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苑韵方起 联花香正浓
——浅谈小学阶段校本对联的教学策略

2018-10-15 07:35黄阿娇
对联 2018年9期
关键词:楹联对联语文

●黄阿娇

众所周知,对联是中国历经千年的传统文化之一。这一文化曾对中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随着白话文的产生,人们对古文、诗词的认知水平下降而日渐式微。所幸,对联的载体不止停留于书本卷册上,她更多的是存在于中国古典建筑的楹柱上,被人们所熟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目标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学习对联,不但能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尤其是高年级学生,学习好对联,有助于提高其理解、探究、欣赏、概括能力,并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在小学阶段进行楹联知识的学习和渗透是十分必要的。

一、巧用资源,发现对联之妙

1、挖掘社区资源

在我们福建省晋江市东石镇金山小学所在地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东石古寨、古檗山庄、泉南佛国等,还有一个东石龙江吟社,社中活跃着一批爱好楹联文化的人,这些都是在学生中进行对联学习的优质资源。近几年来,随着楹联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各地也掀起了学习对联的热潮,我们学校更是不落人后,把楹联的传承作为学校的品牌来打造。我们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立足教育教改前沿,充分挖掘校本资源、社区资源及传统文化资源,将楹联引入课堂,让她活跃于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通过定期邀请龙江吟社的楹联前辈们来学校为师生普及楹联知识,开展楹联知识竞赛,走入社区搜集对联,为社区书写对联、贴对联等形式让学生在联海中徜徉,在文化殿堂中浸润。对联的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或欣赏故事,或切磋比赛,或走入社区……每一种形式的学习都让学生兴致盎然。

2、灵活课本资源

语文教学提倡大语文观,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课本中的对韵歌、格律诗来进行对联知识的渗透可谓事半功倍。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的《崂山道士》一文时,我先在黑板上写了一副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再让大家谈谈这副对联在赞扬谁,称颂的是哪部作品?接着,我就把学生自然地引入到了解蒲松龄,了解《聊斋志异》的兴趣中去,进而自然地将他们引导到学习《崂山道士》这篇文章上来了。教学杜甫的《绝句》一诗,开篇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便是一副非常工整的对联,当中包含着楹联的很多基本知识,如:数量词对仗,“两个”对“一行”;颜色词对仗,“黄”对“白”、“翠”对“青”;动词对仗,“鸣”对“上”;名词对仗,“鹂”对“鹭”、“柳”对“天”。再从整首诗来看,这幅“春景图”,有近有远,有声有色;映衬成趣,明丽开阔;人与物俱适,动与静结合;一派生机,千里春色,描绘了祖国山川之多娇。因此,从蕴含的意思上来讲,更能让学生体会到楹联“形对意联”的基本规则。

总之,不管是课内课外,校内还是校外,学生都能发现,对联中有熟悉的人物姓名(村中房子的大门联多为嵌名联),有学过的诗文,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更会发现对联那凝练的概括力和工整的对仗美,甚至也会产生尝试创作的欲望。

二、尝试创作,体验成功之乐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楹联产生一定的兴趣之后,他们的阅读欲望便增强了,他们会更多地去关注楹联,阅读楹联,积累楹联了。此时,正是教师进行楹联知识渗透的好时机,除了鼓励学生创作,还要帮助其完成他们的处女作。我们可以先降低要求,对学生的作品先肯定,再从平仄、对仗等方面指出问题来,并与学生一起修改,这对于学生来讲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体验,更能感受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虽然作品是在教师的协助下修改完成的,但学生心中依然兴奋不已。

玉蝶同学:

金声玉振书声显;

日丽蝶飞物象新。

振荣同学:

丕振家庭承孝悌;

繁荣社会建和谐。

这几副联是六年级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为自己创作的嵌名联,虽然联中依然有成人痕迹,但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了创作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也增强了他们创作的信心,慢慢地,楹联成了他们的爱好之一。

三、学习运用,品尝收获之甜

所谓:对中有日月,联中显乾坤。撑天拄地两行字;纳古涵今一副联。楹联是最富华夏民族审美个性与审美趣味的精粹艺术形式。青年毛泽东面对湘江,高声吟诵: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青年周恩来也自书联语: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表达自己高尚的人生志趣和非凡的思想境界。

庆祝教师节

在平时的作文指导课中,我们要求学生对联切入在文章的开头,可以起到“一石二鸟”的作用:一方面对文章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让开头的文字语言亮丽起来。如:有一文《事事关心》的开头先引出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从而切入到怎样做到“事事关心”的中心来。如果学生在写作文时开头来个合适的联句切入,那也是令人欣喜的。当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诗联,又练习了楹联的写作,老师就可以把力度放在指导学生运用这些材料来美化自己的文章。可提炼做习作的题目或小标题,可开篇,可结尾,也可入篇中。可以引用优美的联句,也可自己编撰。这样,整篇文章显得简练明快增加亮点。周而复始,循序渐进,渐渐地,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定会有质的飞跃。

楹联作为一种最为精粹的语言表达形式,早已融入我们民族的血液和精神之中,早已成为我们民族语言表达的鲜明个性。小学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充分地运用对联,认真钻研,勤于实践,对联这株艺术之树,定能在老师们的培育中长得更加繁茂,开出芬芳的联花结出金色联果!

猜你喜欢
楹联对联语文
大楹联 有作为
楹联牌匾上的典故
巧出对联
孔府的年节楹联
楹联雅味
贴对联
解缙二改对联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