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节水管理在城镇生活用水领域的推广前景

2018-10-15 07:56周林康
山西水利 2018年8期
关键词:普及率供水管节水型

周林康,李 超

(太原碧蓝水利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24)

合同节水管理是节水服务企业以合同形式,为用水单位筹集资本、集成先进技术、提供节水改造和管理服务,以分享节水效益方式收回投资和获取利益的节水服务机制。

山西省是全国重要的煤炭能源省份,同时也是严重缺水省份之一,全省水资源总量为123.8亿m3,居全国倒数第2位,多年人均水资源量为381 m3,不及全国人均拥有水资源量的1/5。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镇人口数量快速增长,生活用水量不断加大,城镇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紧张。同时,随着城市节水改造工程需求的加大,对政府财政形成了较大压力,导致节水型社会建设受到限制。而合同节水管理正是解决财政资金缺口,提供节水改造的有效手段。

1 合同节水管理发展现状

2014年,水利部首次提出合同节水概念。随后,国内第一家以合同节水管理为主业的“北京国泰节水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成立。2016年,国家发改委、水利部、税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推行合同节水管理促进节水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为合同节水管理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

为探索合同节水管理实际运行效果,国泰节水公司先后在河北工程大学、北京某高尔夫球俱乐部、天津护仓河等地开展了合同节水试点项目。试点实践表明,运用合同节水管理对公共机构、高耗水工业企业、城镇公共供水管网、居民小区等进行节水技术改造是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和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2 山西省城镇生活用水现状分析

2.1 城镇生活用水量

城镇生活用水包括: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第三产业用水、建筑业和城市生态用水4项。2005—2014年,山西省城镇生活用水量变化情况,见图1。

图1 2005—2014年山西省城镇生活用水量变化情况

从图1可以看出,2005—2014年,山西省城镇生活用水量逐年增加,其中,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量和城市生态用水量增加明显,2014年比2005年分别增长45.4%和232.1%。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量的增加主要受城镇人口逐年增长、建成区逐年增大、公共设施不断增加及居民住房和用水条件不断改善等因素的影响。城市生态用水量的增加,则说明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逐步增加。

据统计,在山西省城镇生活用水量中,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占比最大,为56.92%;建筑业占比最小,为6.0%;第三产业用水和城市生态用水分别为20.2%和16.9%。

2.2 城镇生活用水水平

城镇生活用水水平一般通过大生活和小生活用水指标来反映。其中,大生活用水指标指城镇生活人均用水量,综合反映了城镇生活用水水平;小生活用水指标指城镇居民生活人均用水量,反映了城镇居民生活用水水平。2005—2014年山西省城镇生活人均用水量变化情况,见图2。

图2 2005—2014年人均用水指标变化情况

从图中可以看出,山西省城镇生活人均用水量由2005年的117.9 L/P·d增加到2014年的155.9 L/P·d,城镇居民生活人均用水量由2005年的64.6 L/P·d增加到2014年的93.5 L/P·d,城镇生活用水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

2014年,山西省城镇生活人均用水量为155.9 L/P·d,全国城镇生活人均用水量为213 L/P·d,山西省城镇生活人均用水量明显低于全国水平,但指标低并不等于节水水平高,山西省的城镇生活用水仍有潜力可挖。

2.3 供水管网漏失率

目前,山西省很多公共机构和公共建筑建成时间较长,供水管网经过长期的使用,存在不同程度的老化现象,管网漏失率较高。

2014年山西省供水管网平均漏失率为13%,其中阳泉市和晋城市的管网漏失率均小于12%,吕梁、临汾、晋中、长治、忻州、运城6市的管网漏失率还比较高,需进一步加强漏失控制。

2.4 节水器具普及率

近年来,随着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山西省各单位加大了用水管理力度,进行了一些节水改造工作,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节水管理制度仍需完善,节水器具普及率有待提高。

2014年山西省节水器具普及率为89%,虽然达到了《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实施方案》的标准,但与一些先进的省份和城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其中,太原市的节水器具普及率最高,大同、晋城、朔州和临汾市的节水器具普及率较高,均已超过90%,吕梁市的节水器具普及率最低,仅达到80.8%,仍需进一步提高。

3 节水潜力分析

3.1 城市供水管网漏失分析

目前山西省的部分城镇供水与用水设施严重老化,且由于城市住宅层数的增加,管网供水压力增大,增加了管网漏失的几率。2014年,山西省供水管网漏失率为13%。按照省政府要求,到2020年,山西省设区(市)的公共供水管网漏失率控制在10%以内,据此测算全省公共供水节水潜力为3 350万m3。

3.2 节水型器具普及分析

节水型器具和普通器具相比,可节水30%~40%,是城镇生活节水的重要措施之一。节水型器具普及率是衡量城市节水器具使用情况的考核指标,也是城镇生活节水的重要指标。2014年,山西省城镇生活节水型器具普及率为89%,规划到2020年,节水型器具普及率可达95%,节水潜力为2 042万m3。

3.3 节水服务市场分析

预计到2020年,全省公共供水节水潜力为3350万m3,节水型器具节水潜力为2 042万m3,城镇生活节水潜力合计为5 392万m3。根据相关文献和山西省的节水实际,单位节水投入按10元/m3计,则到2020年山西省城市节水的市场规模将达到5.4亿元。另外,根据中国环境规划院课题组研究,国家“十二五”环保投资对GDP的投资乘数约为1.4,以此测算,山西省城市节水5.4亿元的市场规模可拉动约7.6亿元的GDP。如根据水利管理业5.531的投资乘数进行测算,则5.4亿元的市场规模将拉动约29.9亿元的GDP。

4 结语

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山西省城镇人口快速增长,城镇生活用水量持续增长,城镇生活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紧张,节水行动已刻不容缓。同时,山西省部分城镇供水与用水设施严重老化,加之城市住宅层数增加,增大了管网供水压力,导致管网漏失率增大,老旧管网急需更换。此外,山西省部分城镇的节水器具普及率相对较低,需进一步提高。

综上所述,当前山西省城镇生活领域的节水需求和节水服务市场较大,合同节水管理的推广前景较好。为营造良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培育发展节水服务产业,政府需提高政策设计和决策的科学性,完善合同节水管理的约束和激励政策,在财税、价格、法律、金融等方面给予支持。

猜你喜欢
普及率供水管节水型
二次供水管道漏损预警方法的分析和选择
市政工程供水管网运行管理
安徽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9%
排行榜
远程医疗普及率的现况调查
新时期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优化措施
S片区供水管网水质调查分析与探讨
节水型抽水马桶
回顾:农业现代化发展主要成效
北京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