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策略初探

2018-10-13 12:30马明霞
甘肃教育 2018年13期
关键词:教学情景教学理念教学目标

马明霞

【关键词】 历史教学;生活化;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情景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3—0117—01

多数学生在初中学科的学习过程中都存在“历史无用”的学习观点,这就使得这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较少对历史学科进行投入,极大地阻碍了初中历史学科教学的发展,也对历史教师的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对于历史学科自身而言,其具有极为重要的知识价值与学科价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多种处理手法对学生进行教学输出,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而在这一中间,教师通过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可以有效地使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学科知识联系在一起,从而拉近历史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历史的存在与价值,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学科知识的全面发展。

一、 树立生活化教学理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在以往的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都秉承“唯分数论”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之中采用教学策略的唯一标准就是为了“提高学生分数值”,这种功利化的教学理念确实在一定时期内发挥了其应有的教学作用,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发展,课堂教学不再“唯分数论”,而是重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及综合素质的发展,这就使得功利化的教学理念不再适宜现有的教学局面。对于现有的综合化、素质化的教学目标而言,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树立生活化的教學理念,从而在教学之中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符合新课程改革与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而对于一名教师而言,其价值的发挥不仅仅在于其拥有的学科意识及学科知识范畴,还包括教师自身所具有的学习观念与态度。学科教师作为学生在这一学科学习上的引路人,其自然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而这一影响的好坏则由教师的态度所决定,这就要求教师扭转原有的“唯分数论”的态度,树立新型的教学理念。如在教学“宋元文化”这一课时,笔者就不再纠结于原有的知识结构,而是转向对学生进行拓展教学。在原有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只需要为学生介绍宋元时期的知识文化并引导学生掌握即可,但这却不适用于生活化教学策略下的历史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从宋元文化作品中为学生拓展了相应的生活化知识,如从《水浒传》这本小说入手引导学生去考究宋元时期的人物服饰。值得注意的是,这本小说本属于明清小说的序列,但其内容却是描述宋代的生活。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特意淡化了这一特质,而是强化了其内在的知识归属,即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水浒传》中涉及到生活场景的内容进行探究,而探究活动也依托于学生已经习得的知识内容并与现实生活进行对照,这种与以往不同的学习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拉近了学生与历史学科知识的距离,极大地促进了初中历史学科教学的开展。

二、 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挖掘生活中的教学素材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缺乏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关注,往往只关心自身的教学进度,这自然不利于历史教学的开展。作为教师,想要对学生进行生活化的教学,首先就应当主动去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生活化教学。同时,历史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情,且由于年代久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产生共鸣,这就要求教师应当从学生生活入手,为学生挖掘与生活实际相贴合的教学素材。如在教学“汉代”及相关知识点时,因学生一直对中国的饮食文化感到自豪,笔者就先询问学生在生活中喜欢哪些中国菜式,于是教学气氛就热烈起来了。在这一过程中,笔者为学生讲解了中国菜式中所涉及到的核桃、胡萝卜等都是张骞出使西域后带回来的,生活中常见的玉米、红薯、马铃薯等农作物则是明朝引进的。这使得学生的学习视野充分开拓,并了解到历史学科在自身生活中的作用,从而加大了自身在历史学习中的投入。

三、 创设生活化教学情景,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教师在生活化教学过程中要拉近自身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学习场景,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与掌握。这种生活场景的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只要达成目的即可。如在教学“安史之乱”这一知识点时,笔者就要求学生编排表演,将这一幕真实的历史展现出来,而学生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历史学科的魅力,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若想提高历史学科教学效率,就要从自身入手,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生活实际,将历史事件和学生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为了达成这一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在生活中开展探索,搜集生活中的历史信息,再通过整理加工在课堂上反馈给学生。

编辑:孟 刚

猜你喜欢
教学情景教学理念教学目标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例谈教学情景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灵活运用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