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血压为啥越测越高

2018-10-15 19:38刘玺
科学养生 2018年10期
关键词:水银柱测血压血压计

刘玺

一次,我应邀参加心脑血管病的社区义诊,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恳求说:“大夫,能不能到我家,给我家老头看看病?”家人患的什么病呢?她回答:“前两天刚在医院确诊高血压,吃着药也不管用,他的血压,我越测越高,请您到家给看看。”我把来诊者处理完便去她家往诊。病人在床上躺着,第一印象,该病人很胖,身体超重,是一位典型的高脂血症患者。他60刚过,退休后在家没事儿天天看电视,就这样,“闲”出病来了。前些天因头晕去医院就诊,测血压是145/95毫米汞柱,医生说他是轻度高血压。我问他:“今天测是多少?”他说:“一回一样!”我回头问站在一旁的老太太:“今天你给他测的血压值是多少?”她忙把记录本拿给我看,本上清楚地记录着今天不到中午就测量了5次,血压值一次比一次高。我半开玩笑地说:“照这样你再测几次,就把病人的血管测暴了!”她不解地问:“那是为什么?”我便给他们讲述了血压的来历,尤其重点讲了测量血压的注意事项。

什么是“血压”呢?说起来也不复杂,人的心脏和全身的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构成了循环系统,即我们平常所说的心血管系统。心脏就像一台高速运转的水泵,而血管则像有弹性的输水管道,把心脏泵出的血液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全身各处。心脏在不停地跳动并推动血液流动,这种由于心脏收缩所产生的压力通过血液作用到血管壁上,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血压”。

心脏在跳动时分为收缩和舒张两个时相。其中,心脏收缩时,动脉内压力最大,其压力的顶峰称为“收缩压”,即我们常说的“高压”;而心脏舒张时处于一种松弛状态,动脉内压力下降,称为“舒张压”,即我们平时所说的“低压”。

血压压力值有一定波动范围,过高或过低都会使人感到不舒服,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

再说说“高血压”是怎么回事儿。

高血压是最为常见的心血管病,不仅患病率高,而且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等器官并发症,同时也是脑出血、脑梗塞、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可以说,高血压是一个面目可憎的冷面杀手。

那么,什么是高血压呢?高血压是指在各种因素作用下,全身中、小动脉持续痉挛和脂质斑块形成引发的动脉粥样硬化,血管腔变细,使心脏泵出血液时阻力增大,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也持续增大,即血压增高,便产生了高血压。

在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物干预的情况下,一般收缩压≥140毫米汞柱(18.62千帕)和/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11.97千帕),即可以确定为高血压。通过医学检查手段,能够发现导致血压升高的确切病因,称为“继发性高血压”;反之,不能发现导致血压升高的确切病因,则称为“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人群中多数为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的5%—10%。原发性高血压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综合造成的。2005年美国高血压学会(ASH)提出,高血压是一个由许多病因引起的处于不断进展状态的心血管综合征,可导致心脏和血管功能与结构的改变。

经过观察发现,这个病人血压“越测越高”是高血压的另一类型,是因为频繁测量,精神处于紧张和恐惧状态,交感神经处于高度兴奋,让血管收缩的肾上腺素分泌不断增加。所以,病人的血压测量值出现了“越测越高”的现象。在一般情况下,不建议那么频繁地给患者测量血压,以免引起患者不必要的紧张和恐惧,于健康无益。

高血压的昼夜变化规律:正常人血压呈明显的昼夜波动性,动态血压曲线呈双峰一谷,即夜间血压最低,清晨起床活动后迅速上升,在上午6~10时形成第一个高峰,中午略有下降,在下午4~8时形成第二个高峰,随后血压缓慢下降。

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昼夜波动与正常血压者的曲线类似,但整体水平较高,波动幅度较大,有的人还可升高。

高血压病人测量血压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测量血压前精神不宜紧张,要静坐10分钟再测量。

2.每次测量血压时的体位、时间都应相同,以利比较。

3.使用台式血压计(水银柱血压计)测量时,血压计、上臂要与心脏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如果上臂放的位置过高,测的血压值要偏低;上臂放的位置过低,测的血压值往往偏高。

4.使用台式血压计测量血压时,听诊器头应轻放在肱動脉搏动明显处,不要压在袖带底下。

5.测量血压时水银柱打得不宜过低。如打到170~180毫米汞柱,听诊器没有声音,可能此时正是出现心律不齐的间歇期。应把水银柱打到200毫米汞柱,以避免心律不齐的干扰。

6.放气速度应以每秒钟水银柱下降2—3毫米为宜,放气太快容易因血压反应不及时而发生误读;放气太慢则容易使前臂淤血,舒张压读数增高。

7.测量血压要固定一侧,还不应只测一次,最好隔10分钟再测一次,取两次的平均值,做记录。

8.每次测血压前要把袖带中的气体排尽,否则血压值取误。

9.电子血压计电量不足时,测量数据会不准,应勤更换电池。

10.患有高血压的病人不要在服降压药后测血压,应在早6点、晚8点测两次;无高血压的人为了监测可每周测一次,如突然发现血压超标,并且连续三天观察均超标,应该立即去医院看医生。

猜你喜欢
水银柱测血压血压计
探析水银外溢问题的通解
奇妙的科学
莫忘给血压计“体检”
血压计的测压原理
探讨水银柱移动的两个有用结论
先排小便再测血压
血压计巧防脑中风
爱焦虑的人别自测血压
电子血压计可靠性的讨论与展望
测血压时别憋尿