
关键词:高三数学复习教学有效策略

吴雪光

摘 要:高三数学复习教学必须注重针对性和时效性要求。在高三数学复习教学中,教师紧扣复习要求,捕捉重点内容,强化复习策略,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复习实效;在复习进程中积极夯实数学基础,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还能提高学生的创新学习意识和能力;还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树立自信心,注重训练学生形成良好的复习习惯、规范的应试技巧。

关键词:高三数学;复习教学;有效策略

高三数学复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复习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高考的成败。为了更好地做好高三数学复习,搞好备考工作,必须加强复习针对性的研究,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力量,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切实提高了复习的效率和效益。

一、研读考试说明,明确考查导向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作为一名一线的高三教师必须认真研读近几年的考试说明,进行对照,了解高考的命题重点、热点及方向。这样就能心中有数,目标明确,努力才有针对性,才有成效。必须坚持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为基本点。高考数学主要是以课本内容为主,考查学生的衍生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把握能力。尤其是《考试大纲》,里面已经将高考试题的基本状况进行了详尽的分析解读,对于考生来说,这无疑是高考的脉络走向,因此复习老师就应该引领学生牢牢把握住这一重要线索,进行有效复习。

高考试题选材是以主干知识为主进行的,对一些重点年年必考,这些重点常考常新,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与鲜活性,在教学中要主动挖掘其深刻内涵。除了重点以外,也有盲点的考察。因此教师应突出主干,注重知识间的网络体系,精选好题,讲解到位。教师必须研究历年高考试题,预测试卷发展趋势,严格按照两纲的要求进行复习。根据两纲,找到各个考点在课本中的知识点,并进行知识的推广与深挖,最终做到对考点知识的融会贯通。所以老师要指导考生学会在课本中界定知识点、灵活运用基本理论,通过对知识的实际应用将考生的能力提升到高考的要求层面。高考检测的是学生的基本知识和综合能力,在复习过程中,老师要指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把握。

二、紧抓双基备考,夯实数学基础

“双基”是指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它是数学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与有效支撑,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数学的考查重点。因此,在复习时要加强基础复习,要“细”,力求主次分明,突出重点。重视课本,从课本中找练习题的根。课本是一切知识的源泉,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学生和老师复习的依据。必须立足课本,迅速激活已学过的各个知识点,不放过课本的每一个角落。在高三复习阶段要引导学生用好课本,对课本上的重点知识应引导学生边读、边批、边画、边记、边思考,让学生每读一次都与前一次的效果不一样,坚持的时间长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自然就培养起来了。

在复习课堂上要处理好讲与导之间的关系,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复习过程之中,避免教师“独霸”讲台和学生“自由”发展的现象,在复习中应该以学生研读、质疑、思悟为主体,以教师归纳、辨析、点拨为主导,通过讲、练、考、评等方式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网络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差异,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措施,在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有区别的对待,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着重于学生的基础讲解和基本功的练习,对于基础较好群体,在难度和方法上要进行一定地拓展,使每一位学生在教学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教师在掌握复习方向与框架的基础上,要放开学生,引导其查漏补缺,在考点上反复咀嚼,引导其实现知识点与试题的对接,在自主的探索中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点,提升学习力。还要积极渗透数学思想,掌握函数与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等数学方法。

三、激励主动复习,提升创新能力

在高三复习阶段,教师必须激励学生学会主动复习,不断提高数学能力,特别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考试说明》中特别强调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适应现在考题的发展要求,在这一问题上必须加强。要引导学生主动关注生活、社会、经济、环境等问题,从中提炼出有一定社会价值背景的应用问题,促进学生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和增强数学运用意识,学会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有意识地加强不同知识点的联系,选择一些开放性试题供学生探索,以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同时,要指导学生处理好知识强化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并且,在日常复习中,还要与高考题紧密结合,做到一日三练,要通过巡视留心发现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针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和纠正,通过基础题的训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精心、耐心地教加以引导,学生一心一意反复地练,以养成规范答题的好习惯。复习时,教师要挖掘学生的想象思维因素,训练学生思维的广泛性;挖掘学生的求异思维因素,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挖掘学生的开拓思维因素、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在复习中要注意做到精讲、精炼,防止简单粗糙的题海战术,切实注意效率与效果。在引导学生复习时不仅要注意把握复习的进度、节奏,还要注意把握知识、练习题的层次与结构,要注意分清基础、一般和难点,注意“两纲”对各知识点的要求程度,做到繁、简适宜,与高考要求水平对接。

四、培养良好习惯,增强应试技巧

在高三復习中,教师特别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复习效果,不是增强他们的考试技能和技巧。在复习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增强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摆脱压力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复习进度不宜太快,留给学生相对充裕的自习时间,坚持给学生布置试题,用试题激发学生边学边思考,引导其找到复习要点。在复习到知识难点时,可以开辟课堂活动空间,设计若干个阶梯式的思考题指引学生自己分析解题思路,吃透难点。在基础复习的阶段穿插综前联后的训练,给学生创造复查、整理、运用知识的机会,促进学生对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反刍”。

良好的解题习惯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审题要准。了解题目的条件和要求,要根据要求找出题目的关键词语并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其次,算理要清。在解题过程中不仅要明确每一种运算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还要明确这种运算的条件是否具备。其三,第三,跨度要小。解题过程(尤其是运算过程)的衔接要紧密,不要跳步骤。其四,考虑要周到。切忌思考问题丢三落四、想当然、麻痹大意,在平时训练时,出现此种情形,除性格因素外,要特别考虑一下在知识和方法上的缺陷。最后,还应注意学生的书面表达习惯。答题应表述要全,避免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现象。

五、关注心理状态,巩固复习效益

在复习教学中,教师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美国作家爱默生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教师必须教育学生要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高考,临考前只是一门心思充分做好各种准备就可以了,不要想得太多。同时发现有些学生表现出自信心不足,考前忧郁症,尤其是临近高考时更为突出。这主要由于在学校,由于高三考试的密度比高一、高二有所增大,此时考试的结果会影响到孩子的情绪;在家里,父母又免不了经常唠叨,并且始终重复着同样的一个话题,这样会有意无意地给孩子造成压力,使学生感到家庭压力大,烦躁苦恼,缺乏自信。作为教师应心平气和地与学生共同分析考试结果,好的总结经验以防学生的骄傲情绪,差的吸取教训,指出错误的根源,及时补漏,对学生心中的烦恼应及时疏导和消除,对每一个优点,每一次进步,都应给予鼓励和赞扬,以此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进行复习备考。

总之,在高三数学的复习过程中,教师必须通过不断地尝试与总结,科学把握各个复习细节,引导学生利用好高中数学最后复习阶段,增强复习主动性,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在高考中发挥出最佳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心心.高三数学复习课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05.

[2]崔铭文.浅谈在高三数学复习中实施变式教学策略[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2.

[3]周文英.高三数学总复习中的引导探究[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9.04.

猜你喜欢
高三数学复习教学有效策略
化学“微专题”复习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高三数学“先考后教”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浅议高三数学教学有效复习方法
高三数学第三轮复习的有效性辨析
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减轻高二数学课业负担
中考语文复习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